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分布特征的分析

来源:九壹网
2014年第11期 (第42卷) 黑龙江水利科技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Conservancy No.11.2014 (Total No.42) 文章编号:1007—7596(2014)11—0011—02 基于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分布特征的分析 刘绪军 (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克山实验站,黑龙江克山161600) 摘要:东北黑土区已成为中国六大水土流失地区之一。文章通过对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类 型、地貌及年季分布特征的讨论,探索土壤侵蚀分布的规律性,为该区的土壤侵蚀研究、监测和 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地貌分布;侵蚀面积;类型;特征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Erosion in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UU Xu-jun (Keshan Experiment St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Soil&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Keshan 161600,China) Abstract:The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six major soil China erosion areas.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ypes,topography and the annual and seasonal distirbution features of soil erosion in black soil region in Northeast China,the soil erosion law is explored SO as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oil erosion research,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in this area. Key words: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soil erosion;landform distribution;soil erosion area; type;characteristics O前言 土流失总面积27.59万km ,占整个东北黑土区的 27%。水土流失在东北黑土区的四省(区)均有分 布,其中:黑龙江省水土流失面积为9.55万km 、吉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 著名的玉米带和大豆主产区。然而,由于特殊的气 林省水土流失面积为3.11万km 、辽宁省水土流失 候条件、地理环境、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东 面积为3.4l万km 、内蒙古自治区水土流失面积为 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形式多样,分布广泛,侵蚀严 11.52万km 。在东北黑土区中有一条完整的黑土 重。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黑土退化,区域环境恶化, 带,大家称之为典型黑土区,该总面积11.78万km , 已经影响到了商品粮基地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 区内地形为漫川漫岗,水土流失分布广泛而严重,具 发展。 有较强的代表性。该区域目前有水土流失总面积为 4.47万km ,占本区域土地面积的37.9%,是东北 黑土区中侵蚀最为严重的区域。 1.2土壤侵蚀类型与形式分布 1 土壤侵蚀面积及其类型分布 1.1土壤侵蚀面积分布 根据松辽委2002年统计结果,东北黑土区有水 据水利部第三次遥感普查,东北黑土区目前有 [收稿日期]2014—01—27 [作者简介]刘绪军(1972一),男,山东邹县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研究、规划设 计、监测。 一l1一 2014年第11期 (第42卷) 黑龙江水利科技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Conservancy NO.11.2O14 (Total No.42) 水力侵蚀17.70万km ,风力侵蚀蚀4.13万km 和 角越小,雨滴分散土粒的能力越大,同时径流流速也 冻融侵蚀5.76万km 。东北黑土区的土壤侵蚀以水 大,携带泥沙能力就强,侵蚀作用就强,如此形成恶 蚀为主,面积最大,分布最为广泛。冻融侵蚀在大小 性循环,进一步加重了南坡和东坡的侵蚀 。 兴岭山区分布零星,侵蚀程度较重,而在其以南低山 丘陵漫岗区分布比较集中连片,侵蚀程度较轻。 根据阎百兴等的研究结果:坡面的水土流失主 要与坡度及地貌部位有关。从坡顶开始,径流向下 东北黑土区的主要侵蚀方式为面蚀和沟蚀。面 不断集中,流量、流速及其挟带泥沙的能力逐渐增 蚀和沟蚀的主要发生地为坡耕地,因此说坡耕地是 强,水流挟沙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使得流速得以减 本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有关资料显示,东北黑 缓,损耗了径流冲刷力,至一定坡面后使面蚀反而减 土区水土流失总面积中有46%面积的分布在坡耕地 弱,及至坡脚则代之以堆积。由于坡地的这种岗顶 中,而典型黑土区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面积则占到本 弱侵蚀、坡中强侵蚀、坡脚细颗粒侵蚀泥沙堆积的规 区水土流失面积的80.3%¨ 。据测算,东北黑土区 现有大型侵蚀沟25万多条,侵蚀耕地48.3万hm , 黑土区每年因侵蚀沟发育而损失的粮食就高达 362.3万t,约占到其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的1/10。 研究资料显示,典型黑土区侵蚀沟发生在耕地上的 比例极大,其中面积所占比例达96%,条数所占比例 达97.4%,耕地侵蚀沟面积占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的 比例上升到1.047%。 2土壤侵蚀地貌分布特征 2.1宏观地貌分布 由地形特征可以看出,东北黑土区的水土流失 主要集中分布于四周的冲积洪积平原、山前台地和 丘陵漫岗区。在典型黑土区,地形大多是高平原和 山前洪积平原组成,四周为山前台地。典型黑土区 的平原坡度在1。~5。,多为波状起伏的漫岗,而山前 台地的地面坡度大多为3。一8。,坡度陡地形复杂,地 貌特征导致了该区的土壤侵蚀强度大、分布广,是东 北黑土区中土壤侵蚀的代表性区域。 从典型黑土区可以看出,土壤侵蚀分布与地貌 形态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有显著的随地貌分布特征。 以乌裕尔河流域为例,流域上游的北安市,为小兴安 岭低山丘陵区,森林植被保存相对完好,水土流失较 轻,而分布在乌裕尔河流域三级阶地、二级阶地的克 东、克山、拜泉等县份土壤侵蚀强度相对较大,并呈 现出由三级阶地向二级阶地侵蚀强度逐渐减弱的趋 势,至一级阶地的富裕县则水蚀较弱,风蚀则较强。 2.2微观地貌分布 东北黑土区为高纬度地区,阳光照射角度较小 导致不同的坡向接受阳光时间长短相差较大,土壤 冻融的迟早不同,造成南坡和东坡土壤侵蚀强度相 对较高,形成南坡和东坡的坡度一般要比北坡和西 坡陡的地貌形态。而坡度越大,雨滴进入土地入射 一12一 律,黑土坡地自上而下可分为互相过渡的几个带,即 岗顶溅蚀带、面蚀加强带、面蚀强烈带、面蚀减缓带 和坡下沉积带,对于复式坡还会出现坡间沉积带。 由此造成黑土层厚度呈现规律性变化,即坡耕地黑 土层厚度从岗顶至坡脚的一般变化趋势是先减少后 增加,中间略有变化。由于土壤侵蚀大小差异,使得 坡地中不同部位的黑土层厚度有很大的差异,地势 较平坡度较缓的地方,黑土层为深厚,其厚度大多数 为40~100 cm;而坡度较大的地段,则黑土层较薄, 其厚度大多为为20~40 cm;在部分坡度特别大或开 垦年限较长的地方,黑土层厚度极薄,有的只有 10 cm左右,甚至有的地方露出了母质层,这类土地 就出现了所谓的“破皮黄”、“火烧云”等现象。 3 土壤侵蚀年季分布特征 东北黑土区春季气候干旱、土壤冻融交替明显, 极易发生冻融侵蚀和风力侵蚀。由于冻融作用破坏 土壤物理性状,降低土壤黏聚力和抗冲抗蚀能力,加 剧了土壤侵蚀,通过野外定点观测结果显示:土壤冻 结造成土体体积增加9%左右,导致土壤的冻胀,由 于冻土膨胀,常出现冻裂,当冻裂宽度>7 cm左右 时,春季侵蚀沟岸极易发生冻裂融塌。另外,降雪量 较大的年份部分地区春季的融雪侵蚀也很大,而降 雪量较少的年份则易发生较大的风蚀,特别是在黑 土区的西部地区,春旱的年份占90%以上,干旱的春 季加上常常有大风出现,就为风蚀的发生创造了条 件,由此就会产生了较强的风力侵蚀。 参考文献: [1]张晓平,梁爱珍,申艳,等.东北黑土水土流失特点[J]. 地理科学,2006,26(06):687—692. [2]王念忠,沈波.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发展状况及其对粮食安全 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9(05):7一l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