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春季养生如何避免睡不醒的春困

春季养生如何避免睡不醒的春困

来源:九壹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预防春困的方法:。1. 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和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紧闭门窗。2. 适当运动,选择轻柔舒缓的活动项目。3. 调整饮食,增加蛋白质摄入和摄入含碱和维生素的食物。4. 按摩头部,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和缓解疲劳。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症状持续或不见好转,应前往医院就诊。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如何养成好的习惯,远离春困?

初春乍暖还寒,季节在交替过程中,我们常会感到疲乏无力、打不起精神,这就是俗称的“春困”。春困虽不属于病态,但疲惫的精神状态给工作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大家试试下面的方法,对预防和减轻春困有一定效果。要克服和减轻“春困”,最好的办法就是顺从人体的自然变化规律,遵守春季的养生法则。

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在起居方面:

宜早卧早起,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从而有助于消除疲劳,缓解“春困”带来的不良心情。同时,还应注意居室空气的新鲜流通,千万不要因为早晚尚有寒意,就习惯于紧闭门窗,从而导致有害气体增多,使人感到头晕和不舒服,从而助长“春困”的程度。

2.在锻炼方面:

宜选择轻柔舒缓的活动项目,或打太极拳,或慢跑,或做体操,活动关节,舒展肢体,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体对氧气利用的功能。但老年人的运动要适量,时间也不宜过长,避免引起疲劳反应。

3.在饮食方面:

由于春季阳气生发,辛甘之品有助于春阳,温食有利于护阳,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至于寒凉、油腻、粘滞之品易伤胃阳气,则应尽量少食。年老体弱者,可在保健医生指导下,食用一些药粥,如荠菜粥、猪肝粥等。

春季如何科学预防春困春乏

春天来临,人们容易感到疲乏,这就是常说的“春困”。春困不是病,是季节变化的结果。“春困”属于生理现象,但我们却不可松懈对之。一些年长的人,由于阳气回升太过,他们会感到精神萎靡,身体倦怠,易导致旧病复发。

春困影响工作、生活,所以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春困。那么如何预防春困呢?

一、起居方面

宜早卧早起,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足够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还要注意居室空气的新鲜流通。春天若紧闭门窗,则室内空气不流通,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增多,会助长“春困”的发生。

二、工作方面

注重科学用脑,让左脑半球得到适当的休息。大脑的功能,有不同的左右两个半球。在春季日常工作中,左脑半球主要负责语言、数学、抽象思维等,脑力劳动者的右脑半球较少应用,相对轻松一些。因此,当头脑不清醒和胀痛时,应放下手头的工作,听听音乐、赏赏花草,让右脑半球得到活动和使用,左脑半球适当休息。

三、锻炼方面

运动可改善人体的代谢过程,增强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对中枢神经等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春季应多运动,如登山、郊游、散步等。

四、心态方面

控制调节情绪,摆平心态。皮肤神经受大脑控制,若精神不好或长期紧张、恐惧、压抑等,会导致皮肤血液循环不良,营养供应不足,使皮肤苍白、多皱纹,过早衰老。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其他小妙招来解决“春困”这个难缠的对手。

妙招一:刺激法

1、视觉刺激:感觉困倦时走出室外,仰望蓝天白云,绿树芳草。

2、嗅觉刺激:当困倦时,可嗅嗅清凉油、花露水,对消除春困有一定帮助。

3、听觉刺激:选一些能振奋人心的音乐,也可伴随音乐的主旋律唱唱跳跳。

4、感觉刺激:适度的冷水浴可刺激皮肤。

妙招二:穴位法

要改善春困症状,就要改善大脑供血。如果置身室内,可以尝试通过穴位按摩的方式缓解春困症状。

1、风池穴

沿着耳垂一直向后推,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地方,这就是风池穴。按摩风池穴可以舒缓视力疲劳,治疗颈肩酸痛、头痛等。

2、太阳穴

位于两眉梢后凹陷处。除用手指按摩外,还可以将手掌贴在头上,以拇指指肚分别按在两边的太阳穴上,稍用力使太阳穴微感疼痛。

3、百会穴

在头顶正中心,两耳角直上连线的中间点,就是此穴。按摩百会穴不但能缓解春困、醒脑开窍,还可缓解心慌、失眠、健忘等。

妙招三:饮食法

春困,是你的身体提醒你,春天到了,该转转口味和食物了。春天有打上春天标签的食物,适时而食,才好把冬天遗留的小症状改掉。

春季的饮食要清淡,食用过于油腻的脂肪类菜肴后,人体消化时血液就会聚集到消化道上,这势必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量,从而使人产生疲惫现象,工作效率下降。

如何防春困好?

俗话说,春困秋乏,春天的时候,许多人容易感到困倦,总是感觉头部昏昏沉沉的,没什么精力,春困需要克服,平时注意保持休息,还可以喝一些茶来提神,许多茶具有提神的作用,那么如何防春困好?春困喝什么茶比较好?一起来看看吧!

1、如何预防春困

(1)调养精神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精神调摄应做到疏泄条达,心胸开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假日去踏青问柳,游山戏水,陶冶性情,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

(2)预防春困

春天风和日丽,但人却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早晨也不醒,这种现象就是大家所说的“春困”。春天犯困不是需要更多的睡眠,而是因体内循环季节性差异,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液分泌增加,各器官负荷加重,供应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造成的。那么怎样减轻与预防春困呢?一要保证睡眠,早卧早起,克服消极懒惰思想情绪;二要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三要适当增加营养。研究证明,缺乏B族维生素与饮食过量是引发春困的重要原因,故宜多吃含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品,吃饭不宜太饱;第四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吸烟,如不太冷,适当减些衣服,或用冷水洗脸,都会使困意尽快消除。

(3)防风御寒

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动,舒展形体,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春天要特别注意防风御寒,养阳敛阴。根据初春天气乍寒乍暖一日三变的特点,衣服不可顿减,过早脱去冬衣,极易受寒伤肺,引发呼吸系统疾患。根据“春捂秋冻”的原则,一定要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以适应春季气候多变的规律。

(4)调节饮食

春天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茸、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特别是各种黄绿色蔬菜,如瘦肉、豆制品、蛋类、胡萝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芹菜、菠菜、韭菜等,此外,还应注意不可过早贪吃冷饮等食品,以免伤胃损阳。

(5)运动锻炼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体质投资最佳季节。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春天多锻炼,会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且令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人们可根据自己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如太极拳、慢跑、放风筝、春游踏青等。

(6)保健防病

春天温暖多风,最适于细菌、病毒等繁殖传播,易发生流感、肺炎、支气管炎、流脑、猩红热、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一定要讲卫生,勤洗晒衣被,除虫害,开窗通风,提高防御能力,传染病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春天又是气候交替的过渡季节,若不重视保健,或过食辛热助火之品,再被时令之邪引发,一些旧病即易复发,如偏头痛、慢性咽炎、过敏性哮喘、高血压、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应特别注意从衣食住行各方面调摄预防。

2、春困喝什么茶

(1)玫瑰花茶

每次取玫瑰花3~5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玫瑰花能凉血、养颜,还有助消化、消脂肪之功效。由于玫瑰花茶有一股浓烈的花香,治疗口臭效果也很好。因而可减肥,饭后饮用效果最好。

(2)陈皮姜茶

陈皮20克,生姜片10克,甘草5克,茶叶5克。先将水烧开,再将陈皮、姜片、甘草与茶叶投入,冲泡10分钟左右,去渣饮服。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的保健功能。

(3)菊花龙井茶

菊花10克,龙井茶3克。菊花与龙井茶用沸水冲泡5~10即可随意饮服。此养生茶有疏风、清热,明目之功效。可用于肝火旺引起的赤眼病、羞明怕光等。

3、春困的症状

1、无精打采

春天温度上升,皮肤血流量旺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大脑需要的氧气相对应减少,一时无法适应,会出现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现象。

2、嗜睡

初春时节,由于季节交替的变化,生物钟也会出现暂时性的紊乱,机体和外界一时之间也会难以适应早起晚睡的春季睡眠作息,常常会出现晚间睡眠不足的情况,导致嗜睡。

3、打哈欠

春困想睡觉最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哈欠连天,这是人体脑部缺氧一种直接表现,不过如果老年人频繁打哈欠就要引起注意了,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疾病的老年人,这可能是疾病发作的信号。

4、疲乏

春困还有一个表现症状就是,虽然每做什么事,但是却感觉特别累,工作学习提不起劲,这是由于天气升温,人体体表代谢增强,消耗能量过大,人体反应不及时,一时能量供应不足所致。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