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二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来源:九壹网


教 学 进 程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课 题

课  题

周  次

1

2

1

2

水墨游戏

2

2

3

调泥板

2

3

4

我的地图

2

4

5

美丽的盘子

1

5

6

春天的美丽

2

5、6

7

转转儿

1

6

8

校园真美丽

1

7

9

这就是我呀!

3

7、8

10

纸线绳小浮雕

1

9

11

神奇的瓦楞纸

2

9、10

12

画味觉、画嗅觉

1

10

13

送你一个书签

2

11

14

中国民间玩具

1

12

15

外国民间玩具

1

12

16

好大一幅画

2

13

17

复习

4

14、15

18

考核

2

16

 

 

 

本册大纲(或“标准”)目标

本《标准》的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造型表现领域要求学生尝试用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饿乐趣。

设计应用领域要求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领域要求学生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领域要求学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第1课  雪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雪的回忆和描绘,尝试用画笔来描述生活景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2. 以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来创作,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多元的思维。

教学重点:通过表述和绘制,自由地表现雪。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表现雪。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油画棒、颜料、毛笔等绘画工具,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图片。教师准备:雪的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1. 组织教学:
    1. “叫花不是花,美丽人人夸,花开不结果,遇热它就化。”猜一谜语,激发学生兴趣。
    2. 揭题:原来今天的美术课就是来画雪。
  2. 研究表述
    1. 雪是由于地面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大气层,遇冷凝成结晶体,结晶体多了变重,然后下落,地面温度较低,结晶体成六边形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
    2. 看资料,结合想象:雪的外形;雪的特点;雪中玩耍的情景。
  3. 欣赏范画,并评述
    1. 创意最新颖的是哪幅作品?。
    2. 构图具有形式美感吗?
    3. 色彩是否漂亮?

四、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演示利用彩色纸来表现雪或用油水分离来表现雪。

五、评价

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否具有创新意识;

作画时是否能够表现出自己所想;

创作时是否全身心投入

六、课后拓展: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听、猜

 

 

 

学生听

 

 

 

欣赏、想象

 

学生欣赏、评述。

 

 

 

 

学生作画

 

 

学生自评

 

 

 

教学反思:

 

 

 

 

 

 

 

 

 

 

 

 

 

第2课  水墨游戏

教学目标:

通过水墨活动,认识笔墨工具,了解笔墨意趣,培养对水墨活动的兴趣。

尝试用线表达笔墨意趣,用笔和水墨表现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的变化,抒发笔墨情感,培养审美个性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尝试用笔和线条表现水墨情趣,自由抒发情感。

教学难点:大胆地运用笔墨,笔墨的表现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并能添加赋形,尝试各种变化,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趣。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水墨画工具、收集文房四宝的知识。教师准备:水墨画工具、范作、欣赏用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织教学:

安排活动场所,准备工具,布置教室。

二、 初步接触和了解水墨

  1. 教师在讲台上用毛笔蘸上水和墨随意涂抹,让学生感悟;所画的效果和所用的工具和平时的绘画有什么不同之处。

 

  1. 重要问题提示:水和墨的运用产生什么效果?有什么独特的发现?
  2. 组织学生通过收集的资料,说一说自己对文房四宝的认识和看法。
  3. 教师进行总结。进一步介绍笔墨纸砚。毛笔:大、中、小,长锋、中锋、短锋,羊毫、狼毫等。墨汁:常见的墨汁:一得阁、曹素功等,墨色的变化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等。宣纸:生宣有独特的渗化效果。其他工具:笔洗、毛毡、颜料等。
  4. 欣赏水墨作品:

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体会线条的各种变化和作品表达的意境和情趣。

 

 

6.教师在演示的宣纸上画出形状各异的几条线,让学生猜一猜这些线像什么?

 

第二课时

导入:

上节课我们自由自在地在线条中散步,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好。通过水墨线条,我们可以表现植物、动物、人物等自然界中所有的事物。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尝试通过点线面大胆地自由联想,添画成图。

二、欣赏书上的水墨作品,体会和感受水墨点线面的独特效果。

  1. 康索作品《长颈鹿》,简单的线条,有时流畅、有时断开,概括地表现出长颈鹿的特点。
  2. 《得儿,驾!》,线条非常流畅,轻松大胆,直线和曲线画出了小朋友得意洋洋的神态和马儿奔驰的形态。
  3. 朱耷《水墨册页》,上面一大片墨点,下边简单地勾勒几根线条,一块大石头就出来了!

三、组织学生讨论和表达

  1. 通过自由表达,说说自己对水墨的见解和感觉。
  2. 思考:毛笔和水墨会说话吗?他们用什么样的语言说了些什么?
  3. 讨论:通过上节课对水墨的尝试,发现了什么?
  1. 教师总结:有的时候随意地画一些线条,然后再进行联想和添加,就能画出很有意趣的作品来。

五、教师布置作业。

    1. 请学生尝试随意表达一些线条,在宣纸上自由地表达点、线、墨块。
    2. 看看自己的线条和点面有点像什么和什么东西有联系。进行丰富联想。可以同组同学相互看商量一下。
    3. 在自己所表达的线条和墨块的基础上,添画成图。
    4. 大胆表达,注重笔和水墨的趣味。

六、作业展评:

    1. 用学生作品布置教室。
    2. 组织学生相互欣赏、讨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学生初步尝试笔墨,用毛笔蘸上水和墨随意涂抹,感受渗化效果,体会其中的乐趣,了解工具的特点。

学生观看自己的涂抹,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学生听、看

 

 

 

 

 

拉根线条去散步——进一步尝试表现水墨线条。

学生用毛笔在宣纸上自由地表现线条,尝试各种线条。

学生说说老师的作品。看看自己画出来的线条像什么?

 

 

 

学生听

 

 

 

 

与教师一起评析范作

 

 

 

 

 

 

 

 

学生讨论并表达。

 

 

 

 

 

 

学生领会

 

 

 

学生练习

 

 

 

 

 

 

参与评价

教学反思:

 

 

第3课  调泥板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范图,了解作品的作用,尝试利用刀刻或用泥皮、泥条来做自由制作、装饰和表现,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发挥潜能。并通过展示、相互交流、收藏等形式,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大胆利用工具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作品的立意与制作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泥、雕刻工具。教师准备:大量的图片资料、你、雕刻工具。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以小组为单位重新排列桌椅。

二、让学生初步了解浮雕艺术。

  1. 拿出已做好的干透的泥板拓印给学生看。
  2. 学生尝试拓印并了解“活字印刷术”及“浮雕”概念。
  3. 说说见过哪些类似的艺术作品。

三、欣赏范图,感受不同时代,地域的作品。

  1. 浮雕艺术的作用:美化生活、演绎历史、陶冶性情、收藏等。
  2. 浮雕艺术的材质:多为泥、石或木。
  3. 浮雕艺术的形状:不拘泥于外形,可以是多种多样。
  4. 浮雕艺术的内容:多样化,动物、花鸟、人物、历史故事以及抽象图形。

四、组织学生讨论探索

  1. 选择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展示,并请学生表述。
  2. 教师展示图片及事物,让学生欣赏。
  3. 以小组为单位,多角度地讲述某一幅范作。

五、指导学生勾勒草图

  1.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方案并勾勒草图。
  2. 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立意要新奇,有独特个性,并要注意形式美感。

第二课时

一、组织欣赏小组作业。

将每个小组的草图展示。请作者讲述设计意图。

二、讨论和研究

  1. 通过组织学生互评,建议其对创作草图做适当调整。
  2. 引导学生研究用何种方法进行制作。

三、教师指导学生尝试制作。

  1. 用泥皮、泥条粘贴方法做装饰浮雕。
  2. 用刀刻方法来绘制
  3. 参照范图用半圆雕与浮雕结合方法。

四、展览交流

  1. 相互交流、评价。
  2. 教师评价

五、教师总结

侧重于学生作品的新颖、独特性。

 

 

 

学生观察并说说它的特点

学生尝试拓印

 

学生回答

 

学生欣赏、了解、感受。

 

 

 

 

 

 

 

学生表述

学生欣赏

学生评价

 

学生讨论并画草图

 

 

 

 

欣赏讲述

 

 

互评、修改

 

 

尝试、制作练习

 

 

 

 

相互评价

 

 

教学反思:

 

 

 

 

 

 

 

 

第4课  我的地图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会用情趣化的点、线、面去表现地图的方法。
  2. 主动探索、尝试、表现,拓宽思维空间,掌握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的技巧。
  3. 认识地图的真正价值,在相互欣赏、交流、评价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交际能力和游戏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利用点、线、面、色和手工制作手段等美术语言去创作自己满意的地图。

教学难点:学生在表现中如何能够画出地图的标识物;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如何拓展学生的表现手段和创新能力等。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范作、多媒体、制作材料及工具。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及工具。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