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年旅游调研报告(3篇)

来源:九壹网

2023年旅游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己由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转型,古镇单一的观光产品格局很难实现持续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本是享受,然而传统旅游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千篇一律的线路,成为游客集中抱怨的焦点;因此,自助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自助游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关于旅游的APP方兴未艾,但针对旅游景点开发的APP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对自助游游客来说,没有导游指引时,如何找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如何不迷路?更重要的是,如何享受到与跟团游游客一样的导游服务?这些问题对自助游游客来说至关重要。基于这些事实,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对朱家角旅游APP的设计进行景区资源整合,让游客消除自己心中的疑惑,使其在奔赴朱家角之前,对其有充分的了解,让他们体验到与跟团游游客一样的导游服务,最终,使其在朱家角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享受这浓浓的江南古镇特有的韵味。

  调研目的:

  通过古镇旅游开发对比研究,全面剖析朱家角古镇旅游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找出古镇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捕捉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朱家角的旅游资源分布、现状、服务设施等,营造江南古镇特色文化的新品牌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形象,为后期的APP设计开发做准备。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这里,实现朱家角的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

  调研资料收集过程:

  1、出发前,做调研准备,在网上收集资料,通过二手资料的收集,对朱家角有初步的了解;

  2、在调研的过程中,拍摄照片,获取素材;并观察朱家角的各个景点的旅游服务设施,从中找出其优点和缺点,为自己对西湖旅游APP的设计找灵感,避免与其同样的缺陷;

  3、实地的走访调查询问游客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4、结合二手资料,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筛选。

  调研内容及方法:

  本次调研以朱家角为调研地点,以朱家角的旅游资源以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系统为调研对象,深入地了解朱家角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服务系统的现状,及消费者对旅游资源的需求和设施的满意程度。

  1、二手资料收集法

  主要用于前期的资料准备,在网络上收集朱家角旅游资源类型以及服务系统的相关信息及与旅游相关APP,对景区的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有初步的了解。

  2、实地考察法

  通过对朱家角各个旅游景点的实地考察,观察并了解朱家角的各个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服务设施、及景区的线路和朱家角的旅游服务的现状,寻找景点服务设施的优点和缺点,以便在对西湖旅游APP进行设计时,扬长避短。

  3、观察法

  观察使用旅游类APP的人群,发现朱家角的旅游APP的消费对象,并观察他们使用旅游APP的行为;通过观察,掌握景区的一手资料,为后期旅游APP的设计开发做充足的准备。

  4、询问法

  通过设计一系列与朱家角旅游APP的设计相关的问题,在景区内寻找游客,来了解自助游的游客们希望旅游APP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功能和服务,以及他们对朱家角旅游APP的建议及想法。

  调研成果思路分析:

  游客在朱家角游玩时难免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时,其一他们会选择寻找景区的相关管理员和报案寻求帮助,其二选择旅游或者导航类APP,但是相关志愿者和管理员在一些特定的位置并不能保证覆盖景区全部范围;查询旅游导航类的APP,得不到景区的全面信息,而且导航路线的准确度也令人怀疑。

  由以上两表可知:近年来,由于游客选择自助或自驾出游的方式越来越多,且选择该方式出游的游客以年轻人居多,致使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旅行人群也在逐步增长。

  从以上两点因素出发,为完善朱家角的旅游服务系统,采取设计朱家角景区旅游APP的措施,来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使游客在朱家角景区有一个愉快的旅途。

2023年旅游调研报告

  (一)大连优越的地理置

  大连优位于渤海之滨的大连,凭借绵长的海岸线和整洁优美的城市形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旅游观光者或者前来居住的目的地。而且,大连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越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京津的门户,北依中国东北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广大腹地,南与中国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相城市西北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在黄海和渤海的相拥之下,有着著名的特殊景观——“黄渤海分界线”。整座城市依山沿海而建,海岸线绵长,占到辽宁省的73%,全国的8%,每年有着2500~2800小时的稳定日照时间,阳光、沙滩、海浪在这里完美结合,并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可以说,大连是国内极佳海岸线资源的坐北朝南的阳光海滨之城,在东北、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极佳的休闲度假胜地。首先,空间上看,大连近京津、临韩日,处于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从时间看,大连和北京、首尔、东京几乎在地理空间的一条直线上,直飞北京、首尔不到一小时,直飞日本也不到两个小时,所以大连可以说是极具发展后劲的“幸运之城”。而从夏季达沃斯会议选择在大连召开这一事实来看,大连的城市地位已经可见斑。

  (二)促进大连旅游发展因素

  不经意之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休闲让城市更具魅力”,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时尚和潮流。就其内涵而言,物质生活的逐步丰富,促使市民渴望更加充实地精神生活。

  首先,拥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城市内涵。简单的山林湖泊、历史遗迹等资源不能代表休闲,而是要将休闲资源与地域文化结合形成城市自己的文化特色。有了文化才有内涵,城市才具有久远的吸引力。如大连有自己的清新,自己的风情,自己的新鲜

  其次,休闲产业的创意性较强。创意可以给城市带来活力。像大连的发现王国,大连的女骑士,大连的星海公园,大连的极地世界着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更增加了活力。现代人的个性越来越突出,休闲需求也更多元化。国际休闲城市摒弃了千篇一律的休闲模式,更加推崇创意性的休闲,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多元化休闲需求。

  再次,有良好的旅游环境。大连“长高了,变绿了,变亮了,变美了”,这不仅是近几年来每个大连人切身感受到的巨变,而且对于城市环境变化带来城市价值的升值,带来对全国乃至全世界吸引力的增强,也是一个最直观的注解。优美的城市环境和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大连一幅最大、最亮丽、最有效的“名片”。现在都注重健康,所以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发展很重要。

  大连还有好多这样促进旅游发展的因素:如交通的发展(如地铁),建筑的大量兴起,旅游景点的大量开发这些无不是促进大连旅游发展的因素,所以大连值得关注。

  (三)大连的发展前景很可观

  大连旅游业发展前景璀璨,关键是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全面提高产品档次,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新思路,掀起新一轮建设文化品位高、参与性强、四季皆宜的旅游大项目的高潮。在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水上人间、森林动物园二期、贝壳博物馆、现代博物馆、林海滑雪场、安波滑雪场、世界和平公园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后,大连市今年又开工续建一批项目———金石主题公园、星海湾顺迈新天地、白银山温泉城、小平岛度假区、大连玉雕展览馆等。目前,龙门地中海温泉俱乐部工程已近竣工。投资4亿元建设的龙门温泉山庄项目首期2亿元资金已经到位,工程已经按计划开工建设。另外,金石马术俱乐部、步云山温泉山庄、黑石礁公园、旅顺横山寺、长兴酒文化博物馆等先后陆续开门纳客。鸿缘温泉山庄、龙门汤温泉二期、老铁山温泉三期、安波滑雪场二期也将如期开业。预计,今年将有几十个项目开业纳客。

2023年旅游调研报告

  随着人们出游频率的增加和出游经验的积累以及信息化的普及,自驾游、自助游、房车游等各种新兴的、休闲性质的出游方式层出不穷,这为我区发展休闲旅游,加快旅游休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加快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区作为我市旅游发展的排头兵,面对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如何先行先试赢得先机,为全省乃至全国海洋旅游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积累经验,作好示范,实现新一轮跨越,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略。

  旅游新时期发展的积极现状

  1.旅游经济实力稳健提升。旅游因佛而生,以海而兴,渔·港·景一体,人·佛·侠一脉,自然与人文、海洋与陆地相得益彰,我区围绕建设“一流的群岛型海洋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目标,按照“标准化、精品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统筹谋划,创新突破,全区旅游产业总体保持着高位运行的增长态势。期间,全区游客接待量年均增幅超18%,旅游收入年均增幅超20%。XX年全区接待游客达1378.11万人次,创旅游收入89.5亿元。近年来,旅游亮点频出,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升,旅游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2.旅游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立足资源特色,近年来我区委托国内外著名的规划设计部门编制完成了《区海洋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岛旅游总体规划》、《风景旅游区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海钓旅游产业规划》、《区块开发定位概念性规划》、《夜排档概念性设计方案》、《定位分析和概念性规划》、《海度假区规划》、《概念性规划》等大量各类各层次规划。在规划指导下,按照区委确定的一个定位:坚持“标准化、精品化、国际化”的旅游发展战略,按照工业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来推进我区旅游业的升级和硬软环境建设,旅游布局均衡发展局面逐步形成。XX年我区旅游项目投资达11亿元。

  3.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基础接待设施在我区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全区目前共拥有国家4a级、2a级旅游区各2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4个,“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5个,全国环境优美镇/乡3个,旅行社已发展至39家,星级饭店23家,同时配有大批社会饭店、接待中心、家庭宾馆,接待总床位2万余张,导游800余人,直接从业人员1.8万人。公益服务机构旅游服务中心实现网络、窗口、电话三维发展,服务中心在区内主要交通集散地及、等主要景区累计布点13个。同时,积极贯彻地区首个地方标准《主要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规范》,设立了一批旅游交通指示牌、旅游标志。通过广泛征集设计完成了旅游形象logo。此外,我区致力于酒店设施的提升。目前,在建五星级酒店共有5家,其中按五星标准建设的有6家,海中洲国际广场大酒店XX年底预计可对外营业,东港丽笙大酒店、东方大港国际广场、鲁家峙阿鲁亚大酒店、绿城威斯汀大酒店等五星级酒店预计在XX年均可建成对外营业。

  4.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依托资源优势和多年来促进产品转型、升级的积极举措,我区已初步实现了由单一观光型产品向观光型、休闲度假、专项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多元化产品结构体系转型,休闲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开发打造了“沙雕故乡”、“金庸笔下”、“世界第一渔港”、“东海极地”、“中国主题钓岛”等特色岛屿,培育推出了中国国际沙雕节、渔港国际民间民俗大会、金庸武侠文化节、佛茶文化节等大型节庆产品。旅游发展领域不断拓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乡村旅游发展到了现在的22个渔俗接待村(新型社区),432户渔家客栈(家庭旅馆),2500多张总床位的规模。我市第一家围绕海洋产品精深加工推出的工业游项目旅游食品工业游已运营两年,累计游客接待30万人次。根据XX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休闲度假旅游的比重已经提高到了24.6%,购物、娱乐分别提高至12.8%、6.7%,旅游产业结构在发展中均有积极向好的调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