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怎样理解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来源:九壹网


怎样理解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是指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实现同步增长。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年的努力,国内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的目标,即“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同步”的提出,标志着未来五年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拐点,由单纯片面强调“国强”目标的实现向更加注重“强国富民”双重目标实现的转变;由“一部分人先富”向“共同富裕”的转变。

于洪区自“十一五”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相比,人民群众收入增长还不够快,社会保障覆盖面还不够广,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还有提高空间。因此,未来五年,于洪区将以实施民生保障工程为重点,采取多种措施,增加人民群众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提高社会事业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

提高收入水平:严格执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直接受益,增加农民现金性收入。加快农业新品种和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依法依规地推进有条件地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制定扶持政策,加快非农产业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加强劳动管理,规范企业职工劳动合同和工资支付,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增长制度,促进城市居民收入增加。

1

完善社会保障: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4050”失业人员、残疾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保障覆盖面,提高医疗保险费用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继续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城乡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救助标准,加快扶贫超市建设,实现社区全覆盖。

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引进和创建名校力度,全力实施名师工程;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薄弱学校的建设改造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再提升;重视发展残疾儿童教育和学前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全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快改造薄弱医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程,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对基层医疗技术骨干进行技术培训和定向培养,不断提高医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