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季云瑞 昆明医科大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日常工作中,保证其工作效率。管理层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校的关注度制定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其管越来越高,对高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理职能,从而使相关高校的发展质量得到为关系到高校发展质量的财务预算管理得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其稳步健康的前行。
到普遍重视,很多高校也积极开展财务预二、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确保财务预算管发展现状
理充分发挥其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一)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理影响,在此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念未深入人心
题,所以高校必须不断探寻财务预算绩效由于高校的特殊性以及传统思想的影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创新途径,从而才能保响,其对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相证其有效突破困境。本文主要从绩效评价关工作的开展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认为没与激励机制的关系入手,简单探讨目前高有开展的必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现状,“重核算、轻实施、轻评估、轻考核”的
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优化策略,希现象,高校资金的使用与配置缺乏科学望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性,相关工作效果无法及时反映出来,难关键词: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激励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难以约束相关人机制;高校
员的行为,从而制约了高校的发展进步。再有,由于高校忽视相应的激励措施,教一、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的联系
职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使相关工作高校开展绩效考核工作能够确保相关的顺利开展受限。同时,由于高校的财务激励机制的合理科学,同时财务预算绩效预算工作长期是财务部门负责,致使其他评价的开展效果需要激励机制体现和完部门认为该工作与自身无关,其注意力主善[1],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创新能够促要集中在争取得到更多资金[2]。加上相应进相关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并没有深入人心,绩效评价一般指组织按照既定的标准相关约束机制缺乏,高校职工参与度不采取合理的评价方法并严格遵守评价流高,经费利用效率无法保证,财务预算工程,对评价对象的工作业绩以及能力等进作质量低下,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
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察评估。对高校的(二)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体财务预算管理来说是对自身的办学成果和系不健全
相关工作进行有效测评,便于高校管理者健全的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及时全面的了解其发展现状。相应的激励体系是相关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保机制则对高校的发展既是投资也是成本,障,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该方面的体系主要通过一定的奖惩措施充分激发员工的建设还存在缺陷。由于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积极性与创造性,是实现相关工作高质量绩效管理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在具完成的重要手段。二者在高效的发展过程体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体系的构建上研中联系紧密,激励工作的开展需要以绩效究不是很深入,评价标准不明确,考核结评价结果为依据,确保其公平客观,避免果反馈机制缺失,考核方式过于简单,使由于人为等因素造成失真和不公正现象。考核评价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时,高校教职工会因用。再有,部分高校没有配备相应的激励为避免惩罚、获取奖励而更加主动参与到
约束机制,致使预算执行效果无法与负责
注:昆明医科大学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KYXY201910。
100
人的责任挂钩,各业务部门不能积极参与其中,影响财务预算的质量,不利于高校的高质量发展。
(三)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财务预算相关工作带来了发展契机,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将其有效利用起来,相关的绩效评价与激励信息化程度较低。目前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其财务预算工作的积极作用,也逐渐建立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等相应的信息系统,但是各系统间缺少有效的衔接渠道,互相间的信息传递受阻,在制定激励机制时无法及时获取相关的绩效评价结果,致使激励措施与实际脱节,绩效评价结果也难以反映,从而阻碍财务预算管理的高效开展。再有,高校不能定期对相关系统进行维护升级,使相关系统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要求,相关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三、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优化策略
(一)积极转变观念,重视财务预算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只有对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有足够的重视,才能促使相关工作顺利开展,所以高校必须积极转变观念,意识到其积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该将相关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营造出氛围[3],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相关知识宣传讲座,开展文化专栏等手段,拓宽高校教职工了解有关内容的途径,帮助其认识到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的重要性,认清自身在工作中的职责与位置,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高校还可以成立专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构,负责绩效评价原则、范围、指标、办法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等内容的制定,并对预算绩效等工作开展全程进行实时监督管理,确保高校全体员工
“重绩效、评绩效、比绩效、重激励”的ACCOUNTING LEARNING
的有效参与,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保证财务预算工作的质量,推动高校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财务预算体系,将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有效结合
评价结果,将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反映给被评价的部门,便于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工作质量。同时,还应该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将绩效评价的结果与教职工的人事调动、奖金发放等切身利益挂钩,不仅能激发员工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其中。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使高校的财务预算执行更加有效,能够促进高校的发展进步。
(三)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确保工作质量
进行处理,保证系统安全性,从而保障高校财务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高校的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相关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有关高校必须引起重视,积极投身到具体工作中,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积极转变观念,重视财务预算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完善财务预算体系,将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有效结合;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确保工作质量,从而推动高校的长效发展。财完善的财务预算体系能够为相关的绩效评价与激励工作保驾护航,所以高校必须加以重视,从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入手,构建一套既能约束职工行为又能有效激励员工的体系。首先,高校应该明确考核标准,对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以及文化传承进行合理的绩效评价,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学校实际,保证考核数据的真实全面。例如,N大学在确定财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时采用层次分析原理,并结合其财务预算状况将具体的评价指标划分为以财务预算为代表的目标层,以及由筹资、教学、科研、发展组成的准则层以及由其他财务指标构成的指标层,使高校的财务预算绩效以递进的形式反映出来,使相关的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考核结果也更加全面、精准,保证了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质量。再有,应该完善反馈机制,及时整理、分析以及反馈
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工作的质量与其信息化建设联系紧密,所以高校必须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构建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一方面,高校不仅要建设各个信息系统,还应该利用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将各系统进行有效对接,确保绩效评价结果与激励机制间信息的顺利传递,为相关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保证其合理性和客观性,使财务预算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定期对有关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升级,确保其有效性。可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检查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并结合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冀跃芳.论高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J].时代经贸,2011 (23):231-232.
[2]张静.高校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 (2).[3]祝维宁.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与高校管理中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 (11).
上接(第99页)
理专业知识,因此其培训工作难度相对降低,在培训过程中要重视切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将预算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培训提升单位内预算人才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单位要重视从外部选拔优秀的预算管理人才,首先需要完善单位的人才选拔考评制度。水利工程单位的人才机制构建完成后单位相关部门还要定期做好对预算人员的专业知识考核工作,从而调动员工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化预算管理水平。
(三)重视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监督体系
环节的监督。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重视建立独立的预算监督部门,应保证监督的独立性和公平性,监督部门的员工不能由财务人员进行兼任,从而确保监督职能更好地发挥。监督部门要定期进行预算执行环节的核查工作,如果发现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不足要及时采取解决措施,从而保证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四)健全预算考核机制,加强责任制管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属于事业单位,其运行过程所需经费有国家财政支持,对于水利单位的预算管理可以保证国家财政资金的合理利用,同时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资源利用率。预算管理工作是单位财务管理的关键,作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将预算管理作为单位管理工作的重点,并将预算管理渗透到单位预算工作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效的降低单位的运行成本,同时也能提升其服务水平,促使其更好的为水利建设服务。财健全预算绩效考评机制,可以促使水利工程单位的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根据其实际情况指定科学的绩效考评指标,指标要明确化、细化,通过指标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另外单位还要建立责任制管理制度,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职权进行细化,对工作职责进行细分,责任到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员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能够有效防止预算管理中的投机行为,保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规范化进行。
预算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汇总审批、预算执行、预算分析调整、预算考核评价等环节,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工作中较重要的两个环节,因此加强预算管理需要重视对这两个环节的监督[3]。为了保证监督的有效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实现全面的监督,主要包括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绩效考评等
参考文献:
[1]李琴.探讨预算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中的应用[J].当代会计,2017 (6):36-37.
[2]李岩.预算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门窗,2017 (2):240-240.[3]于静.水利工程管理中预算管理的应用及实施要点阐述[J].中国经贸,2017 (14).
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