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企业的成本计划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1)按照生产要素确定的生产耗费,编制生产费用预算,如变动性制造费用采用弹性预算 ,固定性制造费用采用固定预算;(2)按照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即按产品成本项目编制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和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六条 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法律、行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
第3种观点: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各项要求。(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就是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归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贯彻受益原则,即何者受益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负担费用的多少应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企业财产物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折旧方法、折旧率的种类和高低,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是否采用待摊或预提方法以及摊提期限的长短;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材料成本的组成内容、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时发出材料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材料成本差异率的种类、采用分类差异时材料类距的大小等;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价值的摊销方法、摊销率的高低及摊销期限的长短等。为了正确计算成本,对于各种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的结转,应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各种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1.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3.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4.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二、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生产费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生产费用的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的分类:(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物化劳动(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因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划归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三大类。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就是在这一划分的基础上,将生产费用划分为若干要素费用。1.材料费用。2.燃料费用。3.外购动力费用。4.工资费用。5.提取的职工福利费。6.折旧费。7.其他生产费用。(二)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费用,首先可以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两类:1.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为具体反映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提供产品成本构成情况的资料,还应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即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或成本项目)。工业企业一般应设置以下几个成本项目:(1)原材料,也称直接材料。(2)燃料及动力,也称直接燃料及动力。(3)工资及福利费,也称直接人工。(4)制造费用。企业可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上述成本项目做适当调整。对于管理上需要单独反映、控制和考核的费用,以及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的费用,应专设成本项目;否则,为了简化核算,不必专设成本项目。2.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按照经济用途可分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直接计入费用是指可以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间接计入费用,是指不能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科目(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基本过程。根据前述的成本核算要求和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分类,可将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归纳如下:1.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地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定其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生产费用还是期间费用。2.正确处理支出、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3.将应计入本月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4.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二)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账户为了进行成本核算,企业一般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账户。如果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还应设置“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判断正误:1、所谓要素费用,就是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2、材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折旧费、制造费用属于要素费用。3、燃料费用和工资费用是产品成本项目。4、产品成本项目就是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5、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可分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6、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7、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只是为了编制成本计划和进行成本分析,与产品成本的计算没有任何关系。8、厂内计划价格要尽可能符合实际,因此在年度内要经常发生变动。9、“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应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账内按产品成本项目分设专栏或专行。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