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是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对系统的各项进行测试
前置条件:
1、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
2、在合理评估的性能测试环境
手段:通过测试工具模拟正常值、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目的:发现性能缺陷、进行能力验证、验证规划能力和性能调优
结果:针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定位的测试过程
在线用户数、并发用户数、TPS、响应时间、成功率、思考时间、事务
在线用户数:系统在某一时间段内的所有已登录的用户总数
并发用户数:同一时刻操作某个页面或某个功能的用户数
例如:假如我们已经分析得出,系统的使用压力集中在2小时内,在这个时间段内有100个活跃用户,且压力是平均分布的,平均每个用户使用系统的时间是30分钟。
相对并发:是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它意义在表达“并发”的可能性,是压力的一种度量
绝对并发:是同一CPU时间片,即同一时刻发生的事情
TPS:代表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每秒处理的事务数。
响应时间:用户某次操作直至完成所花的时间
参数化:模拟用户场景提供给脚本调用的一组数据
关联:本次操作数据需要用到上一次操作从服务端返回的数据
事务:用户一步或者多步操作的集合(一步操作可以是访问一次页面或点击一个功能按钮)
思考时间:用户操作步骤与步骤之间的等待停留时间
1、基准测试:验证系统是否存在线程安全性问题并得到一定条件下系统的性能基线数据
目的:得到系统的性能基数数据,常用于新系统,之前未测试过性能
2、容量规划:验证系统在软件或硬件上的扩展能力
目的:测试系统在软硬件上的扩展能录
3、对比测试:验证系统在软件或硬件上的扩展能力
目的:对比测试前后的性能差距,常用于系统优化,系统选型、通过相同的用例对比性能数据
4、稳定性测试/疲劳测试:验证系统在一定的负载下长时间运行的持续服务能力
目的:测试系统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常用于核心系统,要求长时间服务不停机
5、负载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对待测试功能点,采取循序渐进的加压方法,收集系统的各项指标,得到在不同压力下的性能曲线
jmeter:开源、插件多。客户端比较耗资源,报告不丰富
LoadRunner:支持协议多。付费,不方便扩展,客户端耗资源
GatLing:并发性能优。支持协议少
Power平台:整合Jmeter,整合执行机调度和监控报告丰富
1、业务并发等于场景并发
2、将平均指标作为重要甚至唯一度量指标评估系统性能
3、割裂单独看测试结果各个指标和监控指标,不会系统分析各指标关联关系
4、性能测试就是使用性能测试工具进行测试
5、性能测试工具可以完成性能测试结果分析工作
6、性能测试数据的有效性
7、性能测试就是跑高并发看下结果
8、存量数据对性能测试影响
9、性能测试可以靠测试人员独立完成
10、协议的含义以及何时选择何种协议
11、忽略边界和基准
12、测试脚本不加断言
最后感谢每一个认真阅读我文章的人,礼尚往来总是要有的,虽然不是什么很值钱的东西,如果你用得到的话可以直接拿走:【文末自行领取】
这些资料,对于【软件测试】的朋友来说应该是最全面最完整的备战仓库,这个仓库也陪伴上万个测试工程师们走过最艰难的路程,希望也能帮助到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