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学经典电子板报

来源:九壹网
 《弟子规》是学习中国文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弟子规》三字一句,易学易记,文中穿插了相关文史知识、成语典故。《弟子规》所讲的道理,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讲述了古代很多的典故。“弟子”即学生、子弟之义,人人都为人子女,人人都为人弟子,所以,“弟子”涉及到所有的人,“弟子”不是指小孩,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 “规”就是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规”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夫”,右边一个“见”,叫大丈夫的见解。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百家姓》本来收集四百一十一个经赠补到五百零四个姓,其中单因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