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鱼和小鱼(浙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大鱼和小鱼(浙美版)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来源:九壹网


第十二课 大鱼和小鱼

教学目标:  

  1.认识鱼的形状和特点,并能以鱼为对象,感知大小对比,在比较和造型中体验大与小的组合。

  2.通过对比、探究让学生感知大小的原理和表现方法,理解大小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习的兴趣,抒发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观察和认识物体大与小的差异。在观察、感受和表现中进行比较和辨别,学会表现谁大谁小。

教学难点:

理解在一个画面中,大与小局部间的彼此区别和联系(大与小的并列或遮挡)。自然、和谐地将不同颜色的大与小的形象组织在画面中。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16开作业纸、绘画工具、剪刀、胶水

(教师) 课件(鱼的图片、范画、录像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提示:组织学生有顺序地摆放好学习用具,坐好。)

2.导课。

出示一张有很多大小不均等的鱼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大鱼和小鱼的数量。(引起争论:大与小的标准不统一而引起区分上的混乱。引导观察,引发思考,引出课题。)

3.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教科书中的图片,让学生多谈谈自己的感受,提出问题:为什么图中的鱼大小对比非常明显?

(2)教师小结:大,就是占的面积大、地方多。小,就是占的面积小、地方少。

(3)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大与小的事物。

(提示:通过观察大鱼和小鱼,理解大和小的差异。在一个整体画面中,局部间的大与小彼此是有区别和联系的,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大、小可言。)

4.构思。

(1)让学生说说鱼的种类及大鱼和小鱼的不同特点。

(2)观看各种各样的鱼的图片和学生作品。分析、比较大鱼和小鱼在各部分(器官)上的区别。

(提示:引导学生观察鱼的结构组成与外形特征,采用提问方式启发学生对鱼的认识。重点使学生知道鱼的身体形态是各种各样的。)

5.创作。

(1)作业形式,画一张大鱼和小鱼在一起的画。

(2)讨论:想象画上的大鱼和小鱼各像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

(提示:启发学生大胆地多画鱼,力求形状各异、颜色丰富、花纹又不相同。及时鼓励、表扬有创造性的作品。教学建议:本课也可以采用撕纸拼贴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6.展评。

以学生的作品为例,讨论、分析如何把一条小鱼变成大鱼或者把一条大鱼变成小鱼,加深对大与小的理解。

7.小结。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全开铅画纸10张拼接起来的长卷作业纸、绘画工具、剪刀、胶水

(教师)课件(鱼的图片、范画、学生作品、海底录像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1)组织学生观看海底录像。

(2)准备全班同学共同使用的画纸,贴于教室四周。

(创设海洋场景:用全开铅画纸10张拼接成长卷作业纸。)

2.启发谈话。

让学生谈谈观看海底录像后的感受。说说他跟鱼的故事、经历或幻想;说说最大的鱼,比比谁知道的鱼大;说说大鱼的样子和本领;说说大鱼和小鱼在一起干什么。

(提示:了解各种鱼类,观察鱼的形象、色彩及纹样。通过交流,了解有关水生物的知识,增加对鱼的认识和理解,引起作画的兴趣。)

3.欣赏评述。

(1)欣赏学生和画家作品,小组讨论、分析鱼的造型、色彩、纹样。

(2)说说作品中的鱼和自然界中的鱼有什么不同。

4.集体创作。

(1)选择自己喜欢的用具,分工、分场地完成作业。

(2)教师也可以一起参与绘画,巡回指导。

(提示:注意不要拥挤。每组必须有明确的内容,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内容可画,画好后可以剪下贴上去。)

5.集体展示。

6.讲评、整理。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