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贷款调研报告 篇7

贷款调研报告 篇7

来源:九壹网


  贷款发放的总体情况

  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出台以来,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及邮储银行为主的涉农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与共同

  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贷款投放量大。20xx年下半年是全省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集中发放和快速发展阶段。按照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季度统计数据,20xx年末全省贷款余额达到51.6亿元,占全国贷款余额的22%,位居全国第一。

  二是贷款覆盖面广。从业务开展区域看,目前全省14个市、州中,除甘南州外,其他13个市、州均开办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从受益群体看,出台以来,全省金融机构已累计向16万名农村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贷款。

  三是贷款经办金融机构增加。目前,经办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已由最初的农村信用社一家扩展到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和兰州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

  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本身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激发了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从20xx年开始,允许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上浮部分由财政全额贴息。这一设计加上贷款担保机制,有助于金融机构在追求经营效益、防范信贷风险与履行社会责任之间实现平衡,极大地激发了金融机构的贷款积极性,成为全省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大幅增长的原因。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沿用了这一

  (二)惠及面的扩大提升了贷款需求

  (三)地方的强力推动是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四)担保基金发挥了贷款风险保障与杆杠的撬动作用担保环节是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中的一个关键点。武威市的贷款发放进度位居全省之首,主要也得益于担保基金到位早。武威市的担保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用于石羊河治理日光温室建设的补助资金。具体做法是:武威市经请示省相关部门同意,从国家用于石羊河治理日光温室建设的补助资金中借用2.7亿元作为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市正式下发了《关于将日光温室项目补助资金作为担保资金为日光温室建设农户提供担保贷款的意见》。2.7亿元对于甘肃的一个农业地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相当于武威市20__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20%。同时,甘肃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也下发文件,同意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放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担保比例由1:5扩大到1:10。正是在这一担保基金和10倍贷款担保比例的支持下,武威市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量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

  (五)服务创新是推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取得的成效

  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贷款对象无严格限定,造成贷款需求过度膨胀,建议在设计中细化贷款对象条件

  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对贷款对象仅从户籍、年龄、诚信及还款能力等方面做了原则性规定,无硬性约束条件。金融机构在贴息导向下,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对象的审查弱化,对妇联等部门初审推荐的贷款申请基本全部满足。

  (二)担保基金筹集难,建议财政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担保基金的支持力度

  甘肃省地方财力薄弱,靠转移支付维持,筹集担保基金的难度非常大,旺盛的贷款需求和捉襟见肘的担保基金之间矛盾突出。在政绩考核压力和贷款贴息利益刺激下,各级想方设法筹集担保基金,个别地方存在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建议财政直接设立针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担保基金,或在转移支付中加大对甘肃担保基金的支持力度,每年按照上年贷款发放额的一定比例而不是按照新增担保基金总额的一定比例安排担保基金的风险补偿资金。

  (三)贴息资金不能足额及时到位,建议财政部门加快贴息资金拨付进度。

  (四)地方存在行政干预倾向,建议各级尊重市场化原则,牢固树立金融安全意识

  调查发现,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与地方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过度的行政干预会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市场化的机制和金融机构的贷款性受到损害。在高速扩张的基础上,今年,甘肃省各级确定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目标任务仍然较高,武威、张掖两市计划分别新增20亿元。各级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纳入年度考核范围,通过各种方式要求金融机构加大贷款发放力度,影响了当地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行为和贷款积极性,也使诚信面临挑战。建议各级要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尊重金融机构的审贷权,牢固树立金融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发挥好协调服务职能,促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长期可持续发展。

  几点思考

  (一)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是民生金融信贷得以有效传导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民生类信贷针对的往往都是社会关注、忧心和关系到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难事,也往往是商业性金融所无法和不愿涉足的领域。民生类信贷的机制是借助于市场化的安排,通过对各方利益关系的调节,来推动落实和目标的实现。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引导、市场化运作,才能保证民生类信贷健康、可持续发展。如果对认识模糊,参杂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落实中就可能出现偏差,民生类信贷就不可能长远发展。因此,国家在制定民生类信贷时,应进一步明确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避免行政干预。各级部门要正确处理好经济与金融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优势,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积极创造条件,主动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引导信贷资金的介入,决不能越俎代庖、过度行政干预而影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否则,金融生态环境将受到破坏,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将受到挫伤,不仅为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安全埋下风险隐患,最终也将影响到地方经济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是民生金融信贷在欠发达地区发挥实效的保障

  实践证明,财政与信贷的协调配合在民生领域显得尤为重要。财政担保基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贴息本身对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吸引力以及与信贷的导向作用相互配合,能够显著提升信贷实施效果。近年来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助学贷款与扶贫贴息贷款中财政的有效实施就是很好的证明。但对甘肃这样的贫困地区来说,靠地方财政自筹担保基金或垫付贴息资金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没有担保基金,放不了贷款,享受不到贴息和各项风险补偿及奖补等扶持,真正需要得到信贷支持的群体无法得到支持,形成了?越穷越需要支持、越穷越得不到支持?的恶性循环。因此,要使民生信贷在欠发达地区发挥实效和健康发展,就应进一步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由财政直接设立针对西部贫困地区的担保基金,或在担保基金补助和贴息资金方面予以倾斜,以撬动更多的信贷资金来支持欠发达地区民生领域的发展。

  (三)因地制宜地开展创新是民生信贷稳步发展的动力

  民生类信贷是全国统一的信贷,由于全国各地自然、经济条件相差很大,同一地区内的不同县、区之间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在落实民生类信贷时会面临一些不同的特点、情况和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地创新发展。前些年,各地在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贷款额度上,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