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成立的要件包括: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合法;2)合同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规定;3)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不采取欺诈或威胁手段;4)合同以书面形式订立。不满足以上任何一项条件,劳动合同都是无效的。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成立的要件有:
1、主体资格合法。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合法,指劳动者必须是年满16周岁、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作为主体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文体部门招收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须经劳动人事部门特批)。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合法,指用人单位须经主管部门批准依法从事生产经营和其他相应的业务,享有法律赋予的用人资格或能力。
2、合同内容合法。主要指劳动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如《劳动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这里,“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就是法律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强制性规定。假若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试用期为十个月,由于违背了上述“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的强制性法律规定,显然是无效的。
3、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根据《劳动法》第十第
(二)款的规定,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因为违背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愿,所以是无效的。另外,如果有证据证明当事人对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这样的劳动合同也应无效。
4、合同订立的形式合法。《劳动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对于以口头、录音、录像等形式订立的劳动合同,均无效。合同内容的规范要求,双方平等的原则以及合同的形式要附和我国劳动法的规定。满足这些条件,合同才能成立,在双方签订合同的同时,合同即刻生效。不满足以上任何一项条件,合同都是无效的。
结语
劳动合同成立的要件包括:主体资格合法、合同内容合法、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订立的形式合法。只有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合法,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且合同以书面形式订立,才能使合同成立并生效。任何一项要件缺失,合同都将被视为无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一)违反法律、行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确认。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