优秀的孩子是教出来的
第1节:序
序
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很多父母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为孩 子找最好的老师……似乎这样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可事实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有不少父母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交给老师就一了百了了,孩子如果出现了什么问题,他们也 首先想到去找老师并指责教育存在的不足。学校教育固然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但是这些家长却似乎从来没有考虑到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实际上,很多教育专家都曾经提出 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由于孩子年龄小,他 们有更多的时间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家长自身怎样为人处事,家庭氛围良好还是 不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细节有哪些?本书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探讨,从古今中外众多成功人物 的人生经历,尤其是青少年经历探寻他们是如何成功的,他们的家长是怎样对他们进行相应 的家庭教育的。
在这些人物里,有我们曾经崇拜的历史伟人,也有近现代在各自领域里卓有成就的人士。在 讲述他们成才故事的同时穿插了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并且还在每一个故事后面 单独列出了现实中的小故事,希望能够通过这样古今中外名人与普通人的家庭教育故事的对 比,给家长们更大的启迪。
开篇小测试〓你是哪一种类型的父母:
人的性格有很多种,父母也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父母会对孩子造成不同的影响。你想 知道你自己是哪一种类型的父母吗?你知道自己在今后的教子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吗? 请你认真往下看,看看自己到底是哪一种类型的父母:
A当你向孩子提出一个要求之后,你会允许孩子立即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即使你 有异议,也会很虚心地接纳,并立即改变自己的要求。你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你对孩子 提出的要求是最科学、最合理的,也是孩子乐于接受的。
B在生活中,你总是很少向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你认为家长应该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 , 而且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都应该把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放在第一位,在别人看来,有时你 对孩子采取了完全放任的态度。
C在生活中,你要求孩子必须完全听从你的决定和安排,至于孩子的意见,你认为是无足 轻重的,甚至你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孩子还会有自己的意见,因为在你的意识中,孩子 的想法是幼稚的、不值一提的。孩子必须按照你为孩子设计的发展蓝图成长。
测试结果与分析:
1如果你的表现是A,说明你是权威型父母。
优点:家长与孩子之间可以很好地进行沟通,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和心愿。在孩子 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会不惜一切地帮助孩子,给孩子最有效的帮助,同时,孩子也会在第 一时间把自己的困难和需要告诉家长。
缺点:权威性不足,有的时候,孩子并不会真正尊重或者采纳家长的意见,所以家长和孩子 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
2如果你的表现是B,说明你是宽容型父母。
优点:孩子和家长之间能够做到很好的交流和沟通,如果孩子有什么需要,他们也会立即向 自己的家长提出要求,家长也乐于在最短的时间内解答。
缺点:你对孩子有些放任,虽然孩子需要自由,也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自由,但 是你仍然需要让孩子知道你的存在,你必须对他们的成长施加影响,否则孩子会变得相当自 我,在以后也很难接纳别人的正确意见。
3如果你的表现是C,说明你是型父母。
优点:你可以保持家长的权威,在孩子的心目中具有一定的地位,无论什么时候,家长的意 见都会被孩子放在第一位。
缺点:你的这种行为已经抹杀了孩子的自由天性,孩子也会因你的不良教导而没有主见,在 离开你以后,很容易变成一个人云亦云的人。
第2节:对孩子充满期待
对孩子充满期待
索菲娅·罗兰的家长
关于索菲娅·罗兰 >>>>
索菲亚·罗兰成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意大利那波里,15岁在当地的一次选美大会中胜 出,随 后被制片家卡洛·庞帝发掘,全力培养她成为一代巨星。1955年的《河娘泪》是首部令人注 目 之作,1960年以《烽火母女情》获奥斯卡和康城双料影后,从而成为国际巨星,在欧洲演出 之余亦向好莱坞进军。卡洛·庞帝对她的一生影响至巨,两人后来不仅结为夫妻,亦是事业 上的伙伴。1992年她获得奥斯卡“终生成就奖”。
成长故事
索菲亚·罗兰是个私生女,1935年出生于意大利那波里,小时候生活非常贫苦。因为饥饿 ,罗兰发育极其不良,身体瘦弱干巴,胸部扁平,她常常为此感到自卑。
直到15岁那年,罗兰突然变得丰满起来,渐渐出落成一位动人的少女。对自己女儿充满 信心的母亲立即为她报名参加了当地的一个选美比赛,从未有 过专业训练的她,居然入选前十二名“公主”,获得了“海洋公主”的称号,并获得了 一张通往罗马的火车票。
罗兰的母亲更有了信心,坚信女儿“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巨星”。出于对电影的热 爱,罗兰和母亲来到了罗马,向往在电影界发展。
然而第一次试镜头时,罗兰却备受挑剔,摄影师不是说她鼻子太高,就是说她臀部太 大,完全不符合美人的标准。导演卡洛·庞蒂告诉她,若想要在电影界做一番事 业,她也许该考虑对体型作一些变动。
但是罗兰坚决地拒绝了导演的这一要求,她绝对不愿意去动自己的鼻子或是把臀部削减一点 。罗兰不甘示弱地对导演说道:“我的脸确实与众不同,但是我为什么要长得跟别人一样呢 ?我的臀部确实有点过于发达,但那是我的一部分,那是我的特色。我愿意保持我的本来 面目。”
这番自信的话语,让导演卡洛·庞蒂真正地认识了索菲亚·罗兰,并且欣赏她。后 来,卡洛·庞蒂成了罗兰的丈夫,在他的帮助下,罗兰成为了电影史上最负盛名的传奇女星 ,而卡洛·庞蒂在暮年之时,也诚挚地说道:“我对罗兰倾注了我一生的深情。”
理论点拨
皮革马力翁效应
在古希腊有一个优美的神话:在塞浦路斯,有一位国王叫皮革马力翁,他同时也是一位手艺 高超的雕塑家,曾经用自己所有的心血与热情完成了最重要的作品——一位美少女的雕 像,由于雕像过于完美,竟然使皮革马力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作品,这份深沉而热烈的 爱最终感动了爱神,于是爱神运用了自己的法力,赐予雕像生命,成全了一对爱侣。
今天我们所指的“皮革马力翁效应”指的就是自我实现预言,具体内容就是指人们对某些实 物的期待或真实信念,将有可能导致这些期望成为现实。具体说,当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一 种期待,就会把这个信念当作是真实的,从而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并最终使其信念变成 现实。
关于自我实现的预言,最著名的就是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在1968年所做的一个实验 ,他们在一所小学里随机抽取了一些学生,然后郑重地告诉这些孩子们的老师,这些孩子都 是他们经过最科学的测试,预言将会有大成就的孩子,几个月后,这些被“预言”会大有作 为的孩子们学习成绩均有了大幅度提高,这就是期望所带来的神奇。
索菲亚·罗兰的成功也可以归于期望的神奇作用,罗兰的母亲对自己女儿有充足的自信, 这种自信转换成了她对女儿坚定不移的期望,于是罗兰才有了自己一定会成为巨星的 信念,这信念造就了索菲亚·罗兰一生的传奇。
生活实例
魏寒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就真的第一,而自己为什么考不上第 一呢?于是他问自己的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妈妈知道儿子的自尊心受到了 伤害,但是她没对孩子说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 努力……她只是对儿子笑笑:“你其实很聪明,你会比任何孩子都优秀的。”
第3节:只要努力就能成功(1)
魏寒小学毕业时,妈妈带他去旅行,她对儿子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 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而海鸥总显得 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上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跃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在妈妈的心中,你就和海鸥一样,也许你现在觉得自己不如你的同学,但是你定会比 他们飞得更高更远!”魏寒转过去看妈妈的脸,看见的是妈妈充满信任的微笑。
妈妈的微笑鼓励了魏寒,于是他真正像海鸥一样飞翔了,中学毕业时,他以全校第一名 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实例TIPS
所谓鼓励,就是要让孩子树立一个积极的信念,替换孩子心中的消极信念。
先要认同并赏识你的孩子。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一般正常人发挥出来的能力只相当于 他所具有的潜能的1%,因此凭借内在的动力、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等积极心态的推动, 人类完全可以发挥出惊人的创造力,建立辉煌的业绩。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价 值,孩子常常有很多令家长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他们固然没有经验,却也没有刻板固定的 思维模式,思维远比成年人活跃,即使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让你感到可笑,仍然蕴藏着你也 许没有发现的智慧。对于孩子的灵光一现,家长要善于发现并且抓住,然后鼓励孩子,让孩 子充满自信。
其次,要尊重孩子的实际。就如同我们不奢望一颗橡子长成一株红木一样,鼓励孩子就要尊 重孩子的实际情况。每一个孩子,在思想、知识技能、人格智慧等方面都是和别的孩 子不一样的,在上述方面表现差的孩子会对家长造成心理的压力。然而这 一切不能成为家长放弃孩子的理由。这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无限发展潜 力的人,他们每个人作为独一无二的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孩子都有一种对自尊、自 重和来 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将导致他的自信,使他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茫茫人世间 是有价值的,理应得到普遍的尊重和合理的满足;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潜 能。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爱德华·希思的母亲
关于爱德华·希思 >>>>
爱德华·希思(1970~1974)英国保守党首相。牛津大学毕业。1937年当选为该大学保守党 协会。1938年任大学保守党协会联盟和牛津大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 陆军中服役。1959年10月至1960年7月在麦克米伦的中任劳工大臣,后改任掌玺大臣, 并代表英国进行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谈判。1963年10月任工业、贸易和地方发展大臣。19 65年7月当选为反对党领袖。1970年6月在选举中获胜,当选为英国首相。1972年,促成英国 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著有《一个国家:保守党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处理方法》、《旧世界, 新见识》。
成长故事
英国前首相希思是出身劳动家庭的英国首相的第一人。希思回忆个人成长史时说,是母 亲伊迪丝向他灌输了信念——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希思出身贫寒,他父亲是一名木匠,母亲伊迪丝是一个贵夫人的女佣,她深信,她的儿子将 来一定能解决社会问题,并出人头地。
在母亲的鼓励下,希思一直把母亲的话当信条,他的才华并没有被寒酸的家境淹没。他一步 步地步入政治生涯的巅峰:1973年使英国融入了欧洲大家庭——欧洲经济共同体。这是 个艰难壮举,希思不仅要克服国内的抵触情绪,还要对抗法国的顽固反对。
终生未娶的希思直到临终仍然对母亲十分怀念,他深情地说:“当母亲逝世时,我身心交瘁 ,简直要垮掉,我几乎不知道如何生活下去。”
理论点拨
努力的过程就是意志的过程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的过程包 括决定阶段和执行阶段,决定阶段指选择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动机作为行动的目的,并确定达 到该目的的方法。执行阶段即克服困难,坚定地把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意志的调节作用包 括发动与预定目的相符的行动以及抑制与预定目的矛盾的愿望和行动两方面。
第4节:只要努力就能成功(2)
人的行动主要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在从事各种实践活动时,通常总是根据对客观规律 的认识,先在头脑里确定行动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选择方法,筹划行动,施加影响于客观 现实,最后达到目的。例如同学们进高等师范院校学习,立志从事教育事业,这首先要确定 行动目的,然后根据这个目的刻苦学习,参加体育锻炼,克服各种困难,争取在德智体几方 面都得到发展,成长为合格的人民教师。在这些行动过程中,不仅要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和目 的,还要以此调节自己的行动以实现预定的目的。意志就是在这样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的 。
生活实例
一对姐妹,因为家境贫穷不得不辍学打工,几经周折被城市的一家礼品公司招聘为业务 员。
她们没有固定的客户,也没有任何门径,每天只能提着沉重的货物样品,沿着城市的大 街小巷寻找买主。五个多月过去了,她们几乎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仍然到处碰壁,连一个 钥匙链也没有推销出去。
无数次的失望磨掉了妹妹最后的耐心,她建议姐姐辞去工作另找出路。姐姐说,万事开 头难,再坚持一阵,兴许下一次就有收获。妹妹不顾姐姐的挽留,毅然告别那家公司。
第二天,姐姐就拿回来推销生涯的第一张订单,原来姐姐曾经四次登门过一家公司,正好现 在公司要召开一个大型会议,需要给与会代表送纪念品,公司的主管想起了这个 曾经四次上门推销的女孩,向她订购250套精美的工艺品作为与会代表的纪念品,总价 值20多万元。姐姐因此拿到两万元的提成,淘到了打工的第一桶金。从此,姐姐的业绩不 断攀升,订单接踵而来。
6年过去了,姐姐不仅拥有了汽车,还拥有100多平方米的住房和自己的礼品公司。而 妹妹的工作却走马灯似的更换着,连穿衣吃饭都要靠姐姐资助。
妹妹向姐姐请教成功真谛。姐姐说:“其实,我成功的全部秘诀就在于我比你多了一次 努力。”
实例TIPS
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后天在实践行动中培养,适当讲道理是必要的,但关键是实 践。这里提出几种方法供家长参考。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意志力,只是强弱不同,如果具体分析,其强弱的具体环节不同, 要从孩子实际出发,找准弱点。
比如有的孩子只有三分钟热度,刚下决心做某事,新鲜劲一过就失去信心;有的孩子比较缺 乏 自信,明明可以做好的事情却不敢轻易做决定。对于前一种孩子,训练的重点就是要让孩子 学会持之以恒;对后一种孩子,就要增添他的自信,并多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以激励他能自 己下决心。
从小事做起,磨炼孩子的意志
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炼意志的好方法。许多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曾通过小事情 磨炼自己的意志。前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就是把工工整整地书写作为自己磨炼意志的开端的 。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因此,家 长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要从孩子“小的克制”入手。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要随着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地磨炼孩 子的意志。当孩子能够迎接越来越大的困难挑战的时候,一个意志坚强的孩子就站在家长面 前了。
教育孩子学会“跟自己做对”
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意志品质的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有志气的孩子, 应该充满自信地对自己说:“我就不相信我不能改正缺点,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别 人做不到的,我要争取做到。”
但是这种操作方式要要避免盲目性,不能冒险,不能脱离实际。要教育孩子:明确行动的目 的,选择适合的内容和方式,一旦行动,不达目的不罢休。
打消孩子的自卑心理
杰克·韦尔奇的家长
关于杰克·韦尔奇 >>>>
杰克·韦尔奇作为通用电气公司前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 被誉为世界第一CEO,也是迄今对全球企业家影响最为深刻的商界领袖之一。他22岁获得了 马萨诸塞州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3年后,年仅25岁的他又获得了伊利诺伊大学化 学工程博士学位,加入通用电气塑胶事业部,并一路做到了化学与冶金事业部总经理、通用 公司副董事长。1981年4月,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 官。自从杰克·韦尔奇掌管通用电气之后,公司一路迅跑,并因此连续3年在美国《财富 》杂志“全美最受推崇公司”评选中名列榜首,通用电气有9个事业部入选《财富》500强 。
第5节:打消孩子的自卑心理(1)
成长故事
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如果我拥有任何领导者的风范,可以让大家发挥长处,我觉得这 都应该归功于母亲。”
杰克·韦尔奇继承了母亲的很多性格特点,甚至他的很多管理理念都可以从母亲身上找到原 型,譬如:通过竞争去获得成功,面对现实,利用欲擒故纵的方式激励别人,确定苛刻的 目标,严格地跟踪工作进展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但是母亲给韦尔奇的的最伟大的一件礼物是自信心。杰克·韦尔奇说,他一直试图在和自己 共过事的每一位执行官身上寻找并建立自信,因为自信心能给人勇气,并能充分释放一个人 的能量。在韦尔奇看来,帮助别人建立自信心是领导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韦尔奇的母亲从来没有管理过任何人,但是她知道如何树立一个人的自尊心。韦尔 奇从小身材瘦小,还有严重的口吃症,而且似乎根除不掉,这个毛病让他常常成为被取笑的 对象,他在餐厅点菜的时候服务员常常因听不清楚他的发音而送错食物。但是韦尔奇的母 亲总是为他的口吃找一些完美的理由,她会对他说:“这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有任何一 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瓜。”母亲的鼓励使杰克·韦尔奇这么多年来从 未对自己的口吃有过丝毫的忧虑,他一直充分相信母亲说的话:自己的大脑比嘴转得快。
杰克·韦尔奇的家庭并不富裕,直到他9岁那年,父母才在马萨诸塞州塞勒姆的工人阶级聚 居地买了一座很便宜的两层砖石房,那个地方的对面是一座小型工厂,环境很糟糕 。但是韦尔奇的父母总是告诉他说:“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邻居是一家工厂,因为这样的话 每个周末邻居总是不在,会很安静,不会影响到你。”于是小韦尔奇一直坚信住在工厂附近 是最好的,从来没有意识到父母是不让他因环境而自卑。
1953年秋天,韦尔奇进入大学学习,在学校的第一个星期他完全被离家上学的感受击垮了, 他和其他一些同学比起来,似乎还远没有准备好上大学——他的同学中有从新英格兰大学 预科班来的学生,有从久负盛名的波士顿拉丁学校来的学生,他们在数学方面都比韦尔奇强 ,复杂的物理功课也搅得韦尔奇心烦意乱,他非常想家。韦尔奇的母亲知道后,驾车3个小 时从家里到阿默斯特的校园来看他,并给他打气:“看看周围的这些孩子,他们从来没有想 过回家。你和他们一样优秀,而且还要更出色”。
她那些激励的话确实奏效了,不到一个星期,韦尔奇便不再忧虑,他努力适应着,艰难地度 过了大学的第一年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第二年他还申请加入了美国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
理论点拨
什么是自卑?
自卑,顾名思义,是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能 力和品质评价过低。适当的自卑可以视作一种激励因素,导致个性的改善。但是,当自卑感 过于强烈,人就会心灰意懒,无所事事,因此积极寻找孩子身上自卑感产生的根源,然后具 体分析对待,并努力克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一个人的自尊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而他自己又无法正确地评判和分 析自己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当一个人一旦陷入强烈的自卑,就会对自己的能力 产生严重的怀疑,不能正常地展示和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怯于与人交往而孤独地自我 封闭。原本经过其自身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会认为“我不行”而放弃追求。
人为什么会产生自卑呢?我们大致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自我认识不足,过低评估自己。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认识自己,如果他人特别是较有权 威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过低评价自己,产生 自卑心理。对自我形象不认同,觉得自己长得不好。或者怀疑自己的能力,进入大学后 的优越感降低甚至没有了,自己没有赢得别人尊重的本钱,于是产生了极强的失落感,原有 的优越感一下子就成了自卑感。
第6节:打消孩子的自卑心理(2)
家庭经济因素。无可否认,当孩子在学校或在其他环境与别的孩子接触时,会无法避 开各种比较,而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孩子更容易因在这种比较中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他人 而产生自卑,这种现象现在已经越来越常见。
与成长经历特别是童年经历有关。人的童年经历往往会对人产生一生的影响。心理科学 的研究证实,不少心理问题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症结,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态也不 例外。
个人的性格特点、意志品质。气质抑郁、性格内向者大多对事物的感受性强,对事物带来 的消极后果有放大趋向,而且不容易将其消极体验及时宣泄和排解。因而外界因素对他们心 理的影响往往要比对其他气质、性格类型者的影响大,产生自卑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而意 志品质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强的孩子在上进心、自尊心受到压抑时,不会变得自 卑,而会激起更强烈的自尊,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以更大的干劲冲破压抑,努力拼出一条 成功之路来。但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则正好相反,在经过一番努力后尚无效果,便会泄气,认 为自己不行,于是变得自卑起来。
童年的时候,杰克·韦尔奇因为口吃被同伴取笑,青年时代的他在大学校园里因发现太多 的同伴强于自己而试图逃避(他想家的念头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逃避现实的行为),这些在一定 情景下,都会让人体验到自卑。
严重自卑的孩子,通常会有几下几个特点:
缺乏稳定的自我形象。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以掩饰自己的弱点。
对一切事物敏感,因而很容易遭受挫折。
因倾向于超脱现实而陷入幻想世界,缺乏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有严重的孤独感。
缺乏竞争意识。
韦尔奇在被离家上学的感受击垮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封闭、孤独、敏感、缺乏竞争意识,因 为我们可以推断,在当时,初入大学的韦尔奇,正在经历一种自卑的情绪。但是韦尔奇的母 亲却总能很好地化解孩子的自卑情绪。她用“你的脑子比嘴巴转得快”的说法让孩子坚 信自己口吃是因为头脑聪明,她让儿子觉得他们在工厂附近买下的便宜房子是最好 的居住环境,他激励儿子会在大学里和他的同学们做得一样好——总而言之,韦尔奇的母亲 总能把孩子的自卑转化成为一种自信。
生活实例
童语自称自己是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她因婚姻问题而走进了一家心理咨询中心。然而在咨 询中,咨询师发现童语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婚姻的不顺而已。
直到谈起她的成长经历,童语才道出了自己缺少安全感的真实原因。原来在童语出生后 ,古板守旧的父亲因为嫌弃自己是个女孩,便十分希望再生一个儿子,但是童语的母亲在生 下童语后便因病不能再生育,父母之间的矛盾因此而起,随后矛盾不断升级并导致了离婚, 童语便跟着母亲一起生活。
从小到大,童语都被告知,自己是被父亲抛弃的,因为自己是个女孩,父亲不喜欢。于是 长久以来,生长于单亲家庭的童语便在内心认定了自己不好,不讨人喜欢,所以才会被父亲 抛弃,还连累了母亲独自艰难地抚养自己,她的内心因此也变得极其自卑。
童语的妈妈在不顺心的时候常常数落自己的前夫太过狠心,也抱怨童语不是男孩才 导致了他们夫妻的矛盾,每当想到自己一人带着孩子的委屈艰辛,她就会忍不住对童语发泄 ,童语害怕妈妈也会不要自己,便默默地忍受着母亲的坏脾气,并且坚信是自己不够好, 才害得爸爸离开了妈妈。而且童语也听亲戚提到过,妈妈曾经有过再嫁的机会,但是对方不 愿 意妈妈带个“拖油瓶”,于是婚事告吹,童语也因此越发觉得自己是破坏妈妈幸福的祸首。
童语在这种自卑与愧疚的情绪下,便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她事事都想做到最好以赢得妈妈 的欢心,她努力学习,希望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挣钱补偿妈妈。但是事与愿违,越是想考 好就越是紧张而无法正常发挥,连续参加两次高考都未能如愿后,童语只得托人读了个职校 学 裁缝,毕业后在服装厂当工人。考学的失败让童语备受打击,觉得自己又愧对了妈妈,也越 发觉得自己没用。
第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