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3卷第5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l0月 库车坳陷大北地区白垩系裂缝及产能特征 禹定孺 刘春雷 一 (1.西南石油大学,成都610500;2.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泸州646000) 摘 要:裂缝评价在储层评价及开发过程中极其重要。认识裂缝形成的岩性岩相基础,了解有利裂缝发育的沉积微 相,从裂缝分布的长度、宽度、密度、面缝率等特征结合试井产能分析,认识裂缝的基本特征、发育层段以及裂缝与产 能关系,评价最优化高效产能的裂缝特征。 关键词:裂缝;白垩系;库车坳陷;产能 中图分类号:rrEl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80(2011)05—0016—03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超深超压气藏中均不同 程度地发育裂缝,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 探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裂缝不仅控制着该类油气 藏的分布,而且是裂缝油气藏中流体的主要渗流通 道,是油气井产能高低的重要控制因素。因其裂缝 分布复杂,目前动用的这类油气藏开采效益普遍较 差,还有一部分至今尚未动用。因此,裂缝发育规律 2裂缝发育特征 库车坳陷异常高压的主要形成期是本区裂缝形 成的主要原因。从构造变形分析。喜马拉雅晚期正是 该区的主要变形期和构造定格期。根据构造应力场 分析,从燕山期以来,该区构造挤压越来越强烈,从 侏罗纪以来.该区构造挤压强度由小增大,在喜马拉 雅晚期达到高峰。构造挤压和构造变形最强烈时期 正好是该区构造裂缝的形成时期。 2.1 裂缝参数特征 研究已成为该类油气藏提高勘探开发效益所面临的 首要问题.也是当今石油地质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 本文针对库车坳陷大北地区白垩系储层裂缝发育特 征,结合动态试井研究分析,论证裂缝发育特征与油 气产能的关系 通过观察和统计,裂缝对储层贡献主要体现在 裂缝长度、宽度、密度、面缝率及充填情况等。对大北 地区裂缝宽度统计表明.岩心裂缝发育宽度范围在 0.1 ̄5mm.主要集中在0.1~3mm.不同井岩心裂缝密 度分布范围在1~1.5条/m.不同井岩心裂缝长度大 1 概况 研究区白垩系一古近系岩性主要有中一细砂岩、 粉砂岩、泥质粉砂岩、膏质泥岩、膏盐等,孔洞缝等储 集空间不仅是油气主要的渗滤通道。而且是重要的 于5em。FMI成像统计裂缝因分辨率限制,主要统计 大于5mm的裂缝,裂缝发育宽度范围5 ̄20mm,主 要集中在5-15ram,其次分布范围在15~20mm,不同 储集空间。目前对库车坳陷储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大北地区。对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及成像测井、 钻井资料等的研究表明,大北地区白垩系主要储集 空间类型为裂缝、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等,其中裂 缝是研究区最重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大北地区白垩 系裂缝发育广泛.纵、横向分布变化较大。根据裂缝 的成因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构造缝、溶蚀缝、成岩 井成像测井裂缝密度分布范围在l~2条/m,不同井 成像测井裂缝长度主要分布在2—6m/m 范围内。其 单井裂缝特征分布情况见表1。 2.2裂缝形成的岩相基础 通过对测试层段内裂缝参数的发育特征和岩性 岩相的关系统计可以看出(表1):粗粒的砂体更容 易形成裂缝.大北地区测试层段内水下分流河道微 相和河口砂坝微相的细砂岩、粉砂岩裂缝相对更发 缝、构造溶蚀缝及人工诱导缝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裂 缝在岩心、薄片和FMI成像测井上的响应特征不同。 收稿日期:2011-04—12 基金项目:国家九五塔里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9一l l1—03—02) 作者简介:禹定孺(1985一),男,河南驻马店人,西南石油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油气田开发。 ・16・ 禹定孺.刘春雷:库车坳陷大北地区白垩系裂缝及产能特征 表1 库车坳陷大北地区白垩系裂缝参数平均分布统计表 育,而分流间湾的泥质粉砂岩、泥岩裂缝发育相对 较少。水下分流河道的平均裂缝长度为2.7m/m , 平均裂缝宽度为4.7mm,平均裂缝密度为1.7条/m, 平均面缝率为1.6%;河口砂坝的平均裂缝长度为 4m/m2.平均裂缝宽度为4.4mm,平均裂缝密度为 2.2条/m,平均面缝率为1.5%;分流间湾的平均裂 缝长度为2.6m/m ,平均裂缝宽度为1.7mm,平均 ^I 0盆 鼋彗0I{u 裂缝密度为1.1条/m,平均面缝率为0.6%(见 表2)。 表2库车坳陷大北地区白垩系沉积微相与裂缝特征统计表 2.3裂缝参数与试井曲线形态分析 从裂缝参数和测试曲线形态关系统计表可以看 出(表3):由于裂缝的存在,起到沟通地层的作用, 地层供液能力较强,关井压力恢复较快,但同时由于 裂缝的存在,分析解释的渗透率都较大,地层污染较 为严重。大部分测试层段导数曲线形态呈均质特征, 裂缝参数越大双对数曲线张口相对越开,导数曲线 早期段为变井储(井筒存在两相),中期段径向流不 明显。 表3大北地区裂缝参数与测试曲线形态关系统计表 elapsed time/h 图1大北1O2双对数拟合分析图 elapsed time/h 图2大北201双对数拟合分析图 1 ≤・ .量 誊 _量 彗1 者1 elapsed time/h 图3大北104双对数拟合分析图 3裂缝分布及产能特征 通过大北地区白垩系裂缝发育段横向对比,认 为裂缝发育段都集中在巴什基奇克组二段、三段,同 时测试的高产层段都集中在这两段。测试的高产井 段都是裂缝的发育层段以及有利的岩性岩相发育层 段.说明岩性岩相是储层和裂缝发育的基础,裂缝的 发育是高产层段的必备条件。 4结 论 (1)分析了岩相与裂缝参数的关系,认为粗粒的 砂体更容易形成裂缝,大北地区测试层段内水下分 流河道微相和河口砂坝微相的细砂岩、粉砂岩裂缝 相对更发育,而分流间湾的泥质粉砂岩、泥岩裂缝发 育相对较少。 (2)裂缝主要分布在巴什基奇克组第二、三段, 试井高产层段均分布在裂缝发育段。 (3)分析了裂缝参数与产能的关系,认为大北地 区砂岩储层中裂缝是其形成工业油气流的重要基 ・1 7・ 帅永乾,王倩,冷雪霜,李红涛:川西气田气井管柱选材研究 腐蚀性最好。 3 结 语 川西须家河组气藏气井管柱在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腐蚀大多集中在管柱中上部,主要以点蚀、坑蚀、 沟槽腐蚀为主,容易引起管柱腐蚀穿孑L以及管柱断 裂;川西须家河组气藏气井产出流体含CO 和水, 在地层高温高压环境中极易对管柱产生腐蚀,CO 是导致管柱腐蚀的主要因素。 经过现场挂片和室内模拟选材。不锈钢13Cr和 316材质耐腐蚀性优于普通管材,对川西须家河组 20 40 60 80 1oo l2O 140 高温、高压含CO 的气井管材,建议首选13Or不锈 ℃ 钢,其次再选用3l6不锈钢。 ’图3 13Cr不锈钢腐蚀速率预测 图3为13Cr不锈钢腐蚀速率预测。由图3可 参考文献 知,13Cr不锈钢腐蚀速率呈抛物线.温度在100%左 [1】蒲仁瑞,刘唯贤,李敏,等.气井管柱腐蚀机理研究及防治 [J].钻采工艺,2003,26(1):80-82. 右时腐蚀速率最大。川西须家河组气藏地层温度在 【2]ft.绍东.川西坳陷深层天然气勘探前景与对策[J】.天然气 120 ̄C左右,13Cr不锈钢的腐蚀速率较低。因此对须 工业,2004,24(6):l-3. 家河组气藏采用13Cr不锈钢材质管柱有良好的抗 [3】陈绍斌,王承陆,尹丛彬,等.合兴场气田须二气藏开采影 腐蚀效果 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钻采工艺,2005,27(6):37-39. The Study on Gas Tube Selection in West Sichuan Gas Reservoir SHUAI Yong-qian WANG Qian LENG Xue-shuang2 LI Hong-tao (1.West Sichuan Gas Recovery Plant of Southwest Oil&Gas Field,Sinopec,Deyang 6 1 8000; 2.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Chengdu 610500) Abstract:Gas tubes of Xuiiahe gas reservoir in West Sichuan have serious corrosion problems,which cause a great loss.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rrosion mechanism of gas well through indoor and field simulation test and made an analysis by CorrosionAnalyzer software.It’S found the corrosion was mainly caused by C02 and the tube with 1 3Cr could be used to prevent corrosion in Xujiahe gas reservoir. Key words:West Sichuan;tube corrosion;corrosion mechanism;tube selection (上接第18页) on the Characters of Productivity and Crack at Dabei Area in Kuqa Depression of the Cretaceous Stage YU Ding-ru LIU Chun-lei (1.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yt,Chengdu 6 1 0500; 2.Southwest Oil and Gas Field Co Ltd.,CNPC,Luzhou 646000) Abstract:Crack evaluation in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extremely important.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cracks on the basis of lithology and facies,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fracture favorable sedimentary facies,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rack length,width,densiyt,and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eam binding rate of production wel1.Recognizing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racture and growth layers can help to evaluate the optimal and efifcient production of crack reservoir. Key words:crack;Cretaceous stage;Kuqa depression;productiviyt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