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IEC61850的前世今生

来源:九壹网

介于很多小伙伴不太了解IEC61850,今天科普来了~~~

IEC61850标准,即“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一项关于变电站自动化的重要国际标准。以下是该标准的前世今生背景介绍:

一、背景与起源

1. 早期需求

互操作性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电工委员会意识到不同厂家的继电保护设备之间需要一个统一的信息接口,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操作。为此,IEC TC57和IEC TC95成立了一个联合工作组,制定了“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标准”,即IEC60870-5-103标准。

通信协议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EPRI)在1990年开始了公共通信体系UCA(Utility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标准的制定工作,旨在提供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功能强大的通信协议。

2. 标准制定的推动

避免冲突:为避免IEC60870-5-103和UCA2.0两个可能冲突的标准,1994年德国国家委员会提出制定通用的变电站自动化标准的建议。

工作组成立:1995年,IEC TC57为此成立了三个工作组(WG10/11/12),负责制定新的变电站自动化通信标准。其中,WG10负责变电站数据通信协议的整体描述和总体功能要求,WG11负责定义变电站站控层数据通信总线,WG12负责定义过程层数据通信协议。

二、标准制定过程

1. 协议达成

基础确定:1998年,IEC、EPRI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达成协议,由IEC牵头,以美国UCA2.0为基础,开始制定IEC61850标准。

草案提交:1999年3月,WG10/11/12三个工作组提交了IEC61850的委员会草案,随后又相继提交了投票草案和最终草案。

2. 标准颁布

国际标准:2000年6月,IEC TC57决定将IEC61850作为制定电力系统无缝通信体系标准的基础。2002年至2005年,IEC61850标准的各个分册陆续颁布并成为国际标准。

国内转化:2004年至2008年,我国电力标准化委员会对IEC 61850系列标准进行了同步的跟踪和翻译工作,标准的14个分册被转换成我国电力行业DL/T 860系列标准(等同采用IEC61850系列标准)。

三、标准内容与应用

1. 标准结构

系统部分:包括IEC61850-1至IEC61850-5共5个分册,介绍制定IEC61850标准的出发点,内容涵盖通信技术、系统工程管理、质量保证、系统模型等方面。

配置部分:IEC61850-6定义了变电站系统和设备配置、功能信息及相对关系的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

数据模型、通信服务和映射部分:包括IEC61850-7至IEC61850-9系列共7个分册,描述IEC61850的信息模型、通信服务接口模型、信息模型与实际通信网络的映射方法。

测试部分:IEC61850-10定义了一致性测试的方法、等级、环境和设备要求等规定。

2. 应用范围

变电站自动化:IEC61850标准已成为变电站自动化领域最为完善的通信标准,支持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电力设备之间的通信和互操作性。

智能电网发展: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发展,IEC61850标准在提升变电站自动化程度、实现无缝通信、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特点与优势

标准化: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标准化框架,支持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电力设备之间的通信和互操作性。

灵活性:可以适应各种应用场景和需求,包括保护、控制、监测、诊断等。

可扩展性:支持灵活的数据模型,使得增加新的设备或功能变得容易。

高效性: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模型,对网络带宽和处理能力要求较低,可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处理。

安全性:支持加密、认证等安全机制,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IEC61850标准作为变电站自动化领域的重要国际标准,其制定过程经历了多年的努力与协作,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显著的特点与优势。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IEC61850标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与升级。

为了衔接此篇内容,接下来还会更新一篇关于IEC61850 CMS协议的前世今生,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持续关注更新动态~~~~~~

了解更多电力规约测试工具,欢迎点击官网,天勺电力助您轻松通过产品送检!https://www.sztianshao-power.com

因为专业,值得信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