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阱下石的国语辞典是:比喻趁人危急时,又加以陷害。《后汉通俗演义.第三○回》:「宋扬削职归里,最可恨的是郡县有司,投阱下石,更将扬砌入罪案,捕系狱中。」也作「投井下石」、「投石下井」。投阱下石[tóujǐngxiàshí]⒈比喻趁人危急时,又加以陷害。也作「投井下石」、「投石下井」。引《后汉通俗演义·第三〇回》:「宋扬削职归里,最可恨的是郡县有司,投阱下石,更将扬砌入罪案,捕系狱中。」成语解释投阱下石。
投阱下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投阱下石详细内容】
投入陷阱,落下石块。比喻在人危难之时趁机加害。亦作“投井下石”、“落井下石”。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投井下石”、“投石下井”。引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蔡东藩《后汉通俗演义》第三十回:“宋扬削职归里,最可恨的是郡县有司,投阱下石,更将扬砌入罪案,捕繫狱中。”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他日复来,仍旧先咬老实人开手,‘投石下井’,无所不为,寻起原因来,一部分就正因为老实人不‘打落水狗’之故。”梁斌《播火记》十六:“草野朋友,没有什么政治的约束,平时追逐酒肉,事情一来,就投井下石。”
三、综合释义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投阱下石[tóujǐngxiàshí]比喻趁人危急时,又加以陷害。后汉通俗演义.第三十回:「宋扬削职归里,最可恨的是郡县有司,投阱下石,更将扬砌入罪案,捕系狱中。」亦作「投井下石」?「投石下井」。
四、出处
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五、关于投阱下石的成语
六、关于投阱下石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