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二泉映月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了解文章思路和层次;深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材简析: 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乐曲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3.感受阿炳创造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同命运抗正、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教(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名曲,导入新课。 1.播放名曲《二泉映月》,让学生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3.出示课件,教师补充介绍阿炳的生平。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课前预习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词语。 葱茏 搀扶 哭泣 倔强 积淀 委婉 抒发恬静 一泓清泉、静影沉璧 无锡 惠山 倾听 愤怒 富饶 月坛 享有 (3)读一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填好表格。 初次听泉 再次听泉 名曲诞生 泉声奇妙,( ) ( ),听懂泉声 倾吐心声,( ) 集众人之智,采众家之长
自我修改 2.由曲子引出曲作者阿炳,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阿炳的资料。 胶州市小学年级 十 册教学设计
2.出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2)书写指导。(想让学生提示,然后重点指导“愤”和“饶”) (3)强调多音字“强”,倔强的读音。 3.根据表格提示,梳理课文内容。 初次听泉 再次听泉 名曲诞生 泉声奇妙,(全然不懂) (饱经风霜),听懂泉声 倾吐心声,(琴声优美) 4.学生质疑问难,教师点拨。 三、精读文字,品味名曲。 (一)感受曲子部分 1.创设情境。 中秋之夜,瞎子阿炳又一次来到了美丽的二泉。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的泉水拨动了饱经风霜的阿炳的心弦。看,他用颤抖的手操起了琴弓;听,如泣如诉的琴声在泉边回响起来。 2.课文的哪个段落具体表现了这首曲子? 3.出示课件第5自然段,并提出小组学习要求,给学生时间学习交流。 (1)自由读,找出表现阿炳演奏二胡时的动作的语句,用直线画出来;找出描写琴声变化的语句,用曲线画出. (2)读一读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3)小组进行交流。 4.交流表现写阿炳演奏二胡动作的语句。 (1)联系上下文说说对“倾吐”的理解。 (2)阿炳要倾吐什么?通过什么倾吐? 5.交流描写琴声变化和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 (1)出示课件: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在怀念……在思索…… A听音乐起始部分,想象相关画面,感受乐曲的委婉连绵,体会琴声表现的内涵。 B指导朗读,用徐缓、抒情的语调朗读,加深体会。 (2)出示课件:随着旋律的深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一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了……抒发了…… A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B欣赏音乐高潮部分,进一步体会阿炳通过琴声所表达的感情。 集众人之智,采众家之长
胶州市小学年级 十 册教学设计
C指导感情朗读,语速加快,音调加高,读出“势不可挡”的气势。 (3)出示课件: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他爱……他爱……他爱…… A圈出表现这段首乐曲特点的词语。朗读理解作者通过这看似矛盾的两对词语所表现的乐曲的丰富内涵。 B乐曲仅仅表现阿炳的悲、苦、恨、怒的吗?更表现了他对音乐和生活的爱。 C引导朗读:他爱——他爱——他爱——他爱—— 6.听配乐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 7.导语:这段文字,给你什么感觉? (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 (二)感受阿炳苦难的人生 1.出示课件: 阿炳为什么能创作出这样内涵丰富、动人心弦的乐曲?读读其他部分,看看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怎么来的。 2.给学生时间自读体会。 3.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 (1)出示惠山景色图片 (2)交流家乡的美好风光对阿炳的熏陶。 (3)指导朗读。 4.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1)交流师父对阿炳的启迪和教诲。 (2)指导用启发、语重心长的语气读好师父的话,注意强调“倾吐”、“年纪还小”、“许多”、“饱经风霜”等词语。 5.朗读第三自然段。 (1)指导学生通过“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等词语体会阿炳饱受穷困和疾病的折磨。 (2)指导学生通过“但是”、“泯灭不了”、“热爱”、“向往”、“多么希望”等词语阿炳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3)练习朗读。 6.出示第四自然段。 (1)当阿炳经历了无数坎坷,不再是十多年前那个不谙世事的集众人之智,采众家之长
胶州市小学年级 十 册教学设计
少年了。此时,听着泉声,他万千感慨。 (2)两个“想到了”,两个“渐渐地”和“听到了”后面并列的短语以及语意未尽的省略号,表达了什么?是他积淀已久的情感。 (3)充满感情地齐读这一段。 (三)小结琴声心声 1.琴弦即心弦,琴声即心声。正是长期积淀在胸的种种情怀,化做创作的灵感,才孕育出这不朽的乐曲。 2.齐读课件红字部分。 四、升华理解,体会精神。 1.播放《二泉映月》,这是日本指挥小泽征尔说过的要跪着听的音乐。让学生静静地听。 2.打动小泽征尔的是什么?——丰富内涵艺术高超;更是阿炳的敢于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 阿炳一生共创作和演奏了270多首民间乐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其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情真意切,感动人心,充满艺术的生命力。 4.此时,你想对阿炳说些什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想办法记住本课的生字,并写一写。 2.选取一首阿炳的其他乐曲听一听,感受阿炳的音乐才华。 板书设计: 泉声美妙,全然不懂 二泉映月 历经坎坷,听懂泉声 倾吐心声,创作名曲 (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回顾课文内容,谈谈对《二泉映月》和阿炳的认识和理解。 二、 语言积累 (一)生字词部分 1. 给学生时间复习本课生字词,快速识记。 集众人之智,采众家之长
胶州市小学年级 十 册教学设计
2. 发放练习卡,完成测试。 (1) 看拼音写汉字。 Wúxī huìshān qīngtīng fènnù fùráo yuètán xiǎngyǒu (2) 多音字组词。 乐 { 强 { (二)重点训练题目。 1.读一读,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感情。 (1)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积分的情愫,倔强的呐喊…… (2)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引导学生理解句1,阿炳听到泉声,想到了自己饱经风霜的一生,经历各种坎坷,积淀了丰富的情感;理解句2,这一组排比句子,是表现阿炳通过音乐表达对生命的热爱,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2.指导学生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可以引导学生分层次背诵) 三、学习表达 1.环境描写。 (1)出示: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2)讨论:这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3)引导这段环境描写突出了惠山、二泉的美,由交代了《二泉映月》的创作背景,以景物的美衬托音乐的美,精神的美。 2.感受创作的“情动而辞发” (1)出示第五自然段,让学生朗读,并思考曲子的“孕育”过程,是“曲随情生”。 (2)平时作文要更用心的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才能做到“情动而辞发”。 四、拓展阅读 1.发放阅读练习纸《希望的种子》 集众人之智,采众家之长
胶州市小学年级 十 册教学设计
当年,美国一家报纸曾刊登了一则园艺所重金征求纯白金盏花的启事,在当地一时引起轰动。高额的奖金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但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金盏花除了金色的就是棕色的,能培植出白色的,不是一件易事。所以许多人一阵热血沸腾之后,就把那则启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晃就是20年,一天,那家园艺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热情的应征信和1粒纯白金盏花的种子。当天,这件事就不胫而走,引起轩然大波。 寄种子的原来是一个年已古稀的老人。老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花人。当她20年前偶然看到那则启事后,便怦然心动。她不顾八个儿女的一致反对,义无返顾地干了下去。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种子,精心侍弄。一年之后,金盏花开了,她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次年,她又把它种下去。然后,再从这些花中挑选出颜色更淡的花的种子栽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我们今天都知道的那个20年后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园中看到一朵金盏花,它不是近乎白色,也并非类似白色,而是如银如雪的白。一个连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一个不懂遗传学的老人手中迎刃而解,这是奇迹吗? 当年曾经那么普通的一粒种子啊,也许谁的手都曾捧过。捧过那样一粒再普通不过的种子,只是少了一份对希望之花的坚持与捍卫,少了一份以心为圃、以血为泉的培植与浇灌,才使你的生命错过了一次最美丽的花期。 2.学生小组讨论:理解“一个连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一个不懂遗传学的老人手中迎刃而解,这是奇迹吗?” (引导学生理解老人取得成功的原因:心存希望,坚持不懈,有志竟成) 五、布置作业 情境写话创作。丽丽在作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非常开心。在放学路上,一路欣赏着美丽的春色回家。请你写一段景色描写,借以表达丽丽的愉悦心情。 ● 教学反思:
集众人之智,采众家之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