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常见问题和对策

来源:九壹网
纳税Taxpaying财会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常见问题和对策

(东台市东台镇经济贸易服务中心,江苏东台224200)

摘要:我国事业单位主要是辅助政府开展工作,其职能更多体现在服务社会方面,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基础较差,缺乏工作热情,因此其经常存在会计核算方面的错误,这也不利于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将引发财务危机。因此,事业单位需正视此问题,依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理清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在目前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财政收入增速较慢,事业单位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又一挑战,随着我国政府管理力度的逐步扩大,以及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重视程度的逐步提高,事业单位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如何在日常经营活动合理利用经费,进而实现经费的高产出、低投入,如何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是事业单位解决的问题。就目前而言,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的高度重视,政府对财务监督和审计的要求逐渐严格,这就要求不仅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需具备会计核算能力,其相关人员也需懂得基础的财务知识。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一)财务人员会计核算不规范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记账方式较为随意,其记账方式较为简单,尚未实现财务共享,并且其会计账簿的管理也较为随意,尚未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落实,进而导致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缺乏科学性,进而导致事业单位的原始会计凭证无法作为准确的财务依据,影响事业单位正常财务工作的开展,导致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较低,对我国的财政也造成不良影响。以事业单位的原始凭证管理为例,事业单位对原始凭证的管理流程不规范,其不符合我国的会计管理准则,导致会计凭证经常出现漏登记或者漏填制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原始凭证出现错误多半是人为因素,并且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忽视了对会计核算的管理,导致原始凭证的登记管理流于形式,易产生事业单位偷税漏税的行为,降低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会计核算流程较为单一,其仅仅是对某项财务数据进行审核,各个事业单位的账本管理不统一,也未对相关账目进行分类,缺乏事后监督的管理环节,并且事业单位在此过程中并未对该项业务公开,导致会计核算内容不完成,会计核算环节频频出错。(二)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后续培训课程不足我国部分事业单位缺少监管机制,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我国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身兼数职,不仅负责办公室相关业务,还负责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这也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与此同时,部分事业单位忽视了法律制度,为了一己之私,谋取私利,私自财务作假,甚至出现挪用公款的行为,这必然导致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缺乏真实性。最后,传统的会计培训以宣传知识为主,这就导致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缺乏会计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所以,必须要对传统的培训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事业单位的财务创新对科研人员而言非常重要,是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但是,随着国家对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审计压力也随之加大,现有的财务培训方法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所以,对会计知识进行培训势在必行。(三)事业单位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于我国政府,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力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为了更为科学的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亟须事业单位转变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较为松散,其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现象。按照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条例,我国事业单位需及时做好固定资产的保养、维修等记录工作,尤其是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内容,需事业单位重点考量。固定资产的价值较高,事业单位倘若忽视了固定资产的折旧信息的记录,将加大固定资产的损失,导致其账实不符,降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二、事业单位解决会计核算问题的措施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环节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都需事业单位加以解决,进而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推动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一)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模式也逐步趋向于市场化,因此我国事业单位务必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我国事业单位在改革会计核算制度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较好的核算制度,例如收付实现制,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质量。因此,我国事业单位需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建立健全会计核算监督体系,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负责财务计划和经费分配方案,为强化资金的管理,应加强对财务的检查和监督,定期公布资金收支报告。检查人员可由领导、职工代表、财务人员组成,并向全体职工汇报资金检查情况。与此同时,事业单位需设置专职会计培训人员,保障培训质量。为保证优质的财务培训结果,事业单位的财务部可就会计核算内容、资金预算、税务管理和项目经费使用等多个方面,安排人员与之对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解答。最后,事业单位为了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核算技能,可对其采取分层培训的模式。事业单位可根据财务人员需求的差异化,不断革新培训方法,实现培训效益的最优化。例如,可根据财务人员的要求,将培训内容分为多个层次,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实行差异化培训可切实提高职工的财务能力,已解决实际工作需要。(二)明确会计核算的流程事业单位需逐步规范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和管理体系,从完善监管体系出发,一步步实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业务处理的高透明度,最终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健康度能够得到质的提升。同时事业单位内部的相关部门也能够基于完善的体系得到有效的沟通,进而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效率,促进管理部门科学发挥职能。首先,事业单位需依据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基础,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完善管理会计的核算内容,同时明确核算体系建设的流程,确保建设是在有法可依的前体下进行,最终能够构建出一套标准、合理的信息化体系建设,实现事业单位ERP财务系统和会计信息的相互融合,促进会计核算理论适应我国事业单位的外部环境,畅通会计核算流程。(三)事业单位需加大对会计核算的监管力度我国事业单位常常出现监管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因此事业单位需加大对会计核算的检查力度,对其进行检查时,需重点检查其是否存在错误信息和会计造假现象。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可利用风险评估制度,加大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检查(下转第75页)

73纳税Taxpaying财会研究

度,通过业绩考核或者职场竞赛等的方式选拔有丰富管理经验新,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做好成本控制,保证企业可以取得经的管理会计专业的人才进入管理层。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在招济效益的最大化。聘管理会计人才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管理和财务两方面的测四、结语试,管理能力较为突出的人才,可以进入管理层等等。综上所述,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仍需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三)管理会计的创新理论研究与观念的更新相结合,管理会计的创新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实践。随着市场经理论可以为实践提供方法论,而实践又可以为理论的研究济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也不能一成不变,为了应对纷繁的市提供具体的实例。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中的创新研究,场变化,传统的会计和现代的管理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融合,为管理会计实践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基础。结合我国企业的从而得以灵活的应对各种变化,笔者认为,管理会计可从组织实际情况,进行理论研究和相关专业知识的普及教育显得尤为结构,人才培养以及理论研究和观念更新上寻找发展和创新途重要。理论研究的不足,对企业和人才在管理会计方面的观念径,从而适应企业的变革需要,将管理制度不断地进行创新和也有着一定的影响,管理会计不单单是实行简单财务运算的会融合,企业的管理会计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计,更是一种更加科学专业的管理人才。促进管理会计人才和力。所以企业必须要正视现如今在管理会计方面所出现的一企业在观念上的更新也是该领域的研究人员要思考的地方。些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尽快地找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促进(四)管理会计的制度创新要与相关规范相结合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无论怎样进行革新,终归是参考文献要受到一定的规范来约束的,并且相关的规范还要与时俱进,[1]冯巧根.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与创新探索[J].会计研究,跟随着制度的创新而不断的加以完善。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很2015(10).多企业的规范是极不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创新性也很差,这使[2]周蕊.浅谈组织结构变迁对管理会计的影响[J].现代经济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桎梏,很多大型企业的经营愈发落信息,2012(22).后,企业的成本控制不能有效地进行,这导致了企业的经济盈[3]马智国.浅谈现阶段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及创新发展的途利愈发的低下,所以应该要将管理制度和相关规范都要进行创径[J].农场经济管理,2015(9).(上接第72页)

践经验予以推广,毕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勇气。四、绿色会计在潍坊实施的前景展望2017年7月潍坊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四个城市”建设动员大会,提出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并着重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为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信息披露国家层面应尽快将绿色会计合法化,从法律层面对绿色会计给予保护,明确相关核算和量化标准、规范账户设置和业务处理、健全绿色会计核算体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同时,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也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更加详尽的实施细则,通过制度的刚性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约束管理,及时、准确的披露企业关于环境问题的相关会计信息,对违反规定的企业也能给予相应的惩处,最大程度地保证绿色会计的顺利实施。(二)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会计执业水平首先,企业的管理者要树立环保意识,充分认识到环境与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性,能主动、自觉地披露企业的绿色会计信息;其次,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教育,让他们了解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督促他们不断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以寻找进一步落实绿色会计理念的途径。此外,应将生态环保教育理念融入学校教育中去,在基础教育阶段可以增加环保课程,让学生初步树立绿色意识,在高等教育阶段尤其是会计相关专业,可以增加绿色会计理论课程或进行选修课的设置。(三)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社会监督政府的合理引导与督促能够为绿色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上接第73页)

力度,进而提高会计核算信息的准确性。同时我国事业单位可建立评价机制,加强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保障各项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捋顺会计核算工作的主方向,完善工作思路,切实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四)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我国事业单位需夯实会计核算理论体系,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促进会计人员意识到固定资产折旧、购买和销毁的相关程序,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独立性和科学性,会计人员需定时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和清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格规范固定资产的审查程序。三、结语综上所述,我国事业单位在开展会计核算业务时,需从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完善会计核算流程、加大对会计核算的监管力度和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等方面作为切入点,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进而实现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张旭阳,张青.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财会学习,2019(3).[2]吴鸣.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8(20).[3]党永红.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8(28).75际应用提供更大的平台和更有力的保障,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用网络、电视、新媒体等手段加大对绿色会计和生态环保的宣传,并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强调眼前经济效益对未来的影响,将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运用到企业业绩评价和发展的过程中去,促使企业积极主动的承担起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应加大社会监督尤其是舆论监督力度,对拒不执行污染整改措施的企业进行曝光,对“重利益轻环保”的企业进行批评教育,对拒不披露绿色信息的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从而限制其投融资等发展事项,确保绿色会计工作顺利开展。(四)由点及面逐步推广在理论研究成果不多、几乎没有实践经验的情况下,推行绿色会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建议通过小规模试点,从科技含量高、技术领先、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始,逐渐探索绿色会计的实施要点,结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环保要求建设绿色会计核算体系,同时,在此过程中要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为绿色会计的推广提供可靠依据。参考文献[1]http://www.11467.com/weifang/dir/c.htm[2]http://www.dzwww.com/shandong/sdnews/201903/t20190319_18516555.htm[3]http://58.56.98.118:8003/waterpublic/[4]刘苏雨,黎财文.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绿色会计研究[J].商业经济,2018(3).[5]宇航,王海龙.绿色会计理论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