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免疫反应,并在CMV严重感染的动物模型中也有
效。从少数CMV感染的患者中分离出抗更昔洛韦的种系,它们在编码磷酸化更昔洛韦的蛋白激酶和病毒DNA聚合酶的基因中发生点突变。
以下药代动力学数据来自3个随机、非盲、交叉试验。口服缬更昔洛韦时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比口服更昔洛韦时大约高10倍,并且很快吸收和水解成更昔洛韦。对CMV和HIV晚期感染以及接受肝脏移植患者来说,全身缬更昔洛韦的浓度很小,因为缬更昔洛韦24h的AUC值仅为更昔洛韦的1%~2%。在CMV和HIV晚期及肝脏移植的患者中,口服缬更昔洛韦900mg(sid)的效果相当于静注5mg・kg-1更昔洛韦。与空腹相比,与食物同服缬更昔洛韦可以提高更昔洛韦的浓度。口服单剂量缬更昔洛韦360mg和单剂量静注更昔洛韦5mg・kg-1,其终点时的消除半衰期(t1/2β)相似。在肝脏移植接受者中,更昔洛韦的肾清除率在口服单剂量缬更昔洛韦450和900mg以及在18h内口服单剂量的更昔洛韦1000mg和1h中静注更昔洛韦5mg・kg-1时所得到的结
物学作用。本文报道PTH(1~34)对以前有椎体骨
折的绝经后妇女预防骨折的效果和耐受性。
17个国家99个治疗中心的9347例绝经后妇女参与筛选,符合以下标准者纳入试验:(1)非卧床者;(2)绝经后≥5年;(3)胸椎或腰椎照片≥1个中度或≥2个轻度椎体骨折且能行动者;(4)髋骨或腰椎的骨矿物质密度至少小于绝经前(20~35岁)妇女的1SD。所有受试妇女每天补钙1000mg和维生素D400~1200IU。每天自行皮下注射安慰剂2周后,随
机分配至每天皮下注射1次安慰剂,或每天皮下注射PTH(1~34)20μg(下称20μg组)或每天注射PTH(1~34)40μg(下称40μg组)。于基线及研究结束时(观察时间中位值21个月)行椎体照片及用双能量X线吸收测定仪完成一系列骨重量测定。
参与筛选的9347例中不符合标准与拒绝受试者共7710例。另1637例中分配至安慰剂组544例、20μg组541例、40μg组552例。3组妇女基线时临床特征相类似。安慰剂组、20μg组和40μg组的治疗累积持续时间分别为798,779和774人2年,平均治疗时间(±SD)分别为(18±5),(18±6)和(17±6)个月。
提供放射学照片的1326例中,105例有≥1个
g组和40μg新的椎体骨折。与安慰剂组相比,20μ
组可降低≥1个椎体骨折的危险性分别为65%和69%;可降低≥2个椎体骨折危险性分别为77%和86%;可降低≥1个中至重度椎体骨折危险性分别为90%和78%。PTH(1~34)亦可降低椎骨骨折总
果是相似的。
使用缬更昔洛韦的效果在一项单独随机非盲试验中与静注更昔洛韦进行比较:在静注更昔洛韦和口服缬更昔洛韦时,取得CMV性视网膜炎治疗进展的患者的数目大致相同。满意度的比例在静注更昔洛韦和口服缬更昔洛韦的患者中也是相似的。
在不考虑静注更昔洛韦的患者中常见的有关导管的感染时,缬更昔洛韦的耐受性特点与更昔洛韦类似。口服缬更昔洛韦做维持治疗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和血液学反应,大约15%的患者出现血清中肌酐水平升高。
目前,美国已批准使用口服缬更昔洛韦治疗AIDS患者的CMV性视网膜炎。它在治疗同类患者
数,安慰剂组骨折椎体数为136个/1000人2年,20μg组为49个/1000人2年,40μg组为30个/1000人2年。105例≥1个新的椎体骨折者中安慰剂组平均
g组和40μg组严重身高降低程度(-1.1cm)较20μ
(分别为-0.2和-0.3cm,P=0.0002)。
119例有非椎骨骨折,其中58例为脆性骨折。
的单盲治疗试验中与静注更昔洛韦具有类似的效果。口服缬更昔洛韦在对器官移植、骨髓移植和干细胞接受者中CMV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还在研究中。
(战寒秋摘)
≥1个非椎骨骨折的绝对危险性安慰剂组为10%,20μg组和40μg组均为6%;≥1个非椎骨脆性骨折绝对危险性安慰剂组为6%,20μg和40μg组均为3%。与安慰剂组相比,20μg组和40μg组发生新的非椎骨脆性骨折相对危险性分别为0.47和0.46(95%CI=0.25~0.88和0.25~0.86)。PTH(1~34)显示预防非椎骨骨折作用于治疗9~12个月后为明显。
至末次随访时,与安慰剂组相比,20μg和40μg组腰椎骨矿物质密度分别增加9%和13%(P值均<
055 甲状旁腺激素(1~34)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
骨折和骨矿物质密度的影响[英]/NeerRM…∥NEnglJMed.22001,344(9).21434~1441
动物实验表明,甲状旁腺激素(PTH)可增加骨重量和骨质强度,提示用PTH可预防人体骨折。含头34个氨基酸的PTH称为PTH(1~34)可起主要生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2年6月 第29卷第3期0.001),股骨颈骨矿物质密度分别增加3%和6%(P值均<0.001)。20μg和40μg组总骨矿物质密度较
・183・
较另两组〔(33±8和(34±7)岁〕稍长外,其余特征均
相类似。每天平均吸入雾化剂支数与每年全髋骨和骨转子的骨密度改变呈负性相关(P=0.001和P=0.005)。每天增加1支糖皮质激素吸入可致全髋骨和骨转子的骨密度分别降低(0.00044±0.00017)g・cm-2(P=0.01)和(0.00044±0.00016)g・cm-2(P=0.005)。而股骨颈和腰椎的骨密度分别降低(0.00005±0.00028)g・cm-2(P=0.85)和(0.00008±0.00019)g・cm-2(P=0.68),显示它与皮
安慰剂组增加2%~4%。
3组中研究期间死亡、住院或心血管病人数无
明显差异。无发生骨肉瘤者。40例发生癌症(安慰
剂组4%,20μg和40μg组均为2%)。40μg组发生恶心者18%,头痛者13%,而20μg组和安慰剂有上述两项症状者8%。
研究结果表明,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用PTH(1~34)治疗可降低椎体和非椎骨骨折危险性、增加椎骨、股骨及总的骨矿物质密度。患者可较好地耐受该药。40μg组骨矿物质密度增加较20μg组明显,但降低骨折危险性两组相类似,而40μg组副作用较重。(李春元摘)
质激素吸入无相关性。校正受试者口服或非胃肠道给予糖皮质激素、
鼻腔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年龄和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后,仍然显示全髋骨及骨转子的骨密度降低与每天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支数相关(P=0.03和P=0.01)。甚至当排除那些曾口服或非胃肠道给予糖皮质激素的妇女以及校正年龄、鼻腔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后,仍然有全髋骨密度降低(0.00041±0.00020)g・cm-2(P=0.47),骨转子骨密度降低(0.00047±0.00019)g・cm-2(P=0.02)。尿中N2端肽、钙和皮质醇值以及血清骨钙素、钙、皮质醇及甲状旁腺激素值均与吸入糖皮质激素剂量无关,并且上述值改变与骨密度降低亦无关。
研究表明,吸入糖皮质激素可致髋骨和骨转子的骨密度降低。由于尿及血清生化标记测定不能预测骨质丢失程度,因此,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的绝经前妇女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
(李春元摘)
056 绝经前妇女吸入糖皮质激素对骨密度的影响[英]/IsrealE…∥NEnglJMed.22001,345(13).2941~947
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治疗哮喘,该疗法是否像口服糖皮质激素一样,可降低骨密度尚有争议。本文报道一项3年的前瞻性研究有关绝经前妇女吸入糖皮质激素剂量和骨质丢失的相关性。
研究对象为绝经前(18~45岁)有哮喘的妇女,分为3种类型,即不行糖皮质激素吸入者、每日吸入4~8支曲安奈德雾化剂(每支剂量为100μg)和每日吸入8支以上雾化剂者。选取的109例受试者受试前一年有≥10次月经期。如有影响骨更新病史、正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受试前一年吸烟、头一年口服或非胃肠道给予糖皮质激素两个短疗程(≤2周)以上、或前3个月内曾口服或非胃肠道给予糖皮质激素者均不列入研究。两组吸入糖皮质激素妇女至少使用曲安奈德雾化剂6周,未吸入糖皮质激素组妇女至少半年来使用此类药物。
于基线时评定患者的哮喘史。进行1s用力呼气量测定,以及全髋骨和骨转子、股骨颈和腰椎的骨密度测定。血清钙、骨钙素和皮质醇以及次日晨尿中N2端肽、24h尿中游离皮质醇和钙排出量亦进行测定。于0.5,1.0,2.0和3.0年随访时重复上述指标测定。
109例受试者分配至每天>8支雾化剂组中者42例,每天4~8支组中者39例,未吸入糖皮质激素组中者28例。基线时>8支组平均年龄(37±7)岁
057 内科住院病人的致命性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不
容忽视[英]/EbbesenJ…∥ArchInternMed.22001,
161.22317~2323
挪威Akershus中心医院Ebbesen博士等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致命性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E)已成为医院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患有多种疾病的老年人尤其如此。
研究人员对挪威Akershus中心医院内科病房近2年收治的13992例病人中的732例(5.2%)死亡病人资料进行了检查,根据临床记录、尸检结果及死亡前和死亡后的药物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判定是否致命性ADE。
结果显示,在732例死亡病例中,有133例(18.2%,95%CI=15.4%~21.0%)死亡(相当于每1000例住院病人中有9.5例死亡)直接或间接与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