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2025年中国气象服务行业投资前景分析报告(目录)

来源:九壹网


2019-2025年中国气象服务行业投资

前景分析报告(目录)

www.chyxx.com

2019-2025年中国气象服务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

前景分析报告

【出版日期】2019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8000元 电子版:8000元 纸介+电子:8200元

报告目录:

气象服务按其属性,属于公共服务范畴。按气象服务对象划分,气象服务可划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决策气象服务是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的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是为公众提供的日常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是为各行各业提供的针对行业需要的气象服务;科技服务是为专门用户提供的特殊需要的气象服务。这四者构成了覆盖全社会全方位的气象服务网。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气象服务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共八章。首先介绍了气象服务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气象服务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气象服务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气象服务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气象服务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气象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气象服务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气象服务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

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1章: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综述 1.1气象服务产业概述 1.1.1气象服务产业定义 1.1.2气象经济的概念 1.1.3气象服务分类 (1)按服务内容分 (2)按服务对象分 (3)按服务性质分

1.2气象服务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1.2.1政策环境分析 (1)体制环境分析 (2)主要法规解读 (3)主要政策解读

(4)政策环境对气象服务产业的影响 1.2.2经济环境分析 (1)中国GDP增长情况

(2)经济环境对气象服务产业的影响

1.2.3自然环境分析 (1)自然环境现状

(2)自然环境对气象服务产业的影响 1.2.4技术环境分析 (1)气象现代化技术 (2)科技创新 (3)气象技术发展方向

(4)技术环境对气象服务产业的影响 第2章:国外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模式与经验 2.1国外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2.1.1国外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历程 (1)初创阶段(萌芽时期) (2)拓展阶段(热身发力时期) (3)蓬勃生长阶段(活力四射时期) 2.1.2国外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模式 (1)国家垄断经营模式分析 (2)私人竞争经营模式分析 (3)公私混合经营模式分析 2.1.3国外气象服务产业发展特点 2.2美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 2.2.1美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1)发展历程 (2)发展水平 (3)管理体制

2.2.2美国气象服务产业运作方式

2.2.3美国气象服务产业在自然灾害中的应用 (1)飓风 (2)龙卷风 (3)旱灾 (4)洪涝

2.2.4美国气象服务产业主要企业 2.3日本气象服务产业发展 2.3.1日本气象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2.3.2日本气象服务产业运作方式 2.3.3日本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规划 (1)气象观测、监测及气象情报规划 (2)气象业务技术规划 (3)气象卫星规划

2.3.4日本气象服务产业主要企业 2.4英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 2.4.1英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2.4.2英国气象服务产业运作方式 2.4.3英国气象服务产业主要企业

2.5德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 2.5.1德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2.5.2德国气象服务产业运作方式 2.5.3德国气象服务产业主要企业 2.6新西兰气象服务产业发展 2.6.1新西兰气象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2.6.2新西兰气象服务产业运作方式 2.6.3新西兰气象服务产业主要企业 2.7国外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与经验总结 2.7.1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2.7.2气象服务产业发展经验总结

第3章: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现状与潜力 3.1中国气象服务产业现状分析 3.1.1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历程 (1)气象事业的发展历程 (2)气象服务商业化历程 3.1.2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规模 3.1.3气象服务产业发展特点 3.1.4与国外气象服务的比较 3.2中国气象服务组织结构分析 3.2.1气象服务市场结构现状

(1)国家气象服务机构 (2)行业气象服务机构 (3)国外气象服务公司 3.2.2气象服务组织结构特征 (1)组织上既分散又集中 (2)服务上多种功能兼备 (3)运行上多种机制并用 (4)业务上逐级指导,互相协作 3.2.3气象服务组织结构主要问题 3.3中国气象服务供需情况分析 3.3.1气象服务供给情况 3.3.2气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1)气象卫星发展情况 (2)气象雷达发展情况 (3)地面接收处理系统情况 (4)气象数据收集处理情况 3.3.3气象服务产品类别 3.3.4气象服务供给特征 3.3.5气象服务需求规模 3.3.6气象服务需求特点 3.3.7气象服务主要供需矛盾 3.3.8气象服务消费者需求分析

(1)消费意愿分析 (2)气象服务满意度分析 (3)气象常识理解分析 3.4中国气象服务产品类型分析 3.4.1私人产品 3.4.2俱乐部产品 3.4.3公共资源 3.4.4纯公共产品

3.4.5收费型生产气象信息产品 3.5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3.5.1气象服务产业影响因素 3.5.2气象服务产业市场空间 3.5.3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第4章:中国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现状与趋势 4.1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综述 4.1.1公共气象服务基本内涵 4.1.2公共气象服务资金来源 4.1.3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分析 (1)需求现状分析 (2)需求特点分析 4.1.4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1)取得的成效 (2)面临的挑战

4.1.5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方向 (1)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 (2)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 (3)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 (4)面向农业农村的气象服务 (5)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 4.2决策气象服务发展分析 4.2.1决策气象服务基本内涵 4.2.2决策气象服务发展历程 4.2.3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技术 4.2.4决策气象服务主要方式 4.2.5决策气象服务案例 (1)台风灾害防御气象服务 (2)洪涝灾害气象服务案例 (3)都兰地区大到暴雪决策服务 (4)北京奥运会专题决策服务 (5)汶川大地震应急决策服务 (6)江苏太湖蓝藻气象决策服务 4.2.6决策气象服务发展方向 4.2.7做好决策气象服务措施

(1)大局观的决策气象服务思维 (2)多样化的决策气象服务方式 (3)多元化的决策气象服务技巧 (4)完善的决策气象服务机制 4.3公众气象服务发展分析 4.3.1公众气象服务需求分析 4.3.2公众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4.3.3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内容 4.3.4公众气象服务主要形式 4.3.5公众气象服务的满意度 4.3.6公众气象服务发展趋势 第5章:中国气象科技服务需求分析 5.1气象科技服务需求分析 5.1.1气象科技服务基本概念 5.1.2气象科技服务的新背景 5.1.3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5.1.4气象科技服务收入规模 5.1.5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特点 5.2公共性服务项目需求分析 5.2.1气象影视服务市场分析 (1)气象影视服务发展历程

(2)气象影视服务发展现状 (3)气象影视服务与新媒体 (4)气象影视经济效益分析 (5)气象影视业务问题分析 (6)气象影视服务发展方向 (7)气象影视服务发展策略 5.2.2气象短信服务发展分析 (1)气象短信服务发展现状 (2)气象短信服务主要特征 (3)气象短信服务类型分析 (4)气象短信服务运营模式 (5)气象短信服务价值链分析 (6)气象短信服务收入规模 (7)气象短信服务收入区域分布 (8)气象短信服务与“三农” (9)气象短信服务主要问题 (10)气象短信服务发展方向 (11)气象短信服务发展潜力 5.2.3气象信息电话服务发展分析 (1)气象信息电话服务需求分析 (2)气象信息电话服务运营模式 (3)气象信息电话服务发展现状

(4)气象信息电话服务收入规模 (5)气象信息电话服务发展方向 5.2.4无线终端气象信息服务发展分析 (1)无线终端气象信息服务概述 (2)无线终端气象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3)无线终端气象信息服务运营模式 (4)无线终端气象信息服务发展趋势 5.3专业技术服务性项目需求分析 5.3.1专业气象服务发展分析 (1)专业气象服务基本内涵 (2)专业气象服务发展历程 (3)专业气象服务收入规模 (4)专业气象服务需求分析 (5)专业气象服务进展分析 (6)专业气象服务主要问题 (7)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趋势 5.3.2防雷检测服务发展分析 (1)防雷检测服务需求分析 (2)防雷检测服务发展现状 (3)防雷检测服务收费标准 (4)防雷检测服务收入规模 (5)防雷检测服务主要问题

(6)防雷检测服务发展趋势 5.3.3网络气象服务发展分析 (1)网络气象服务需求分析 (2)网络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3)网络气象服务发展趋势 5.4综合服务性项目需求分析 5.4.1防雷工程服务发展分析 (1)雷电防护技术发展分析 (2)防雷工程市场发展现状 (3)防雷工程市场收入规模 (4)防雷服务市场竞争格局 (5)防雷工程市场发展趋势 (6)防雷工程市场发展前景 5.4.2施放气球服务发展分析 (1)中国对施放气球的管理 (2)施放气球服务发展现状 (3)施放气球服务存在问题 (4)施放气球服务对策和建议 5.5气象科技服务发展趋势与对策 5.5.1气象科技服务主要问题 (1)服务理念不明确 (2)投入不足的制约性

(3)市场机制不健全 (4)科技服务人才匮乏 (5)地区发展不平衡 5.5.2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对策 (1)总体发展思路 (2)创新服务手段对策 (3)强化行业管理对策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5)加大政策资金倾斜对策 5.5.3气象科技服务发展趋势 (1)发展速度将继续加快 (2)服务领域将不断拓宽 (3)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提高

第6章:中国重点地区气象服务产业发展现状与投资机会分析 6.1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区域格局 6.1.1气象科技服务地区分布 6.1.26.1.2专业气象服务地区分布 6.1.3气象广告服务地区分布 6.1.4气象信息电话服务地区分布 6.1.5气象短息服务地区分布 6.1.6防雷技术服务地区分布

6.1.7防雷工程服务地区分布 6.2北京市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6.2.1气象服务能力与需求 6.2.2气象服务产业扶持政策 6.2.3公益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6.2.4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1)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发展规模 (2)气象广告服务发展规模 (3)211声讯电话 (4)121语音信箱服务 (5)防雷技术服务发展规模 (6)防雷工程服务发展规模 6.2.5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6.3上海市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6.3.1气象服务能力与需求 6.3.2气象服务产业扶持政策 6.3.3公益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6.3.4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1)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规模 (2)气象广告服务发展规模 (3)气象信息电话发展规模 (4)气象短信服务发展规模

(5)防雷技术服务发展规模 (6)防雷工程服务发展规模 6.3.5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6.4江苏省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6.4.1气象服务能力与需求 6.4.2气象服务产业扶持政策 6.4.3公益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6.4.4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1)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规模 (2)气象广告服务发展规模 (3)气象信息电话发展规模 (4)气象短信服务发展规模 (5)防雷技术服务发展规模 (6)防雷工程服务发展规模 6.4.5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6.5广东省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6.5.1气象服务能力与需求 6.5.2气象服务产业扶持政策 6.5.3公益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6.5.4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1)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规模 (2)气象广告服务发展规模

(3)气象信息电话发展规模 (4)气象短信服务发展规模 (5)防雷技术服务发展规模 (6)防雷工程服务发展规模 6.5.5气象服务消费者调查分析 6.5.6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6.6浙江省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6.6.1气象服务能力与需求 6.6.2气象服务产业扶持政策 6.6.3公益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6.6.4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1)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规模 (2)气象广告服务发展规模 (3)气象信息电话发展规模 (4)气象短信服务发展规模 (5)防雷技术服务发展规模 (6)防雷工程服务发展规模 6.6.5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6.7山东省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6.7.1气象服务能力与需求 6.7.2气象服务产业扶持政策 6.7.3公益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6.7.4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1)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规模 (2)气象广告服务发展规模 (3)气象信息电话发展规模 (4)气象短信服务发展规模 (5)防雷技术服务发展规模 (6)防雷工程服务发展规模 6.7.5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6.8四川省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6.8.1气象服务能力与需求 6.8.2气象服务产业扶持政策 6.8.3公益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6.8.4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1)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规模 (2)气象广告服务发展规模 (3)气象信息电话发展规模 (4)气象短信服务发展规模 (5)防雷技术服务发展规模 (6)防雷工程服务发展规模 6.8.5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6.9安徽省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6.9.1气象服务能力与需求

6.9.2气象服务产业扶持政策

(1)《安徽省气象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加快推进安徽气象现代化的实施方案》 (3)《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16-2020年)》 6.9.3公益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6.9.4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1)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规模 (2)气象广告服务发展规模 (3)气象信息电话发展规模 (4)气象短信服务发展规模 (5)防雷技术服务发展规模 (6)防雷工程服务发展规模 6.9.5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6.10江西省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6.10.1气象服务能力与需求 6.10.2气象服务产业扶持政策

(1)江西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江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6.10.3公益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6.10.4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1)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规模 (2)气象广告服务发展规模

(3)气象信息电话发展规模 (4)气象短信服务发展规模 (5)防雷技术服务发展规模 (6)防雷工程服务发展规模 6.10.5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6.11湖南省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6.11.1气象服务能力与需求 6.11.2气象服务产业扶持政策 6.11.3公益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6.11.4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1)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规模 (2)气象广告服务发展规模 (3)气象信息电话发展规模 (4)气象短信服务发展规模 (5)防雷技术服务发展规模 (6)防雷工程服务发展规模 6.11.5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6.12湖北省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6.12.1气象服务能力与需求 6.12.2气象服务产业扶持政策 6.12.3公益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6.12.4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1)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规模 (2)气象广告服务发展规模 (3)气象信息电话发展规模 (4)气象短信服务发展规模 (5)防雷技术服务发展规模 (6)防雷工程服务发展规模 6.12.5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6.13河北省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6.13.1气象服务能力与需求 6.13.2气象服务产业扶持政策 6.13.3公益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6.13.4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1)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规模 (2)气象广告服务发展规模 (3)气象信息电话发展规模 (4)气象短信服务发展规模 (5)防雷技术服务发展规模 (6)防雷工程服务发展规模 6.13.5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6.14福建省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6.14.1气象服务能力与需求 6.14.2气象服务产业扶持政策

6.14.3公益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6.14.4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1)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规模 (2)气象广告服务发展规模 (3)气象信息电话发展规模 (4)气象短信服务发展规模 (5)防雷技术服务发展规模 (6)防雷工程服务发展规模 6.14.5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6.15广西省气象服务产业发展分析 6.15.1气象服务能力与需求 6.15.2气象服务产业扶持政策 6.15.3公益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6.15.4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1)专业气象服务发展规模 (2)气象广告服务发展规模 (3)气象信息电话发展规模 (4)气象短信服务发展规模 (5)防雷技术服务发展规模 (6)防雷工程服务发展规模 6.15.5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

第7章:中国气象服务商业化需求与投资策略 7.1中国气象服务商业化需求 7.1.1气象服务市场的国际化 7.1.2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 7.1.3国内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 7.2中国气象服务商业化现状 7.2.1中国气象服务商业化探索 (1)经纪人探路商业气象服务 (2)气象机构逐步企业化改制 (3)商业气象服务公司的设立 7.2.2中国气象服务商业化案例 7.2.3中国气象服务商业化水平 7.3中国气象服务商业化展望 7.3.1中国气象服务商业化展望 (1)气象服务商业化是未来趋势 (2)当前气象服务商业化的机遇 (3)当前气象服务商业化的挑战 7.3.2中国气象服务商业化路径 7.4中国培育气象服务商业化的措施 7.4.1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关键要素 (1)气象服务质量的提高 (2)以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

(3)商业气象服务组织创新 7.4.2培育商业气象服务的措施 (1)组织专题政策研究

(2)大力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实体 (3)加强商业气象服务科技方法研究 (4)大力组织相应的转岗培训 (5)逐步地有序开放气象信息服务市场 7.4.3商业气象服务结构模式设计

7.5中国商业气象服务企业营销体系与策略 7.5.1商业/公益气象组织的关系 7.5.2商业气象服务营销组织模式 7.5.3商业气象服务产品策略 (1)商业气象服务产品特点 (2)商业气象服务产品策略 7.5.4商业气象服务价格策略 (1)商业气象服务价格影响因素 (2)商业气象服务价格策略 7.5.5商业气象服务营销渠道策略 (1)影响营销渠道选择的因素 (2)商业气象服务营销渠道管理 7.5.6商业气象服务促销策略 (1)制定促销策略应考虑的因素

(2)商业气象服务促销工具 7.5.7提高商业气象服务人员素质 7.5.8商业气象服务的过程管理

第8章:国内外气象服务机构运营情况分析(ZYLII) 8.1国外商业化气象服务企业运营情况分析 8.1.1美国国际天气服务公司 (1)公司简介 (2)公司组织架构 (3)公司产品与服务 (4)公司气象服务能力 (5)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6)公司经营优劣势 8.1.2美国天气频道公司 (1)公司简介 (2)公司产品与服务 (3)公司气象服务能力 (4)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5)公司经营优劣势 (6)公司并购重组分析 (7)公司最新发展动向 8.1.3美国全球天气动力公司

(1)公司简介 (2)公司产品与服务 (3)公司气象服务能力 (4)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5)公司经营优劣势 8.1.4阿姆斯风险管理决策公司 (1)公司简介 (2)公司产品与服务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在华业务分析 (5)公司经营优劣势 (6)公司发展动向 8.1.5澳大利亚气象局 (1)公司简介 (2)公司组织架构 (3)公司产品与服务 (4)公司气象服务能力 (5)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6)公司在华业务分析 (7)公司经营优劣势 (8)公司发展动向

8.1.6新西兰气象服务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2)公司组织架构 (3)公司产品与服务 (4)公司气象服务模式 (5)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6)公司在华业务分析 (7)公司经营优劣势 8.1.7日本气象信息公司 (1)公司简介 (2)公司发展历程 (3)公司组织架构 (4)公司产品与服务 (5)公司气象服务能力 (6)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7)公司在华业务分析 (8)公司经营优劣势 (9)公司最新发展动向 8.1.8日本气象协会 (1)公司简介 (2)公司组织架构 (3)公司产品与服务 (4)公司气象服务能力

(5)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6)公司经营优劣势 (7)公司近期发展动向 8.2国内气象局运营情况分析 8.2.1中国气象局 (1)机构简介 (2)机构组织架构分析 (3)主要工作职责 (4)机构直属单位分析 (5)人力资源情况 (6)机构气象服务介绍 (7)机构气象服务实力 (8)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9)机构运营优劣势分析 (10)机构最新发展动向 8.2.2北京市气象局 (1)机构简介 (2)机构组织架构分析 (3)机构直属单位分析 (4)机构气象服务介绍 (5)机构气象服务实力 (6)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7)机构运营优劣势分析 (8)机构最新发展动向 8.2.3上海市气象局 (1)机构简介 (2)机构组织架构分析 (3)机构直属单位分析 (4)机构气象服务介绍 (5)机构气象服务实力 (6)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7)机构运营优劣势分析 (8)机构最新发展动向 8.2.4浙江省气象局 (1)机构简介 (2)机构组织架构分析 (3)机构直属单位分析 (4)机构气象服务介绍 (5)机构气象服务实力 (6)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7)机构运营优劣势分析 (8)机构最新发展动向 8.2.5广东省气象局 (1)机构简介

(2)机构组织架构分析 (3)机构直属单位分析 (4)机构气象服务介绍 (5)机构气象服务实力 (6)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7)机构运营优劣势分析 (8)机构最新发展动向 8.2.6江苏省气象局 (1)机构简介 (2)机构组织架构分析 (3)机构直属单位分析 (4)机构气象服务介绍 (5)机构气象服务实力 (6)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7)机构运营优劣势分析 (8)机构最新发展动向 8.2.7福建省气象局 (1)机构简介 (2)机构组织架构分析 (3)机构直属单位分析 (4)机构气象服务介绍 (5)机构运营优劣势分析

(6)机构最新发展动向 8.2.8河北省气象局 (1)机构简介 (2)机构组织架构分析 (3)机构直属单位分析 (4)机构气象服务介绍 (5)机构气象服务实力 (6)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7)机构运营优劣势分析 (8)机构最新发展动向 8.2.9湖北省气象局 (1)机构简介 (2)机构组织架构分析 (3)机构直属单位分析 (4)机构气象服务介绍 (5)机构气象服务实力 (6)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7)机构运营优劣势分析 (8)机构最新发展动向 8.2.10湖南省气象局 (1)机构简介 (2)机构组织架构分析

(3)机构直属单位分析 (4)机构气象服务介绍 (5)机构气象服务实力 (6)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7)机构运营优劣势分析 (8)机构最新发展动向 8.2.11辽宁省气象局 (1)机构简介 (2)机构组织架构分析 (3)机构直属单位分析 (4)机构气象服务介绍 (5)机构气象服务实力 (6)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7)机构运营优劣势分析 (8)机构最新发展动向 8.2.12吉林省气象局 (1)机构简介 (2)机构组织架构分析 (3)机构直属单位分析 (4)机构气象服务介绍 (5)机构气象服务实力 (6)机构运营情况分析

(7)机构运营优劣势分析 (8)机构最新发展动向

8.3国内气象服务企业运营情况分析 8.3.1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公司简介 (2)公司发展历程 (3)公司组织架构 (4)公司产品与服务 (5)公司运营模式分析 (6)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7)公司经营优劣势 (8)公司最新发展动向

8.3.2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2)公司产品与服务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服务领域 (5)公司主要合作伙伴 (6)公司业务成功案例 (7)公司经营优劣势 (8)公司最新发展动向 8.3.3北京万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2)公司组织架构 (3)公司主营业务 (4)公司产品与服务 (5)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6)公司经营优劣势 (7)公司最新发展动向 8.3.4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公司 (1)公司简介 (2)公司发展历程 (3)公司组织架构 (4)公司产品与服务 (5)公司业务资质 (6)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7)公司经营优劣势 (8)公司并购重组分析 (9)公司最新发展动向

8.3.5富景天策(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2)公司组织架构 (3)公司产品与服务 (4)公司研发能力分析

(5)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6)公司业务成功案例 (7)公司经营优劣势 (8)公司最新发展动向 8.3.6深圳市气象服务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2)公司产品与服务 (3)公司研发能力分析 (4)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5)公司业务成功案例 (6)公司经营优劣势

8.3.7北京华新天力能源气象科技中心 (1)公司简介 (2)公司产品与服务 (3)公司研发能力分析 (4)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5)公司合作伙伴分析 (6)公司经营优劣势

8.3.8石家庄广天气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2)公司产品与服务 (3)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4)公司业务成功案例 (5)公司经营优劣势

8.3.9西安思拓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2)公司产品与服务 (3)公司专业技术分析 (4)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5)公司业务主要业绩 (6)公司经营优劣势

8.3.10广东天文防雷工程有限公司 (1)公司简介 (2)公司组织架构 (3)公司产品与服务 (4)公司业务范围

(5)公司业务资质(ZYLII) (6)公司工程业绩分析 (7)公司经营优劣势

8.3.11广西防雷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公司简介 (2)公司组织架构 (3)公司产品与服务 (4)工业工程业绩分析

(5)公司运营情况分析 (6)公司经营优劣势 部分图表目录:

图表1:中国原有气象管理体制结构图

图表2:《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表 图表3:《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解读表

图表4:《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9-2025年)》发展目标解读表

图表5:2012-2018年我国GDP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6:气象服务国家垄断经营模式特点(一) 图表7:气象服务国家垄断经营模式特点(二) 图表8:国外气象服务主要发展特点列表 图表9:美国气象服务运作方式分析表 图表10:美国气象灾害管理制度分析表 图表11:美国全球天气动力公司产品服务分析表 图表12:日本气象信息采集、生成、传送流程 图表13:日本重大灾害发生的公布机制

图表14:英国气象局年度收入统计(单位:万英镑) 图表15:新西兰气象服务公司经营分析 图表16:NIWA公司经营分析

图表17:中外气象经济对比图(单位:亿美元)

图表18:气象服务产业发展特点列表 图表19:中外气象服务对比列表 图表20:中国现役风云卫星统计表

图表21:2019-2025年中国计划发射气象卫星列表(单位:颗) 图表22:中国气象雷达发展阶段列表

图表23:中国测雨雷达保有量结构图(单位:图表24:中国测风雷达保有量结构图(单位:图表25:中国毫米波气象雷达建设情况表 更多图表见正文……

%) %)

公司介绍

北京智研科研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从事市场调研、产业研究的专业咨询机构,拥有强大的调研团队和数据资源,主要产品有多用户报告、可行性分析、市场调研、IPO咨询等,公司高覆盖、高效率的服务获得多家公司和机构的认可。公司将以最专业的精神为您提供安全、经济、专业的服务。

中国产业信息网(www.chyxx.com)是由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开通运营的一家大型行业研究咨询网站,主要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

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服装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

我们的服务领域

产业 产业环境 市场区隔 全球概况 产销状况 产业特性 吸引力 发展条件 发展轨迹 产业政策 竞争分析 发展策略 产品 产品定义 占有率 应用市场规模 市场结构 营销通路 供需变化 产品关联 生命周期 竞争者 成本结构 技术 技术现况 技术关联 新产品技术动向 替代技术 专利 标准 零组件 技术层次 技术趋势... 企业 基本数据 发展沿革 大事纪 动大投资 经营概况 竞争优势 经营策略 潜在竞争者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市场行业报告相关问题解答

1、客户

我司的行业报告主要是客户包括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资金申请评审机构申请资金或融资者、学术讨论等需求。 2、报告内容

我司的行业报告内容充实,报告包括了行业产品定义、行业发展现状(产品产销量、产品生产技术等)、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等。对购买者认识和投资该行业起到初级作用。 3、报告重点倾向

我司的行业报告重点倾向主要包括:行业相关数据、行业企业数据、行业市场相关数据等。报告侧重点略有差异,具体情况看报告结构目录。 4、我们的团队

我们的团队人员组成各高校的知名导师、行业高管的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市场调查人员。

我们的团队人员对客户需求定位精准,能抓住项目精华,以合适的文字图表和图形展示项目投资价值。对行业或具体产品的投资特性、市场规模、供求状况、行业竞争状况(结构与主要竞争企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和论证,寻求规律、发展机会、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大做强的对策等等。

我司研究员在信息、理念、创新思维上具有开拓性给客户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5、报告数据来源

我司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气象服务行业报告特点

气象服务行业环境:我们的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国外相关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整理以及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现状等。

气象服务行业结构:我们行业结构分析主要包括产品市场消费需求结构、行业投资主体性质结构以及行业生产主体结构等等。

气象服务行业市场:我们的行业市场分析对行业产品整个供求状态以数据或文字方式表述、对行业市场现状呈现的特点进行概述,并对行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

气象服务行业企业:我们的行业企业分析主要包括行业企业发展历程、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相关财务数据和指标、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等。

气象服务行业成长性:我们的行业成长性分析主要包括行业所属生命周期的位置,行业投资增长性,行业近几年发展速度情况以及未来市场增长速度等。

我司报告特色:在研究内容上突出全方位特色,报告以本年度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避免套话和空话。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投资者和业界人士提供了一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2019年热门报告推荐

行业 房产建材 2019-2025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大连房地产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山西省房地产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房地产估价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北京房地产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家居建材电商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特种建材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建材机械制造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环保建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9-2025年中国节能环保建材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行业 电子电器 2019-2025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旅游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行业 石油化工 2019-2025年中国石油和天然目录气开采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石油树脂行目录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石油化工行目录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石油环保市目录场分析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印染化工助目录剂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精细化工行目录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能源化工行目录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化工轻油行目录业市场行情动态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天燃气化工目录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化工新材料目录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行业 医药保健 2019-2025年中国医药流通行目录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中医药保健目录品市场运行态势及战略咨询研 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 目录目录

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发展趋目录势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电子发票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目录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电子书行业市目录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教育电子产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厨房电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电瓶车充电器行业市场发展模式调研及投资趋势分析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制冷电器具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行业 机械设备 2019-2025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发展模式调研及投资趋势分析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塑料机械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包装机械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棉花加工机械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造纸机械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目录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医药连锁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医药研发外包(CMO) 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医药冷链物流市场分析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医药广告市场分析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养生保健品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中药保健品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儿童保健品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行业 轻工纺织 2019-2025年中国纺织服装制造业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纺织业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新型纺织纤维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纺织复合材料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纺织服装/服饰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 目录 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

2019-2025年中国电力环保设备行业市场发展模式调研及投资趋势分析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环保设备加工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高压开关设备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安检设备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实验室设备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行业 商贸旅游 2019-2025年中国旅游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温泉旅游行业市场发展模式调研及投资趋势分析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旅游服务市场运行态势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探险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生态养生旅游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医疗旅游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在线旅游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房车旅游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快时尚服装目录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运动服装品目录牌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服装零售行目录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服装搭配市目录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防护服装行目录业投资分析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 行业 食品饮料 2019-2025年中国烘焙食品行目录业市场深度评估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罐头食品市目录场专项调查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9-2025年中国营养保健食目录品市场运行态势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美容食品市目录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功能性食品目录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2019-2025年中国乳酸菌饮料目录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天然果蔬饮目录料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碳酸饮料行目录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 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目录

行业研究报告范文

以下节选来源其他行业 仅用于展现报告结构

第二章 中国原奶行业的国际比较分析

2.1 中国原奶行业的国际比较分析 2.1.1 中国原奶行业竞争力指标分析

经济回暖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食品乳业人均消费提升。中国 GDP 增速自 2016 年三季度开始回暖,直接带动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当前国内人均奶类消费量约 12kg,对比日韩等亚洲国家人均消费量 35kg,欧美发达国家 66-81kg,中国乳品消费成长空间巨大。随着经济回暖和人均居民收入的提升,乳品的需求在稳步提升,乳品需求的持续增长成为我国原奶消费的主要劳动力。

2013-2017年我国原奶市场规模走势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1.2 中国原奶行业经济指标国际比较分析

2017年全球原奶消费量为10.45亿吨,中国原奶消费量为0.41亿吨,中国原奶消费仅占全球的3.91%。中国原奶消费全球占比仍然较低,主要是由于我国奶制品人均消费与国外有较大差距。

2013-2017年国内外原奶消费对比(单位:百万吨,%)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1.3 原奶行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的概念:波特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第1个关键要素是“生产要素”。对生产要素有多种表述。经济学范畴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的才能,其中企业家是灵魂性的要素。从自然形态看,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技术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从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贡献度看,则可分为基本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3个层次。

基本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等内容;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现代通讯、信息、交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研究机构等内容;专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业技术、专用软硬件设施等内容。

3种层次的生产要素对国家产业竞争能力的形成都很重要,但三要素对所形

成的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却有很大的差别。以基本生产要素为基础形成的产业竞争优势最易模仿,也最易丧失,竞争力难以持久;以高级生产要素为基础形成的产业竞争优势持续时间会明显延长;由于以专业生产要素为基础而形成的竞争优势存在很高的专业壁垒和成长成本,所以往往是形成产业竞争持续优势的最关键要素。拥有高级和专业生产要素的企业会获得更加精致、持久的竞争优势。

高级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培养周期长,需要在人力资源和资本上大量而持续地投入,所以很难从外部获得,必须立足于自己来创造和培养。一个国家或产业能够拥有创造培养生产要素的机制远比简单地拥有生产要素更重要。

“生产要素”影响我国原奶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成本远比国际水平低,且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这表现在我国拥有相当数量的熟悉、掌握必要劳动技能的产业工人和大量熟悉产品制造工艺、产品设计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体现为“价廉”,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则体现为“质优”。所以,我国在劳动力的综合竞争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原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薄弱环节是原奶产品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弱。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原奶的研究开发能力弱;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原奶企业主要是合资企业,独立自主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方的制约,影响了我国原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用“钻石体系”理论来分析影响中国原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生产要素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原奶行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原料资源和劳动力低成本方面,是初级生产要素,而提升产业竞争力所必需的专业生产要素,尤其是高级的专业生产要素还很薄弱。所以,我国原奶行业在生产要素方面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2)需求条件

“需求条件”的概念:波特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第2个关键要素是“需求条件”,是指本国市场对产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程度,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波特认为,全球性的竞争并没有削弱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国内企业可以比国外竞争对手更及时、更深刻地了解国内市场的需求。

国内企业比国外企业拥有的优势(本国产业竞争力)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

内行而挑剔的客户是本国企业追求高质量、完美的产品造型和精致服务的动力源,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动力;二是国内市场需求规模大,市场需求的成长速度快;三是具有市场的预期性需求,如果本地的顾客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就能带动未来国外其他地区的同类型市场的需求,也就是具有国内市场需求转换为国际市场需求的能力。

“需求条件”要素影响我国原奶行业竞争力分析:研究表明,原奶合资企业与中资自主品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合理分配市场,各得其所,各有发展空间。国内原奶企业的战略机遇在于,从产品细分市场进入,坚持自主发展,选择“确定以原奶为重点的中期发展战略”的市场定位,利用现有的技术,开发价廉物美的原奶产品,占领适合自主发展的市场空间。研究认为,在市场“需求条件”要素上,我国原奶行业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的优势。

原奶市场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另外市场供给、市场需求和原料价格等因素也对市场具有作用力。总的来说,经济形式以及国内外原奶供应局面决定了未来原奶的需求走势。

(3)支援与相关产业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的概念:波特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第3个关键要素是“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国家若能够为一个产业提供健全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就可以给该产业带来国际竞争力优势。

相关产业具有竞争力可以给企业带来潜在的优势。同时,相关产业的优势还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创新和国际化。上游产业具备国际竞争优势,可以使下游产业在源头上就具有反映早、快速、能够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等优点。

本国供应商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与国外供应商相比,本国供应商具有稳定性高、对市场的认识更真实、较容易预测、企业文化背景一致、设备和信息网络发展更相容以及执行沟通成本更低等优势。供应商具有国际竞争的实力,则能为企业提供最新的技术和信息,能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要素影响原奶行业竞争力分析:原奶产业已成为一些主要地区贡献最大的产业之一,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能力,是体现中国原奶行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原奶行业的发展与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关

系密切。所以,研究认为,我国在原奶行业“相关和支持性产业”这个要素上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优势。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的概念:波特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第4个关键要素是“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包括该如何创立、组织和管理公司以及竞争对手的条件如何等。企业必须善用本身的条件、管理模式和组织形态,掌握国家环境特点,将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本身竞争优势充分结合起来,这是产业成功的前提。企业结构、资本市场特色、营运模式不同,对企业投资项目、募集资金、机会和风险的评估、投资时间的长短以及投资报酬率的考虑也会不同。由此促使企业经营发展的目标也将有所不同:有的注重长期投资的收益;有的则急于立足于短期的获利回报。

波特还认为,国内市场上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是创造与持续发展产业竞争优势的最大的关联因素。研究发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普遍存在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中。从产业竞争优势的观点看,国内市场竞争对手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能提供给企业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原动力。国内企业的竞争会促使企业竞相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研发新产品和新的工艺流程。

竞争激烈的本国市场可以促使企业摆脱对低层次优势条件的依赖,促使本国企业去寻求创造更高层次及更具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找到更适合的技术,或比竞争者更有效地运用本国的资源,才能形成规模经济。如果缺少本国竞争者,企业往往就会利用现成的本国竞争资源,甚至低效率地滥用这些资源。本国市场竞争者越强,企业国际化的成功机会就越大。如果没有本国市场实战的历练,企业要击败强劲的外国对手是很困难的。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为本国所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它与外国企业的对抗。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要素影响原奶行业竞争力分析:从总的趋势看,我国原奶的贸易量在逐年增加;贸易竞争指数也表现出我国原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步加强。

从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显著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讲,产权结构多元化尤其是私人

资本的引入是解决原奶国有企业弊端,提升原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然而,在“企业战略、结构”这一要素上,我国原奶企业的产权结构改组、体制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

从“国内市场竞争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个要素看,加入WTO以后,我国原奶市场已经基本放开。原奶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多种资本形式的企业竞争,加剧了市场竞争态势。研究认为,我国原奶行业在“竞争对手”这个要素上,充分显示出我国具有“创造与持续发展产业竞争优势”的动力。

(5)政府的作用

环境政策的实施,反过来会影响到政府其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如金融信贷方面的政策: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项目和企业,不予贷款,并收回已发贷款;限制某些行业的贷款;支持环保产业等。这些金融信贷政策的实施,无疑会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原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政府”的概念:政府对产业的影响,一方面是通过政策工具,例如对金融市场、税制、产业发展政策等政策、法规的制定来影响一个产业。政府本身也是本国市场的重要客户。政府通过对钻石体系中4个关键要素产生影响来影响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与其他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既非正面,也非负面;既可能是某一产业发展的推助力,也可能成为某一产业发展的约束力。

“政府”影响原奶行业竞争力分析:原奶行业的发展也需要得到国家的扶持,尤其在税收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让中国的原奶产品拥有更强的竞争力,使之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所以,我国原奶行业在“政府”这个因素上,充分显示出对形成我国原奶行业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积极影响。

2.2 全球原奶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2.1 市场规模现状

根据测算,2017年全球原奶消费量为10.45亿吨,较2016年的10.35亿吨增长0.9%。

2006-2018年全球原奶消费量走势图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2.2 需求结构分析

2006-2018年全球主要奶制品消费量统计表(单位:百万吨)

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年 黄7.6 油 奶17.3 17.7 17.2 17.3 18.5 18.8 19.4 19.5 19.9 20.3 20.7 酪 全脂4.2 奶粉 脱脂4 奶粉 4 4.1 4.1 4.4 4.8 5.2 5.2 5.5 5.9 5.6 6.1 6.2 4.3 4.2 4.4 5 5.3 5.5 5.7 5.9 6.1 5.9 5.9 6.1 21 21.3 8.1 8.2 8.4 8.7 8.9 9.3 9.6 10 10.1 10.4 10.5 10.8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E

液体491.8 504.6 502.3 504.4 512.3 527.6 542.5 549.9 570.3 582.7 589.1 598.5 614.5 奶 资料来源:USDA

2.2.3 重点需求客户

2013-2017年欧盟奶制品消费统计表(单位:千吨)

液态奶 奶酪 黄油 全脂奶粉 脱脂奶粉 2013年 33,800 8,656 2,031 296 848 2014年 34,066 8,883 2,162 331 887 2015年 33,800 9,087 2,150 314 981 2016年 33,600 9,093 2,181 345 809 2017年 33,550 9,125 2,185 336 936 资料来源:USDA

欧盟是全球最大的奶制品消费区域,根据测算,2017年欧盟原奶消费量为17088.1万吨。

2013-2017年欧盟原奶消费量走势图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2.4 市场前景展望

现在对于全球的原奶需求,主要消费地区如美国、欧盟受就业影响,乳制品需求增长不足,新兴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主要增长依然是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未来几年,全球原奶市场仍有一定增长空间,预计仍将保持一定的市场增速,新兴市场是全球原奶市场主要增长点。

2.3 全球原奶行业市场供给分析 2.3.1 生产规模现状

将全球主要乳制品的供给和消费量进行简易折算成原奶供需量,从而预测 18 年全球原奶的供需缺口和奶价走势。折算方法如下表:按照提取主要乳品需要的原奶量进行还原,其中黄油和脱脂奶粉是牛奶加工直接分离获取其的主产品和副产品,因此脱脂奶粉在折合原奶计算时需要做一个减法。

全球乳制品折合原奶公式:黄油量*25+奶酪*10+全脂奶粉*8-脱脂奶粉*12

主要奶制品折合原奶简易算法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06-2018年全球主要奶制品产量统计表(单位:百万吨)

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年 黄油 7.8 年 8.3 年 8.4 年 8.6 年 8.8 年 9.1 年 9.5 年 年 年 年 年 年E 9.8 10.2 10.4 10.7 10.8 11.1 奶酪 17.8 18.2 17.8 17.9 19.2 19.5 20.1 20.3 20.7 21.2 21.5 21.9 22.1 全脂4.4 奶粉 脱脂4.3 4.3 4.4 4.6 4.9 5.2 5.6 5.6 6.1 6.5 6.6 7 6.9 4.5 4.6 4.7 5.3 5.6 5.9 6.1 6.6 6.8 6.3 6.3 6.4

奶粉 液体492.1 505 502.7 504.9 513.1 528.4 543.6 551 570.6 584.2 590.9 600.1 612.2 奶 资料来源:USDA

由上述方法进行测算,2017年全球原奶产量10.56亿吨,较2016年的10.45亿吨增长1.0%。

2006-2018年全球原奶产量走势图(单位:百万吨) 资料来源:USDA、智研咨询整理

2.3.2 产能规模分布

奶牛数量:预计 2018 年全球奶牛数量同比小幅增加,带动供给温和增长。根据 USDA 预测,2018 年全球奶牛数量 14406 万头,小幅增长 1.5%。考虑目前主产国奶农养殖趋向理性,加之奶牛养殖到产需 2 年周期,短期泌乳牛数量难以较快提升,直接限制了原奶产量过快增长,我们根据 USDA 乳制品供求预测数据折算后,预计 18 年全球原奶产量小幅增加 2%,整体增长较为温和。几大主要出口国中欧盟、美国奶牛数量基本持平;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奶牛数量小幅增长。重点分析新欧美澳,主因四国四大原奶主产国乳品出口占比超 70%,对全球原奶供需影响最大。根据 USDA 预测,主要出口国欧盟、美国 2017

年奶牛数量约 2351、939 万头,预计 18 年基本持平;新西兰、澳大利亚经历 15-17 年三年奶牛数量去产能后,分别在 17 年达到阶段低点 490、166 万头,预计 18 年小幅增加 0.5%、0.6%;印度因其特殊的宗教和政策原因,奶牛数量近 8 年均保持 3%以上快速增长,预计在 18 年达到5850 万头,同比增加 3.5%,是拉动全球奶牛数主力,虽然奶牛数量增长较快,但因其乳制品主要满足国内需求,进出口量较小,对于全球乳品供需及进出口影响远不如新欧美澳,因此对国际奶价的整体影响较小。

奶牛养殖周期:哺育到泌乳需要 2 年以上时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3-2017年全球奶牛数量走势图 资料来源:USDA

2013-2017年全球奶牛数量分国家统计(单位:千头)

阿根廷 澳大利亚 2013 2,100 1,650 2014 1,826 1,700 2015 1,786 1,705 2016 1,720 1,690 2017 1,672 1,660

白俄罗斯 巴西 加拿大 欧洲联盟 印度 日本 韩国 墨西哥 新西兰 菲律宾 俄罗斯 台湾 乌克兰 美国 全球总计 1,519 16,599 961 23,193 48,250 798 206 6,300 5,005 16 8,250 60 2,554 9,224 135,035 1,525 16,825 955 23,468 50,500 773 208 6,350 5,176 18 8,050 60 2,509 9,257 137,600 1,533 17,426 954 23,559 52,500 750 197 6,400 5,056 10 7,750 62 2,322 9,314 139,724 1,512 17,430 945 23,595 54,500 752 194 6,450 4,995 11 7,235 61 2,226 9,328 140,644 1,520 17,650 945 23,507 56,500 735 190 6,500 4,900 12 7,000 61 2,172 9,394 141,918 资料来源:USDA

2.3.3 市场价格走势

IFCN 世界牛奶价格指数/ IFCN 世界饲料价格指数,表示奶农出售一公斤牛奶后可购买的饲料,牛奶/饲料价格比率越高越好,表明奶农盈利水平较强,当> 1.5 被认为是高产量/高投入,此时奶农盈利。

IFCN 原奶、饲料价格走势及同比

资料来源:IFCN

奶农盈利水平线:原奶/饲料价格比>1.5 资料来源:IFCN,CLAL

短期原奶产量月度增量的变动体现奶农根据当月盈利情况通过喂养量和饲养技术调整奶牛单产,一般有 3-6 月的调整时滞。从 2006-2017 年 IFCN国际原奶价格及全球饲料价格指数走势看,07 年奶农盈利水平最好,增加奶牛养

殖数量,在 09 年出现增幅高峰,造成供给过剩;随着奶价暴跌,加之饲料走高,奶农陷入养殖亏损困境后逐渐减少养殖规模,在 2010 年出现奶牛数量增长的阶段低点。长期看,奶牛数量增幅基本遵循盈利水平变好扩产周期为 2 年,亏损时调整基本为 1 年,调整幅度逐渐温和。

奶农盈利水平与奶牛养殖数量的调整时滞在 1-2 年 资料来源:IFCN,CLAL

2.3.4 重点厂商分布

全球原奶供应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其中新西兰是全球重点原奶产地。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是全球原奶主要供应商之一,企业拥有完全整合的供应链。

恒天然在新西兰的奶源来自:约10,500名股东,约4百万头奶牛,每个牧场平均养牛376头,每年约产出乳固体12.3万公斤。新西兰的奶牛约一半为荷斯坦奶牛,娟姗奶牛也是常见的品种。北岛的怀卡多(Waikato)和塔拉纳基(Taranaki)成为著名的奶牛养殖区已经一百多年。

恒天然拥有由400多辆奶罐车组成的运输队,每年的运奶量约140亿升。在新西兰的高峰季节(9月-11月)每天的运奶量约7千万升。每年的行程为7千万公里。

恒天然在全球有84个加工厂:其中新西兰24个,澳大利亚10个,其余的分布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南美。这些加工厂的总加工量为每年200亿升。生产的乳品包括:无水奶油、黄油、酥油、中脂奶粉、浓缩乳蛋白、分离乳蛋白、车达干酪和特种干酪、脱脂奶粉、全脂奶粉、浓缩乳清蛋白、乳铁蛋白、乙醇、营养乳粉、乳白蛋白、药用级乳糖和食用级乳糖。新西兰塔拉纳基(Taranaki)的华勒亚(Whareroa) 加工厂是全球最大的乳品加工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