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油机械杂质指标的确定及其控制
国家石油化工行业标准,给出了汽轮机油的油质指标《L-TSA汽轮机油》(GB 11120-89),而对油品使用一定时间后,机械杂质这一重要项目的换油指标《L-TSA汽轮机油换油指标》(SH/T 0636-1996)却未做出详尽规定,这就使机械杂质这项指标在油质监测和油质更换方面成为不确定因素,也使油品的“定质”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大量实践,初步确定出汽轮机油机械杂质项目的换油指标(经验值),经实践检验并进一步修订了经验值,已应用于实际油质监测工作。 1.换油指标中机械杂质的确定 (1)原则及经验值的确定
换油指标中机械杂质的确定原则是,一种牌号的润滑油在满足设备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取较宽的指标范围,以便充分利用油品资源。从使用汽轮机油的透平机类设备资料中,可归纳出转速<8000r/min的设备,对机械杂质的换油要求一般≤0.2%,而国家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中给定的其它牌号润滑油,机械杂质的换油要求.<0.05%~0.3%。根据换油指标的确定原则,所用汽轮机油的换油指标可定为≤0.2%,将这一指标用于实际设备润滑管理中,同时跟踪检测机械杂质的实际情况,用于修订和确定最终适用的机械杂质换油指标。 (2)运行中对换油指标的修订
实际运行中,对所用的透平类设备,在润滑状况良好时,对油质进行了两年的跟踪定期检测。对因润滑油机械杂质引起的轴瓦温度升高、烧融以及轴瓦损伤(瓦面磨痕严重)的油质情况进行化验记录,统计了3台膨胀机
(PLPK-75/7.5-0.32)和2台空气透平压缩机(GBD52/6a),得出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机械杂质值>0.13%时,设备润滑故障的发生率增大,前面初定润滑油机械杂质的换油指标为≤0.2%显然偏大。而机械杂质值<0.13%时,
1 / 3
最好仔细阅读后下载,感谢您的使用!
润滑不良造成设备异常情况的出现率显著减少,从较为经济的角度看,将机械杂质值确定在0.13%是合适的。但从统计数据看,机械杂质值<0.13%(如0.126%)出现润滑不良造成设备异常的情况虽很少却仍然存在。为了确保润滑良好,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机械杂质造成润滑不良而导致设备异常的可能性,必须对初定机械杂质的换油指标进行修订。综合各因素,最终确定油品机械杂质项目换油指标为≤0.1%。
2.经验换油指标的验证
经过一年实际验证,上述设备再无润滑不良及由其造成工况异常现象的出
现。可以确定,转速>8000r/min的透平类设备所用汽轮机油机械杂质的换油指标定为≤0.1%是可行和适用的。将此项指标确定为厂内所有透平风机、透平膨胀机所用汽轮机油的机械杂质换油指标,给油质监测和实际用油后的油质变化提供了管理依据。
3.在用油品机械杂质的控制 (1)设定机械杂质的警戒值
通过对在用油品的定期检验,可知机械杂质一般呈缓慢递增的趋势。为了确保设备润滑良好,对油品的各项指标设定了警戒值,其中机械杂质的警戒值为≥0.09%。当机械杂质指标达到或超过警戒值时,就要加强监测并采取措施。 (2)控制机械杂质的措施
设置机外精密过滤装置(过滤精度5μm),对设备润滑油站油箱内的油品进行循环过滤,可以采用两种实施方式,即定期过滤和加强过滤。在机械杂质值低于警戒值的正常情况下,对各类润滑要求高的设备制定出过滤周期(一般为2~3个月),按期进行定期的机外循环过滤,同时结合油质检测来观察机械杂质的变化情况。在机械杂质达到或超过警戒值时,立即使用机外精密过滤装置进行连续循环的加强过滤,使油品的机械杂质能够降低和更长时间保持在换油指标以下,实施上述措施后换油指标仍超标的汽轮机油,应当立即更换。 4.推广意义
对透平类设备所用的汽轮机油进行的探讨,其它设备的用油油品指标也可以参考。作为使用者,对于国家颁布标准已确定或未确定的油品指标,要结合企业在用设备的负荷、转速、运行方式以及精密程度等特点,综合确定出油品的换
2 / 3
最好仔细阅读后下载,感谢您的使用!
油指标。同时制定和实施对油质进行控制的有效措施,使润滑油在满足设备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