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教案设计教案

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教案设计教案

来源:九壹网


第15课  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

西岗新华实验 王洪杰

〖课程标准〗
  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说出《黑人奴隶宣言》主要内容,理解美国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美国内战前南北方不同的经济制度是引发战争的根本原因。
  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形成正确评判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地位和作用的能力。
  了解《宅地法》和《黑人奴隶宣言》两个法令,并能说出后者的主要内容。
  理解美国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表演历史短剧和记者采访等方式来了解美国的黑人奴隶制度。
  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处理,了解林肯这一历史人物。
  观看《乱世佳人》录像,从感性上体验和了解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林肯这一历史人物,学习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通过观看录像,感受战争的残酷性,引导学生珍爱和平。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观点,树立历史进步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林肯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的活动,《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
  难点 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迅速扩大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同的国家面临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像美国这样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完成早期资产阶级没有完成的任务。本课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工厂主和种植园主的冲突”“废除奴隶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两种制度的决战”。第一子目旨在说明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子目主要说明林肯当选总统直接导致了内战的爆发,是美国内战的导火线;第三子目则是介绍了战争的爆发、经过、结果和意义。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在思维上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他们对现在美国社会中黑人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很容易对美国的历史发展产生认同。

〖教师准备〗
  1.查阅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书目或网络。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与学生共同制订评分标准,并选好各小组记分员。

〖学生准备〗
  1.收集林肯及反映美国黑人奴隶制度的有关资料。
  2.预习课文,在教师指导下编演历史短剧。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阅读、讲故事、小组竞赛、编演历史短剧等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按兴趣分为两大组:挑战组和必胜组,各组指定记分员。
  导入新课
  师:记分员做好准备。首先请同学们认识几个人物:屏幕显示华盛顿、林肯、富兰克林.罗斯福、布什。
  生:抢答所示人物的名字。(记分员按组记分)
  (设计意图:开课便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师:2002年2月,美国有线电视台公布了一项美国历史上41位总统的最新排名,林肯名列榜首,你知道为什么吗?今天,老师将带着你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40多年前的美国,去感受那场触目惊心的南北战争,相信从那里,你们将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屏幕显示标题)
  (设计意图:创设语言情境,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美国的战争。78年后,美国又发生了一场内战,即南北战争。关于这场战争,你们想了解什么?
  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师:归纳起来,这节课,我们将从六个方面了解这场战争:根本原因、导火线、爆发、经过、结果和意义。

一、工厂主与种植园主的冲突

  师:美国前,南北双方走的是不同的发展道路,后,美国建立了种植园奴隶主和资产阶级联合执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种制度。
  挑战A:介绍北方的经济特点。
  必胜A:介绍南方的经济特点。
  挑战B:讲述北方的政治特点(突出民主)。
  必胜组:小组同学表演“种植园主的一天”(突出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
  师:表演非常精彩。美国后,一些人到西部谋生,美国也积极向西拓展领土。(展示领土扩张图,讲述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让学生分析其特点)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将地理学科和历史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同时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
  师:随着领土的扩张,美国在西部建立了许多新州,于是出现新的矛盾。
  两组合作:(表演“国会中的一幕”,突出矛盾的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设计意图:关注基础差的学生,给他们展示自我、树立自信的机会)
  师:看来,南北双方的矛盾已经到了不用战争手段就无法解决的程度。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这场战争呢?
  生:(答略)

  二、“废除奴隶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师:为什么林肯当选为总统就引发了一场战争呢?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需要你们自己来揭开这一神秘的面纱。(大屏幕展示林肯人物图像)下面,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所显示的三个方面:坎坷的经历、非凡的口才、宽容的性格。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最后,谈一谈林肯的个性品质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启示?
  生:(小组合作,将所收集的资料加工处理,进行汇报展示。谈体会)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加工处理信息并进行归类的能力;进行情感教育,学习林肯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令我不解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人会遭到一部分美国人――南方奴隶主的反对呢?
  生:(答略)
  师:对,他的当选,意味着种植园奴隶主把黑人奴隶制向西扩张的希望完全破灭,也意味着奴隶制面临着灭亡的前景。事实上,林肯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废奴主义者(大屏幕出示林肯的一段话)。尽管如此,南方奴隶主还是迫不及待地在里士满另建了一个,并于1861年4月发动叛乱,南北战争开始。

  三、两种制度的决战

  师: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了解一下战争过程。大屏幕出示习题:
  1.为什么初期北方连连失利而最后取得了胜利呢?你认为北方取得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2.形势是如何扭转的?
  3.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生:(出示南北双方力量对比表格。小组讨论,归纳分析,相互交流)
  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分析,适时点拨,查漏补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生:各小组分别选派一名同学朗读《宅地法》和《黑人奴隶宣言》这两个法案,看哪一小组读得流利。一名同学进行记者采访: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美国公民或黑人奴隶,你有什么感受或者会有什么行动?
  生甲:作为一名普通的美国公民,我非常高兴,因为几年内,我将拥有一块儿属于自己的土地。
  生乙:作为一名黑人奴隶,我非常兴奋,我将从此获得人身自由。
  生丙:我要去参军,支持林肯去打败南方奴隶主。
  ……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加深对这两个法案内容的了解;采取记者采访的方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师:采访了这么多同学,给大家的共同感受是这两个法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林肯的威信,使他在18年总统大选中再次当选。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当年战争的场面(播放录像《乱世佳人》中的一段有关战争的场面),并回答以下问题:这部影片是根据哪一部文学作品拍摄的?从影片中你能看出哪一方取得了优势?你有什么感受?
  生:(欣赏影片并回答问题,通过感性认识,体会战争的残酷性)
  师:形势的发展越来越有利于北方,特别是葛底斯堡战役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最后,这场战争终以南方的失败而告结束。那么,南方奴隶主甘心失败吗?
  生:(讲述林肯被刺的故事)

师:(大屏幕预设习题)
  1.我们在学习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时了解到,美国北部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碍因素,现在这一问题解决了吗?这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有什么影响?
  2.如果战争的结果是南方奴隶主取得了胜利,想像一下,现在的美国会是什么样?
  (这一目是本课的难点,将其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学生比较容易理解;通过想像,引申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场内战确实是决定美利坚命运的战争)
  生:(小组讨论、分析、交流)
  师:(引导、归纳、总结)有人说,在美国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你认为呢?
  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者体会?
  生:(畅所欲言,可从知识的角度,亦可从情感的角度)
  巩固练习
  出示课件,各小组选择本组喜欢的小动物,点击其中的一个,将点击出的问题,作为本组的必答题。抢答题的规则:答错要倒扣分。
  (设计意图:用综艺节目中带有挑战意味的游戏方式代替传统教学中僵化的反馈模式,容易消除学生消极被动的心理,提高竞争、合作意识,集中学生的精力,在挑战与刺激中完成反馈)
  教学评价
  师:按照惯例,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对其他两组的表现进行评价,综合刚才各组所得分数,选出本节课的最佳表现小组。
  生:(完成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师:本节课,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出色,可最佳小组只能评选一个,另一个小组同学不要气馁,希望你们在下一节课有出色的表现。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诊断、促进等功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布置作业(二者任选其一)
  1.点击思维:  如果不是林肯当选为总统,还会不会发生美国内战?为什么?
  2.历史与现实:一百多年前的美国内战中就已经颁布了《黑人奴隶宣言》,你认为现在的美国黑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了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点击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通过“历史与现实”,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认识到历史就在身边;同时,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