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九壹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476260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2.05

(21)申请号 202021140033.3(22)申请日 2020.06.18

(73)专利权人 山东三福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黄台南

路46号4号楼3-202(72)发明人 赵李刚 瞿林强 (51)Int.Cl.

C02F 3/2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2476260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包括进水分配系统和环流布水系统,所述进水分配系统包括位于厌反氧应器外部的分水器和与所述分水器连接的多根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穿过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器壁与位于厌氧反应器内的环流布水系统连接;所述环流布水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厌氧反应器下部且呈环形布置多个圆形布水器,多个所述圆形布水器围成多个环形布水区,在每个所述圆形布水器的底部和/或两侧面开设有若干布水孔,每个所述圆形布水器至少连接一根分水管。相对于传统的点式布水、旋流布水,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布水系统采用了环式分区布水,使布水更均匀、混合效果更好,满足厌氧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及处理效果。

CN 212476260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分配系统和环流布水系统,所述进水分配系统包括位于厌氧反应器(3)外部的分水器(1)和与所述分水器(1)连接的多根分水管(2),所述分水管(2)穿过所述厌氧反应器(3)的器壁与位于厌氧反应器(3)内的环流布水系统连接;所述环流布水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厌氧反应器(3)下部且呈环形布置多个圆形布水器(4),多个所述圆形布水器(4)围成多个环形布水区,在每个所述圆形布水器(4)的底部和/或两侧面开设有若干布水孔,每个所述圆形布水器(4)至少连接一根分水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流布水系统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在厌氧反应器(3)底部的反射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9)为锥形反射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水管(2)上分别设置有流量计(11)和阀门(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流布水系统位于距离所述厌氧反应器(3)的底部200mm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圆形布水器(4)的直径不等,且多个圆形布水器(4)布置的圆心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圆形布水器(4)等间距布置在所述厌氧反应器(3)的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布水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圆形布水器(4)的底部和/或两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管(2)采用DN100不锈钢管。

2

CN 212476260 U

说 明 书

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常规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一般为点式布水或旋流布水,此类设计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容易因先天缺陷导致布水分部不均匀、点位不足、混合不彻底等,最终导致污水处理能力及处理效果差。现有的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存在的缺陷有:[0003]1.布水系统分区不均匀,布水分部不均匀。[0004]2.布水系统点位不足,容易导致偏流。[0005]3.布水系统各分区流量不均匀、无法控制,局部混合不彻底。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本实用新型所需要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式混合以及中间设置反射板,让厌氧反应器进入的污水与反应器内菌种充分混合,通过调整分水管的阀门开度,结合流量计显示情况,调整控制各环形布水区水流量,使厌氧反应器各分区的进水量基本一致。相对于传统的点式布水、旋流布水,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布水系统采用了环式分区布水,使布水更均匀、混合效果更好,满足厌氧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及处理效果。[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包括进水分配系统和环流布水系统,所述进水分配系统包括位于厌氧反应器外部的分水器和与所述分水器连接的多根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穿过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器壁与位于厌氧反应器内的环流布水系统连接;所述环流布水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厌氧反应器下部且呈环形布置多个圆形布水器,多个所述圆形布水器围成多个环形布水区,在每个所述圆形布水器的底部和/或两侧面开设有若干布水孔,每个所述圆形布水器至少连接一根分水管。[0008]作为优选,在所述环流布水系统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在厌氧反应器底部的反射板。对于流向中心位置的污水,反射板起到反射回污泥区并导流的作用。[0009]作为优选,所述反射板为锥形反射板。[0010]作为优选,在所述分水管上分别设置有流量计和阀门。[0011]作为优选,所述环流布水系统位于距离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底部200mm的位置。[0012]作为优选,各个圆形布水器的直径不等,且多个圆形布水器布置的圆心一致。[0013]作为优选,各个圆形布水器等间距布置在所述厌氧反应器的下部。[0014]作为优选,若干所述布水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圆形布水器的底部和/或两侧面。[0015]作为优选,所述分水管采用DN100不锈钢管。

[0016]所述进水分配系统是通过调整分水管的阀门开度,结合流量计显示情况,调整控制各环形布水区水流量,使厌氧反应器各分区的进水量基本一致。

[0017]所述环流布水系统的多个圆形布水器底部和/或两侧面开设有若干布水孔,这种

3

CN 212476260 U

说 明 书

2/3页

环式分区布水在污水进入后,可以确保各个分区的污泥与污水的充分混合。[0018]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0019](1)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式混合以及中间设置反射板,让厌氧反应器进入的污水与反应器内菌种充分混合,通过调整分水管的阀门开度,结合流量计显示情况,调整控制各环形布水区水流量,使厌氧反应器各分区的进水量基本一致。[0020](2)相对于传统的点式布水、旋流布水,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布水系统采用了环式分区布水,使布水更均匀、混合效果更好,满足厌氧反应器的处理能力及处理效果。附图说明

[002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2]图1为实施例的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结构示意图[0023]图中:1、分水器,2、分水管,3、厌氧反应器,4、圆形布水器,5、环形布水区Ⅰ,6、环形布水区Ⅱ,7、环形布水区Ⅲ,8、环形布水区Ⅳ,9、反射板,10、阀门,11、流量计。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0026]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包括进水分配系统和环流布水系统,所述进水分配系统包括位于厌氧反应器3外部的分水器1和与所述分水器1连接的7根分水管2,所述分水管7穿过所述厌氧反应器3的器壁与位于厌氧反应器3内的环流布水系统连接;所述环流布水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厌氧反应器3下部且呈环形布置3个圆形布水器4,3个所述圆形布水器4围成4个环形布水区,分别为环形布水区Ⅰ5、环形布水区Ⅱ6、环形布水区Ⅲ7、环形布水区Ⅳ8,在每个所述圆形布水器4的底部或两侧面开设有若干布水孔,最外侧的所述圆形布水器4连接4根分水管2,中间的所述圆形布水器4连接2根分水管2,最内侧的所述圆形布水器4连接1根分水管2,根据圆形布水器4直径的大小分配分水管的数量。[0027]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环流布水系统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在厌氧反应器3底部的反射板9。对于流向中心位置的污水,反射板9起到反射回污泥区并导流的作用。[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板9为锥形反射板。[0029]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分水管2上分别设置有流量计11和阀门10。[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环流布水系统位于距离所述厌氧反应器3的底部200mm的位置。[0031]本实施例中,各个圆形布水器4的直径不等,且多个圆形布水器4布置的圆心一致。[0032]本实施例中,各个圆形布水器4等间距布置在所述厌氧反应器3的下部。[0033]本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布水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圆形布水器4的底部或两侧面。所述分水管2采用DN100不锈钢管。

[0034]所述进水分配系统是通过调整分水管的阀门开度,结合流量计显示情况,调整控

4

CN 212476260 U

说 明 书

3/3页

制各环形布水区水流量,使厌氧反应器各分区的进水量基本一致。

[0035]所述环流布水系统的3个圆形布水器4底部和/或两侧面开设有若干布水孔,这种环式分区布水在污水进入后,可以确保各个分区的污泥与污水的充分混合。[0036]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包括进水分配系统和环流布水系统,所述进水分配系统包括位于厌氧反应器3外部的分水器1和与所述分水器1连接的7根分水管2,所述分水管7穿过所述厌氧反应器3的器壁与位于厌氧反应器3内的环流布水系统连接;所述环流布水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厌氧反应器3下部且呈环形布置3个圆形布水器4,3个所述圆形布水器4围成4个环形布水区,分别为环形布水区Ⅰ5、环形布水区Ⅱ6、环形布水区Ⅲ7、环形布水区Ⅳ8,在每个所述圆形布水器4的底部和两侧面开设有若干布水孔,最外侧的所述圆形布水器4连接4根分水管2,中间的所述圆形布水器4连接2根分水管2,最内侧的所述圆形布水器4连接1根分水管2,根据圆形布水器4直径的大小分配分水管的数量。[0037]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环流布水系统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在厌氧反应器3底部的反射板9。对于流向中心位置的污水,反射板9起到反射回污泥区并导流的作用。[0038]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板9为锥形反射板。[0039]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分水管2上分别设置有流量计11和阀门10。[0040]本实施例中,所述环流布水系统位于距离所述厌氧反应器3的底部200mm的位置。[0041]本实施例中,各个圆形布水器4的直径不等,且多个圆形布水器4布置的圆心一致。[0042]本实施例中,各个圆形布水器4等间距布置在所述厌氧反应器3的下部。[0043]本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布水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圆形布水器4的底部和两侧面。所述分水管2采用DN100不锈钢管。

[0044]所述进水分配系统是通过调整分水管的阀门开度,结合流量计显示情况,调整控制各环形布水区水流量,使厌氧反应器各分区的进水量基本一致。

[0045]所述环流布水系统的3个圆形布水器4底部和/或两侧面开设有若干布水孔,这种环式分区布水在污水进入后,可以确保各个分区的污泥与污水的充分混合。[0046]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0047]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5

CN 212476260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