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表达交流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2).docx

来源:九壹网


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

教学目标:

体会亲情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感受,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兴趣 领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至爱至情

学习把文章写得充实、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口语交流与书面写作

教学难点:写得真、写得实、写得细的体悟。 教学方式:启发式,合作交流式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或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离不开亲情。可以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对亲情在意,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亲情。

二、请同学说一说有关亲情的诗句并出示汪国真的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孟郊:《游子吟》 )

1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曹植:《七步诗》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张籍:《秋思》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 杜牧:《归家》我们的欢乐 / 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 / 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出家门

却永远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母亲的爱》 汪国真

三、师生共同合作交流:用比喻句来表达对亲情的感悟

例:亲情,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我们心灵的坚冰;像一段舒缓的音2

)

,能 慰你 心灵的 痛。但更多的 候, 情是一份淡淡的 挂,无 身在何 ,心里 有着甜甜的 念和无尽的感恩。

看 件, 体会。

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打 自己的 和故事,并写一写

小 : 情是一种深度,是一种没有条件、不求回 的阳光沐浴。 情其 就是 人之 的感情,她的本 是关 ,是母 、父 、手足之情、血脉之情, 者 幼者的疼 。可以 , 情是最朴素的一种感情,不必用任何事物去比 ,也不必用任何 句去修 。她只需要我 用心去感受。

四、写作提示

1.注重 想和想像,体 情

要把真情形象生 的表达出来,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注重 想,通 想回 去的 生的故事、体 当 的情感和 在的思想等。

想是指由于某人、某事物引 想起相关的人或事物的一种思 活 ,写作 , 想的展开,就会有 多材料集中在大 。 想有相似 想,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由此及彼的思 程;相反 想,依据事物的相反点,由此事物 到与之相反的事物;因果 想,或由因到果,或由果到因;事理 想,依据 象与本 的内在 系,由事及理,由理及事,或事理一体的思路。 想注意与眼前的人、事、物 关 ,然后有 而虚,达到虚 相生。

如 2004 年云南考生的作文《列 ?茶?春花》中写茶的一段:“看那点点的茶叶在 的火中舒展嫩蕊,上下浮沉,自有一种从容而不

急 , 慎而不狂躁,安静却不沉 的 极。⋯⋯人生又何不似 茶?一次又一次地被沸水冲起来,水冷后又跌落杯底, 浮了又沉,沉了又浮,直到最

3

后仍散 着生命的脉脉清香。若是害怕沸水 碎了心, 失了生命,那么清香 也会随 逝去⋯⋯”

文章就由眼前的“茶” 想到人生,用“茶”展示清香和人生展示才 做

比,写出面 挫折的 度。

2.注重 和典型,体 真情

是指具有典型意 的生活事例或人物的神 、 作等。 要 精

心的 ,要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表 人物的性格, 示人物的思想,体

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

送天使上路

我接到大学 取通知 ,全家都十分高 。 立刻提 由他送我到学校,

第一次出 的我只好妥 。 随即要求我叫他一声哥,因 他比我大一 。

但我叫不出口。我爸去世后,后爸 儿 从甘 老家来到新疆我的家。他 父

子其 都是老 疙瘩,我家承包了

100 多 棉花地,他 就从春忙到秋,即使

再忙,也不 我下地,都 我是念 人,可我 他 有一种莫名的反感和 。我跟他没 几句 。

他高高的个子, ,眉字 着几分 气,要是命运 他公平些, 他上学,他也会成 秀的大学生。可他很不幸,他 死得早,上不起初中,

来我家那年,他才 15 。我 想 他 上学,可家里承包了 100 多 地,他爸就早早地拿他当成了整 力。

火 拉开了我和家的距离, 地往前 ⋯⋯

坐在火 上,第一次离开家的 种感 使我好想哭。我知道他正端坐在那儿,双手 在两腿中 ,也在朝窗外傻看。一天一夜 去了,同坐在一起的旅

4

客,根本不知道我们是一起来的,更不知道我们还是一家人。我觉得寂寞,几次努力想跟他说话,但都没有成功。火车快到兰州了,再有一天一夜就到西安了,也就是说,我们之间,已经是两天一夜没说一句话了。

火车进了兰州站,停车 10 分钟。

那些卖东西的人,一个个扒着车窗叫卖。

我看见一个卖五香花生的乡下妇女,就问: “花生多少钱一包?”

“一块,要不要?”妇女说。我拿出一张

5 块钱说:“买两包。”

那妇女收了钱,给了我两包花生,却不找钱,掉头想溜。我正想喊, 只见他眼明手快,从车窗中探出大半个身子。一把揪住那个妇女的后衣领大喊: “找钱!”

他那样子好凶!天,我第一次看到他那怒不可遏的样子。

我接过那妇女找来的 3 块钱,刚转身坐下来,一个在兰州上车的中年男子,手里拽着两个大包,一头汗,走到我跟前,要把行李往我旁边放,准备在我身

边坐下。我很讨厌陌生的男人靠着我坐,我还没说话, 他就站起来了,说:“对不起,那个座位有人。 ”

关键时刻,他竟然能使出点小阴谋来。

见他的态度如此强硬,那中年男不敢再缠,对我看看, 又对他看看,疑惑地问:“她是你什么人?” “我妹妹,查户口啊?”他回答那中年男人。中年男人走了,他才恢复了平静,呆呆地看着窗外。

火车晚点了,夜里 11 点才到西安。火车站好大,我下了车,头晕晕的,不知东西南北。这时,我才真正感到我已经离开了家离开了妈妈。大概是因为自己胆小的缘故,提着包,一步不离地跟着他往前挤,原先那种厌恶那种傲慢感觉,不知哪儿去了?只觉得他就跟我的亲哥一样。他那么细心,那么卖力,他

5

肩上背着两个大包,手里又提着小包,走得那么 , 不 回 来看我,

生怕我被 了。我没 火 站的地道,心里很害怕, : “哎, 走到哪儿了?哎, 路吧。 ”

“不 , 着呢,就打 儿出口。 ”他的口气 得不容商量,我暗自 幸,好在听 的 , 他来送我。几个弯儿一拐,我就看 一 牌子上写着“ 西

范大学”几个字。 是接待 ,一个戴眼 高个儿男生从我手里接下包,另

一个男生走 来,从他肩上往下拿包, 我: “他是你什么人?你哥 ?”我点点 ,居然有点激 。

“那好,一起上 吧,学校有招待所,家属全部免 。 ”男生 情地招呼他。他放下包, :“不了,秀交 你 ,我就放心了,我在 站上坐会儿,明天天不亮,就搭 回去。 ”

戴眼 的高个男生很吃惊: “明天天不亮就回呀?忙 ⋯⋯来来来,上 上 !”

“不了,俺家地里棉花开始拾了,俺爹俺娘忙不 来⋯⋯”他 着,硬从

上往下跨。 要开了,那个戴眼 的高个男同学看我好像傻了, 赶快 :“咦,跟你哥 再 呀!”

“哥!”我一把抓住他的肩膀脱口大呼, “ 咱爸咱 好!”

他一楞神,猛地 身来,他在笑,我第一次看到他笑。旋即,泪水汹涌地从他眼睛里 出来: “妹子,放心咱爸咱 ,有我呢⋯⋯”他踉 着走到前面的水泥柱下,蹲在地上, 着双肩 哭起来。

我喊着哥哥,不停地哭。

3.写熟悉的生活,抒 真 的情感。生活的真 才是感人的, 然文章不

6

排除虚构,但虚构和虚假有着本质的区别,虚构事对真实生活的再创造,而不是胡编乱造。

化叙述为描写的片段训练 使文章内容充实就要善于化叙述为描写。

练习一:

明天就要开学了,妈妈仔细地帮我打点行装。她把我该带的东西都准备齐全,又再三嘱咐我到学校后要听老师的话,该吃什么就吃什么,别舍不得花钱,还说,有空她会去看我。

第一段文字是想表现母亲对自己的关心。但是由于用了平淡的叙述手法,给人的感觉就像白开水一样,没有什么味道,这是最主要的缺点,也是写作能力的增长点。

示例:明天就要开学了。吃完了晚饭,妈妈开始为我打点行李。爸爸在一旁抽着烟,我在一旁看着妈妈为我忙活,妈妈把我的衣服一件件整齐地叠好,

仔细地抚平每一道褶皱,一会儿,又侧着头想什么。 “儿子是我自个儿的?快帮我想想,看还缺啥不?”妈妈冲着爸爸嚷。 爸爸没动窝,“我哪知道还缺啥,你好好看看, 穿的,用的,从头到脚齐了没?” “对了,床单枕巾差点儿忘了。 ” 妈妈一边系包袱,一边对我说: “孩子,到了学校可不比在家,在那要听老师的

话。想吃啥就买点啥,别舍不得花钱,钱咱有。想家了,给家来个信,我和你爸去看你。”妈妈停了停,我看到妈妈的眼圈红了。

说明:我们很容易看到, 这么一改,比以前生动得多了, 把“妈妈”对“我”

7

的关切、挂念 致入微地表 出来, “ ”不再是一个平淡的概念,而是有血

有肉的 感情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了。作者无需 “ 非常 我! ”, 者自然而然地就能感受到 种深沉的母 ,与作者形成感情上的共 。

二:小 候,父 我很 ,放学回家,他从不 我跟小朋友一 儿玩,而是逼着我写作 ⋯⋯

示例一:小 候,父 我很 , 放学回家,我正打算和小朋友出去玩,父 了,就用他那 的身躯堵在 口,他 起 黑的眉毛,把 板得像

青的 ,大手用力一 , “回去,做作 ! ”声音响如洪 ,字字 地有声,震得我耳 “ ”直响,我只得乖乖地回家做作

正面描写与 面描写相 合,父 就写“活” ,生 了,内容充 了。

示例二:

小 候,父 我很 ,放学回家, 我 跨 大 ,父 就喊道: “作 !拿来!”,等我 兢兢地候他看完作 ,他又赶快把我赶 房 , 好桌子、

凳子, 我 坐下写他要求的作 ,他自己 也搬 凳子拿 , 地坐在房 口,心不在焉地看,眼睛一会儿 我作 本上,一会儿 到 上。窗外,小朋友 笑着走 ,我心乱如麻,回 看看父 ,他正 地看着我,什么也不 ,我只好低下 , 心写起作 来。

通 肖像描写, 描写, 父的形象凸 。 描写之所以能 生 的效果,就是因 描写特 ,能抓住人或物的具体特征,把人或物最感人的特征表 出来,从而感 者。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