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犯罪分子自首后会有哪些处理方式?

犯罪分子自首后会有哪些处理方式?

来源:九壹网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累犯应从重处罚,但需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刑罚,而非一律判最高刑。从重处罚参照不构成累犯者的刑事责任。然而,每个犯罪人和罪行都不同,与其他犯罪人横向比较无法真正公平。

法律分析

什么是自首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现也指主动如实的承认自己的错误。

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即采取必须从重处罚的原则。确定其刑事责任,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于累犯必须从重处罚。即无论成立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都必须对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即适用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

2、从重处罚,必须根据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确定其刑罚,不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

3、从重处罚,是相对于不构成累犯,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言。也即对于累犯的从重处罚,参照的标准,就是在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也有学者认为是“应以不构成累犯的初犯或其它犯罪人为从重处罚的参照标准。具体而言,就是当累犯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与某一不构成累犯者实施的犯罪行为在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方面基本相似的条件下,应比照对不构成累犯者应判处的刑罚再予以从重处罚。”这种看法值得研究。因为犯罪人不同,所犯之罪的具体情况不同,这种与其他犯罪人进行的横向比较下,不可能真正做到公平。

结语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对于累犯,应从重处罚,但具体刑罚应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而不是一律判处最高刑。从重处罚是相对于不构成累犯的初犯或其他犯罪人而言,参照的标准是在相似条件下比较判罚。然而,由于犯罪人和犯罪情况的差异,横向比较难以实现真正的公平。因此,对累犯的判罚仍需进一步研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四十九条 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2012修正):第四章 组织管理 第三十一条 人民个人或者集体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特殊贡献的,给予奖励。奖励分为: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对受奖励的人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提前晋升警衔,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衔条例(2009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人民队伍的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增强人民的责任心、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有利于人民的指挥、管理和执行职务,根据,制定本条例。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