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士兵退出现役的时间为宣布退出现役命令之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二十一条 士兵服现役期满,应当退出现役。因编制员额缩减需要退出现役的,经医院诊断证明本人健康状况不适合继续服现役的,或者因其他特殊原因需要退出现役的,经师级以上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出现役。士兵退出现役的时间为宣布退出现役命令之日。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安排工作:(一)士官服现役满12年的;(二)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三)因战致残被评定为5级至8级残疾等级的;(四)是烈士子女的。法律依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二十九条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安排工作:(一)士官服现役满12年的;(二)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三)因战致残被评定为5级至8级残疾等级的;(四)是烈士子女的。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退役士兵在艰苦地区和特殊岗位服现役的,优先安排工作;因精神障碍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予以妥善安置。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退役时自愿选择自主就业的,依照本条例第三章第一节的规定办理。
第1种观点: 一、兵员预征是什么意思1、兵员预征就是对当年报名的适龄青年,由地方相关部门进行预先审查,符合条件的,转到武装部门征兵处进行核实,按程序进行征兵。征兵开始后,应征地兵役机关会将具体上站体检时间、地点通知大学生本人,大学生可根据通知要求,携带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以及审核盖章后的登记表、申请表直接参加应征地县级征兵办公室组织的体格检查,由当地、教育等部门同步展开政治联审工作。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十五条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应当按照兵役机关的安排在当年进行初次兵役登记。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乡、民族乡、镇的,应当根据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兵役机关的安排,负责组织本单位和本行政区域的适龄男性公民进行初次兵役登记。 初次兵役登记可以采取网络登记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到兵役登记站(点)现场登记。进行兵役登记,应当如实填写个人信息。二、兵员预征需要准备什么1、 兵役登记。这是报名当兵的第一步。到了法定服兵役年龄,就要按照国家规定做兵役登记,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兵役登记站登记,如果本人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前往登记,也可委托他人帮忙登记;2 、确定预征对象,并且由当地征兵办进行审核;3、 确定预征人员名单。征兵办要从报名的应征对象中挑选优秀的人员应征,这些应征人员被称为应征青年;4 、初检,初审。初检指的是武装部对应征青年进行身体初检,政治初审;5 、体格检查。检查应征青年的身高,体重,关节和骨骼等;6 、政治审查。征兵办统一对应征青年进行政治审查,主要是调查应征青年的思想政治情况,包括有没有入团入党,有没有犯罪记录等;7 、审批定兵。通过以上体检和审查后,征兵办会按照“择优定兵”的原则,给应征青年分配兵种和地方。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非预征对象的问题,主要是当地征兵办公室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对辖区内网上应征报名青年进行预征管理。可以去当地机构询问一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四条 在征集期间,应征公民应当按照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兵役机关的通知,按时到指定的体格检查站进行体格检查。应征公民符合服现役条件,并经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兵役机关批准的,被征集服现役。第十五条 在征集期间,应征公民被征集服现役,同时被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招收录用或者聘用的,应当优先履行服兵役义务;有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服从国防和建设的需要,支持兵员征集工作。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非预征对象,意思要回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到,如果报到了,就不是非预征对象。非预征对象的问题,主要是当地征兵办公室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对辖区内网上应征报名青年进行预征管理。可以去当地机构询问一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十二条 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当年未被征集的,在二十二周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征集年龄可以放宽至二十四周岁。根据需要,可以按照前款规定征集女性公民服现役。根据需要和本人自愿,可以征集当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七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服现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