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桌上的它,是如此的显眼,如此的令人心动。它就是我一直情有独钟的《千家诗》。
我翻着书页,透过每一首诗的赏析、译文,我仿佛都能看见诗中的景色都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青砖瓦房、富饶田园、美丽山水,那个在田地里劳作的人,是陶渊明吗?
陶渊明在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后,便辞去了官位,隐居到山林生活。《归园田居》这一组诗便是陶渊明在隐居山林生活中题写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的前两句生动的写出了陶渊明在田地里劳作的情景。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陶渊明将一天的时间都花在了种地上,但他并不觉得来到山林生活后悔,正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所写的“少无适俗韵,本性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本就不喜欢官场的气氛,他喜欢的是隐居山林的寂静悠闲,因此,他反而热爱这辛劳的生活,他享受着这一切。
飞流直下的瀑布好似从那遥遥宇宙洒下来的银河一般,此时,正有一位青年在欣赏着这如画一般的美景,是李白吗?
李白在遥望庐山瀑布时,被它美丽壮观的景象给惊叹了,因此,他给庐山瀑布写了一首诗来歌颂它的宏伟壮丽———《望庐山瀑布二首》流传千古。诗的前两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香炉峰被太阳照耀着,生出了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在山前。这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仿佛从离着地面三千尺的距离倾泻下来,就像是银河一样从宇宙洒向人间。诗的后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整首诗更具魄力,仿佛庐山瀑布真的.摆在了眼前,让人赞叹不已。
为什么古人能写出这么多的诗呢?因为他们在有野心的前提上又有实力。那庞大的野心,其实是他们希望自己写的每一首诗都可以流传千古,被世人所知,但在同时,他们又有充足的硬实力来支撑着他们的野心,这些实力乃至这些野心,都是他们学习来的,这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他们努力得来的,这是他们应得的。
当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