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pàn) 聒(ɡuō)碎 忧愁(chóu) 停泊(bó) 王孙(sūn) 睡眠(mián) 黎(lí)明 漆(qī)黑 红晕(yùn) 凛(lǐn)冽 降临(lín) 心旷神怡(yí) 和谐(xié) 拨(bō)动 规律(lǜ) 狭窄(zhǎi) 榕(rónɡ)树 树桩(zhuānɡ) 宝塔(tǎ) 应接不暇(xiá) 倏(shū)忽 袅(niǎo)袅 嫉(jí)妒(dù) 瓷(cí)器 掬(jū)着 浣(huàn)女 2.一字多音 更 gēng(更正、更新) gèng(更加、更好) 泊bó(停泊) pō(湖泊) 晕
yùn(红晕、 晕船) yūn(头晕、晕倒) 铺
pū(铺满) pù(店铺)
累 léi(硕果累累) lěi(积累、累加) lèi(劳累、拖累)
间 jiān(房间、瞬间) jiàn(间隔、间接) 悄qiāo(悄悄) qiǎo(悄声) 3.同音字
mù:夜幕、羡慕、扫墓、日暮 yì:逃逸、洋溢、利益、抑制、容易、意思 二、字词部分
1.重点词语
王孙 停泊 发愁 寒山寺 榆关 河畔 黎明 红晕 彩云 漆黑 愈发 闲逸 凛冽 朦胧 未免 萤火虫 大雁 炭火 火盆 走廊 窠里 船桨 榕树 纠正 树桩 灯塔 抛开 陆续 白茫茫 不可计数 涨潮 树梢 画眉 翩翩飞舞 夜幕 降临 心旷神怡 应接不暇 2.形近字组词
抵(抵触) 殖(生殖) 炭(木炭) 梳(梳理) 菌(杀菌) 滑(光滑) 低(低下) 植(种植) 碳(碳酸) 疏(疏通) 茵(绿茵) 猾(狡猾) 三、课文分析
(一)21.《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律诗。苏轼曾评价他“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这首诗的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呈现出秋雨之后如画一般的山野美景;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由静转动,显出山野生活的清幽宁静。2.《山居秋暝》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3.诗句意思:(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树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流过。(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任凭春天的花草落尽,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4.《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全诗以一个“愁”字统领。诗中月落、乌啼、白霜、江枫、渔火等景物勾勒出清幽寂静的画面,此时的钟声更衬托出夜的静谧。
5.《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看到的幽美景色,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忧愁之情。
6.《枫桥夜泊中》以动衬静,表达诗人孤寂忧愁心情的诗句是“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诗句意思:(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灯火点点,诗人看着这些景象,心中充满愁绪,久久不能入睡。(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敲钟的声音传入客船。
8.《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长相思是词牌名是。词中“山一程,水一程”点明军队跋山涉水、行军的艰辛;“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军队行进的方向;“夜深千帐灯”点明行军队伍的庞大;“风一更,雪一更”一句可以看出描写是冬季的景象;“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一句最能表达词的主旨,也表达了将士们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9.词句意思:(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将士们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河,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深了,营地里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2)“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整夜风雪交加,声音嘈杂,打碎了将士们的思乡之心,再也睡不着了,因为故乡没有这种风雪之声。 (二)22《四季之美》
1.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课文是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描写了四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及生活的热爱之情
2.“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 行,这情景着实迷人。”“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 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这三句话都是动态描写。第一句话描写了萤火虫在夜晚的细雨中飞行的情景,用“迷人”一词进行修饰,展现出萤火虫飞行的情态之美。第二句话描 写乌鸦归窠,乌鸦数量不多,且分布散乱,所以用点点,这是视觉描写,突出“动人”。第三句话描写大雁南飞,成群结队,比较真实可感,点出其让人“感动”。这些动态的景物描绘,赋予景物以运动感、活力感、变化感,使景物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静中显动,拟人化的动态描写,既写出作者对景物的喜爱,更增添了情景的美。 (三)23《鸟的天堂》
1.《鸟的天堂》一文主要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美丽景色,生动地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第一次在傍晚时分经过“鸟的天堂”,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侧重于静态描写;第二次在阳光照耀的早晨来 到“鸟的天堂”,见到了群鸟活动的热闹情景,感受到了鸟儿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侧重于动态描写。
2.本文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巨匠巴金,原名李尧棠,代表作有《家》《春》 《秋》。 3.“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全部的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 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句中“似乎”一词说明这是作者的想象。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这三句话突出榕树长得极其茂盛,赞美了榕树的蓬勃生机。最后的感叹号表示惊叹。
4.“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引号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指的是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鸟类美好的生活环境,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5.“我们继续鼓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 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 段话围绕“热闹”这个词来写,其中“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是写鸟的大小和颜色,“有的……有的……有的……”是写鸟的姿态,展示了这里的鸟千姿百态、热闹非凡。 6.这里既有适合鸟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又有人类对鸟的保护,作者看到到 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作者感叹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四)《月迹》
《月迹》通过中秋夜奶奶和“我们”盼月、议月和寻月的过程,写出了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他们心灵升华的过程。 四、语文园地七、
1.元旦联欢会宣传语:(1)迎元旦,庆新年。(2)相约新一年,再创新辉煌。 (3)激情舞蹈,深情高歌,精彩演绎,共庆新年。
2.把句子写具体,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加上一些恰当的修饰或补充说明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明白,更加生动形象。 (1)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2) 院子的中央,有一棵桂树。
◇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3)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 眼前是一条美丽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河里游来游去的小鱼和河底的沙石。 (4)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
◇ 在公园里,一只小狗正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玩耍,一会儿追着蝴蝶,一会儿活蹦乱跳地玩耍着,可开心了。
(5)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 清晨,灰蒙蒙的天空中布满了黑沉沉的阴云,好像一道浓墨泼洒在天边。
3.《渔歌子》是唐朝张志和写的一首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描写的时间是春季,前四句写景时十分注意色彩的描写,“白、青、绿”加上桃花的“红”给人秀丽、 清新之感。最后一句写人,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此词在秀丽的水乡 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五、小练笔
课文所写景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仿照课文《四季之美》,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秋天最美的是果园。一串串成熟的葡萄好像一颗颗紫色的宝石,红通通的柿子好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枝头,石榴笑开了脸,好像在对我微笑......一阵微风吹来,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的是田野。田野好像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成熟的稻谷压弯了腰,好像在向我点头。一阵微风出来,泛起层层金色的波浪,这情景着实迷人。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闪烁着几颗星星。一道流星划过天空,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躺在小山坡,柔软的草上,听着虫鸣,鸟叫,看着无数萤火虫子在眼前飞舞。微风轻轻拂过脸颊,望着天上的点点繁星,这情景着实迷人。
六、习作
雨中即景
这场雨来得无声无息,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它就已经悄然而至。
“滴答,滴答……”屋檐上的水落了下来,在地上汇成了一个小水洼。 现在是小雨,雨滴在树枝上、地上、屋顶上,还有五颜六色的花伞上,奏成了如清泉般清脆的美妙乐章。地上的小水洼中都可以看到雨滴带来的层层涟漪。不知是哪个小雨滴带的头,速度猛然加快,身体也膨胀了。有了领头羊, 大家都开始向它学习。不一会儿雨便大了起来。“哗——”,雨大了,原本 那缓慢而清脆的乐章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沉而又欢快的乐章,就如那美妙的钢琴曲《天空之城》一般,抑扬顿挫,高低起伏。
“ 哗 ——”, 汽车在经过坑坑洼洼的地方时,溅起一阵水花,它们 跳跃着,不一会儿便又落入了小水洼中,雨滴们孜孜不倦地从天上掉下来, 形成了朦胧的雨雾。我打开窗户,任由水汽迎面而来。不知过了多久,雨依然下着。突然,楼下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我探头望去,原来是一群打着五颜六色的花伞,穿着鲜艳颜色的雨衣的小朋友在雨中玩耍、奔跑呢!渐渐地,天空的颜色从灰色变成了白色,这时候,雨滴也都刹住了车,不再玩蹦极了。
“ 滴 —— 答 —— 滴 —— 答” 这仿佛是一场雨的余韵。到了下午,随着一声闷雷——“轰隆隆!”一场“雨的盛宴”又开幕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