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导学案 课题:无端崖之辞
高二 年级 主备人:徐华 时间:2016年 3 月 日 任课教师:徐华
【学习目标】
1.了解庄子及其作品《庄子》;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准确翻译所选的7个文段;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之奇妙。
3.认识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批判地继承庄子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关链接】 庄子简介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邀其为相,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像丰富,气势壮阔。《庄子》今存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出于其门人及后学之手。庄子的想像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文风上来说,都是属于南方一系,即楚国文化的代表,所谓“庄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 【文言知识】 1.读准字音 郢(yǐnɡ)人 垩(â)漫 斫(zhuó)之 逡(qūn)巡怵(chù)然 恂(shùn)目 儵(shū) ......巨缁(zī)犗(jiâ) 会(kuài)稽 侔(móu) 辁(quán)才灌渎(dú) 鲵(ní)鲋(fù) 黄.......馘(xù) 溃痤(cuó) 舐(shì)痔 鹓(yuān)刍鸟(chú) 鸱(chī) ....2.通假字
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牵巨钩,没而下 骛扬而奋鬐 莫不厌若鱼者 趣灌渎 王说之
夫处穷闾阨巷 3.一词多义
小人之过也必文(犯过错)
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错,名词)
过秦论(指出„„过失)一日,大母过余(探望)
顾谓从者曰(回头)
过惠子之墓(经过)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看)
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而,不过)
适矢复沓(往)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适舟行适临汝(往,去)适得府君书(刚才)
王说之(通“悦”)
说师说(一种文体)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游说)4.词类活用 离而腊之 .一悟万乘之主 .从车百乘者 .
活我哉 .
【文本理解】
1.在寓言故事“不射之射”中,前后两次射箭有何不同?它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2.第三段选文的寓意是什么?
3.第四段选文的寓意是什么?
4.任公子钓鱼的故事有何现实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5.简析《涸澈之鲋》蕴涵的寓意。
6.第7则非常富有趣味性,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7.七则小故事突出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当堂检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处穷闾阨巷 穷:贫穷 . B.履危石 .
危:危险
C.惠子相梁 相:辅佐 . D.益车百乘 益:增加 .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过惠子之墓 ②宋元君闻之 .. B.①揖御寇而进之 ②有中道而呼者 .. C.①我且南游吴越之王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 D.①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 ②饰小说以干县令 ..
3.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鹓刍鸟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两个加点的“之”均指代鸱(即猫头鹰)。 .. B.已而大鱼食之。“之”指代鱼饵。 .
C.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加点的“此”指浑沌,“之”指七窍。 .. D.措杯水其肘上,发之。“之”指代箭。 .
4.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郢人立不失容(郢人站着脸色都没变)
B.方矢复寓(第二只箭刚刚射出去,第三只箭又搭在了弦上) C.揖御寇而进之(拱手行礼走进去)
D.王说之,益车百乘(秦王喜欢他,给他增加车子上百辆)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则短文中庄子讲寓言的目的是赞叹匠石的技艺高超,讽刺宋元君的自不量力。 B.第二则短文所讲寓言故事是对那些好卖弄的人的辛辣讽刺。
C.第三则短文所讲寓言故事是为了讽刺那些行事草率,不计后果的莽撞汉。
D.第四则短文,庄子在讲述任公子钓鱼的故事时,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方法,极力凸显任公子的非同寻常的胸襟、胆识、气魄和才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