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家庭护士2008年1月第6卷第1期下旬版(总第96期) (如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后反 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根据病人用药依从性高低进行不同 的指导,对于依从性较高者,给予鼓励和支持,并指出尚需注意 的问题,对于依从性较低的病人了解分析依从性低的原因,讲解 疾病的治疗需要按个体不同选择不同药物,而且必须坚持长期 服用,不得随意停用或自行减量,告知不依从性服药行为可能导 致的严重的后果,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_2 J。在对病人进行健康 教育的同时,还要对陪同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使家属掌握 用药知识,真正领会依从性、安全性用药对病人的治疗效果。 2.2心理护理对部分丧偶、孤寡老人、情绪低落、对生活持悲 观态度,患抑郁症、滥用药及经济特困病人,我们加强了心理护 理,多入病室多与病人沟通谈心,以便更确切了解老人的家庭背 景、现状,给予生活上合理的特殊照顾,从而赢得病人的信任,使 他们掏心窝同你讲话;特困病人安置特困床,明示照顾,使病人 住的放心,并给他们讲解如不依从用药,会促发用药安全,同时 影响治疗效果,延长住院时间,从而使康复延长,同时对家庭,社 全都会带来麻烦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等有关知识,在加强病 人心理护理的同时,与家属进行倾心交谈,争取他们最大努力的 4讨论 表1两组病人干预后效果比较 ・243・ 例(%) 4.1 对自身疾病,药物知识认知缺乏是造成病人对药物不依从 性、不安全的主要原因对自身疾病不了解、不重视,随意、乱用 药,对药物知识掌握不够,随意停用、滥用是造成病人用药不安 全、不依性,导致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因此,做好健康教育工 作,加强督查力度是提高药物依从性、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4.2必要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病人用药的依从性、安全性 本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病人对用药依从性、安全性明显高于对 照组,这与实验病人接受护理干预有一定关系,通过给予护理措 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随诊,全日制监测,效果评价)的干预, 使病人能够了解自身疾病相关知识,药物知识及预防知识,认识 不依从性服药、用药不安全带来的后果,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 性教育,从而提高了病人服药依从性,用药的安全性,是一种值 得推广和借鉴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陆静波.人口老龄化与护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现代护理, 2006,l2(2):l82. 配合,从而提高了老年病人用药的安全性、依从性。 2.3随访、全日制监测、效果评价 门诊就诊病人得不到全日 制监测,就采取家庭随访,指导用药,同时开展为老年人免费测 血压,理论知识讲座,结合本院处方标准的规范使用(口服药不 超过3 d量)对病人进行监督用药;病房进行全日制监测,用药 前查,用药后问,剩余药物与所用药物数量、规格与医生开具处 方详对比,观察、详记用药后的效果,并将结果及时向主管医生 汇报,大大促进了病人的用药依从性、安全性,提高了治疗效果。 3结果(见表1) [2]李惠娟,刘雅玲.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J].现代护理,2006,12(12):2935. 作者简介:李君丽、宋建平工作单位:047300,山西省壶关县人民医院。 (收稿f_=l期:2007一l2~24) (本文编辑郭海瑞) 精神科开展人性化护理体会 十如祥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1C一0243—02 时的诊疗过程。开展“假如我是病人,我需要什么样的护理服 务”的换位思考讨论。细化基础护理,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贴近 临床”:突出“精”字,开展多种形式的护理文件书写和护理操作 比赛,提高护理业务水平。开展焦点式护理查房,遇有疑难危重 病例,进行全院性护理大查房,共同学习、讨论;“贴近社会”:突 出“实”字,制备护患连心卡,主要内容有爱心嘱咐语、急救电话、 人性化护理先是对人的尊重,人性化护理强调护理应该是 病人自愿的,而不是强加的,这是护理事业本质的回归,人性化 护理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放在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去对待,这也 是医学模式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如何 体现人性化护理是我们护士必须面对的问题。 1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 实施人性化护理是护理服务的最佳模式,护士是实施人性 咨询电话、病区简介、病人及家属须知等。开展出院病人回访 制。密切医护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使护理人员明确人性化 服务的意义,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 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价值和行为准则,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1.2营造人文关怀氛围 努力促进护理人员间的相互交流与 化护理的主体,在对精神科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同时,如何对 护理人员实行人本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实施人性化 服务的基础。 沟通,建立信任、团结、友爱、互助、互谅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以期达到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整体性。建立护士档案,了解他们 的基本情况,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的合理需要得到满 1.1转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发挥服务承诺的导向作用功能 足。认真对待护理人员的合理建议和意见,使人性化的关爱得 到延伸和升华。 1.3规范护理行为,转变服务态度要求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做 到“八不准…‘八到位”。“八不准”即:不迟到、早退;不做与工作 无关的事;不收病人礼物;不拿医疗原则做交易;不泄露病人隐 私;不取笑、体罚病人;不岗上酗酒;不脱岗、串岗、睡岗。“八到 制护理向整体护理转变的过程是护理理念与行为变革的过程。 为了从深层次上引导护理人员进行理念与行为的变革,我院精 神科经常开展职业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强化服务理念。开展 护理服务“三贴近”活动,“贴近病人”:突出“情”字,实施全程人 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病人人院前一入院时一住院期问一出院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FAMILYNURSE January,2008 Vo1.6 No.1C 位”即:关心病人到位;了解病人身心状况和病情变化到位;常规 每月由科室组织病人及家属在一起对医院的环境、治疗护 护理措施到位;规范化服务到位;病人基础护理到位;岗位职贾、 理、病房设施、服务态度等方面提出建议。相同疾病的病人,集 安全制度落实到位;医疗护理工作协调互补到位;与病人沟通咨 中到一起,交流治病的心得,以即将出院的病人为主,讲解如何 询和护理指导到位。开展“七声”“六心”活动。“七声”即:来有 配合治疗,帮助新人病人正确认识疾病,住院期间有什么服务不 迎声、去有送语、治疗有称呼声、护理有安慰声、见到病人有询问 周到的地方,请给予指出,便于今后改进工作,最终服务好每一 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家属来访有问候声;“六心”即:热心、爱 名病人。 心、细心、耐心、同情心、责任心。 4创建方便、温馨的服务需求 2运用“五常法”科学管理 对病人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以“细”求“实”,最大限度 “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在 地满足病人需要原则。病人人院时主动迎接,主动做介绍,主动 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引入“五常法”旨在改善护理工作环境,合理 帮一把;病人出院时主动送出门,主动提个醒,并给予祝福。服 利用资源,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务中支持做到“四多”即多走几步、多问几声、多跑几趟、多留笑 2.1常组织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业务技术,提高护士 脸。“三戒”,即戒冷漠、戒急躁、戒生硬。“两不”,即打不还手、 的业务能力。合理配备人力资源,使各班次护理人员技术力量、 骂不还口。使整个护理过程体现温馨、和谐、人性、关爱。 责任心、敬业精神方面搭配合理,保证工作质量。 5效果 2.2常整顿定期整理各诊室、治疗室、办公室、病室的所有物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如何体现人性化护理是我们护理人 品,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标记清晰,将物品明确 员必须面对的问题。精神病病人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大 分类,定为放置,定量摆放,做到按需领取减少积压和过期,减少 多缺乏自知力,不能主动配合治疗。因此,创造良好的医疗环 查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境,营造和谐、温馨的修养氛围,追求人与文化的和谐发展,展示 2.3常清洁将工作环境进行有规律地清洁,要求环境清洁、 人性关爱已成为医院发展的主旋律。通过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人 物见本色。 性化护理的新举措,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主动服务意 2.4常规范各类物品强调目视管理,张贴明显标记,便于使 识得到增强,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满足了病人及家属的需求,促 用和管理。定期检查、维修、保养。 . 进了病人疾病的康复,同时也实现了我们人文关怀及人性化护 2.5常自律要求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工作范围,自觉 理的服务宗旨。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良好 作者简介:于如祥工作单位:163712,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医院。 的敬业精神和道德品质,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收稿日期:2007—12—20) 3医、护、患座谈会进一步完善护理服务 (本文编辑郭海瑞) 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2.1.2病人准备①手术当日早餐嘱病人进半流食,且进食量 刘丽华 为平日食量的70%~80%,冠状动脉造影术为局部麻醉,全身 情况受麻醉药物的影响较小,因此禁食时间也应有所缩短;②术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前6 h口服氯吡格雷(波立维)以抗血栓形成;③做好各项实验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1C一0244—02 室检查及心脏X线等检查;④做碘过敏及青霉素(或先锋)皮试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性疾病,近年来,随 准备;⑤指导病人做咳嗽或憋气动作及训练床上排尿;⑥嘱病人 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冠心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逐 进导管室前排空膀胱,病人紧张时可给予镇静剂。 年上升,而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手段。冠状动 2.2术中护理冠脉造影术一般需在导管室进行,术中护士除 脉造影术(CAG)是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使心脏表浅的冠状 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同时,仍继续做好心理护理,嘱病人尽 动脉显影的方法_1 J,主要用于了解冠状动脉有无狭窄及其狭窄 量放松,经常询问病人有无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程度。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2.3术后护理 1临床资料 2.3.1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术后进行严密的心电监护,注意观 本组17例病人,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45岁--71岁;临 察病人的意识、脉搏、血压、心律、心率、呼吸等变化。嘱病人连 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2例,冠心病心绞痛12例,可疑冠心病3 续用力咳嗽且多饮水,一般6 h-8 h内饮水1 000 mL~2 000 例。 mL,有助于造影剂迅速从冠状动脉中排出。 2护理 2.3.2观察病人局部穿刺情况嘱病人术后卧床休息24 h方 2.1术前护理 可下床活动,并嘱病人保持术侧肢体伸直不动8 h,用1 kg左右 2.1.1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砂袋压迫穿刺部位6 h,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敷料是否干燥,有无 医护人员在病人人院时就应与病人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及时 渗血。如发现出血可用大拇指在穿刺点上约1 crll压迫止血,并 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的进行解释、开导和安慰。要用通 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对女性及老年病人排尿困难者时给予导 俗易懂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耐心地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此 尿,避免因放置便盆肢体用力诱发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在观 项检查的诊疗方法,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 察穿刺部位的同时还需观察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趾端皮肤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