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五上《鲸》 备课时间 课 型 必学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 学习抓住鲸的特点介绍说明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 4、 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水平。 了解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这四方面知识,初步学习抓住事物特点介绍说明的方法。 计算机、实物投影仪 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鲸》。(板书课题) 上节课,通过初读课文使我们对陌生的鲸有了一些了解和理解,现在大家回忆一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鲸的哪几方面知识?(板书:形体、进化、种类、生活习性) 2、 在这四部分知识当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切入) (二)强化训练,体现“双主” 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段:鲸的形体(自由读) 1、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谁能准确地概括出鲸的形体特点?(大)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个特点呢?请同学们把它们画下来体会体会,然后我们再互相交流。 2、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演示课件1(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的重量做比较、用一个人站在鲸的嘴里、四个人围着桌子看书与鲸的嘴做比较)引导学生体会“比较”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3、 通过作者的描述使我们感觉到鲸确实很大,那么有谁见到过鲸吗?好,老师专门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相关鲸的课件,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鲸——这被誉为“海中之王”的雄姿吧!(学生欣赏鲸在大海里遨游的课件)。 看完了,谁能说说自己的感受? 4、 指导感情朗读。 第二段:鲸的进化(指名读)
1、 (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并把它画下来。2、 能不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那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和后面内容的关系呢?(理解中心句与后面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本段内容复述一下?
3、 想不想看看鲸是怎样进化的?教师演示课件2(鲸的进化过程)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表示“鲸的进化时间漫长”的词语,并把它们画下来,再互相交流一下。
4、 趣味游戏:通过“鲸的自述”体会鲸的特点。 第三段:鲸的种类(齐读)
1、 由“鲸的自述”自然过渡到本段内容。
2、 学生齐读第三段。体会鲸的种类的主要特征。 第四段:鲸的生活习性(默读)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段,思考课后习题2(课件出示)并画出相关语句。
2、 现在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张表,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学生分小组讨论填表——鲸的生活习性)填完表格后,教师将一组学生所填表格用实物投影出示,共同订正补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须鲸的进食过程,教师演示课件3(动画——须鲸的进食)
3、 同学们填得挺好。下面,请同学们看画面,判断这两头鲸哪头是须鲸,哪头是齿鲸,并说明理由。教师演示课件4(动画——鲸的呼吸) 4、 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亲自动手用教具摆出 鲸睡觉时的样子,体会鲸睡觉的特点。请同学们想一想,鲸为什么要这样睡觉呢? (三) 总结学习情况并引导质疑。
同学们学得确实不错,那么,哪位同学愿意谈谈,学习本课后你都有了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 (四)拓展思维,延伸课外。
1、老师知道,同学们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课,在课下曾查找了很多资料,获得了很多课外知识,现在谁愿意把你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听? 2、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不但了解了鲸,而且还学到了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更可贵的是,大家还亲自动手查找了很多课外资料,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水平。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保持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用我们聪明的头脑努力去探索自然界那无穷无尽的奥秘吧! 作业设计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 9、鲸 形体特点-----大、重、长 进化过程-----陆地到海洋、哺乳动物 板书设计 种类 -----须鲸和齿鲸 生活习性-----进食、呼吸、睡觉、生长 组内交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