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院儿科抗生素应用分析

来源:九壹网
海峡药学还是较多。与本次调查基本一致。 2011年第23卷第9期 方制剂,不仅具有中枢性肌松作用,缓解偏头痛。该药血药浓 3.2.2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作用缓和而持久,不良反应 少,不引起胃肠出血,可避免诱发哮喘。口服后吸收迅速。常 用于感冒发烧、关节痛、神经痛及偏头痛,癌性痛手术后止痛。 与其片剂、栓剂相比,口服液(百服宁)因其味甜、具有芳香气 味;分剂量准确、老幼服用方便;分散度较大吸收快,能迅速发 挥药效而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特别是儿童朋友们。故在本院 用药过程中,百服宁的用药频度居三者之最,与本次调查一 致。 度稳定、病人依从性好、医保病人适用等优点。双氯芬酸钠片 为一新型的强效消炎镇痛药,其抗炎、抗风湿的强度明显高于 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特别是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剂量小,口 服吸收迅速,服药后1~2h内血药浓度达峰值.排泄快,长期 应用无蓄积作用。吲哚美辛栓,经直肠黏膜吸收,起效迅速, 避免了胃肠道粘膜吸收,从而减少了胃肠道不良反应,主要用 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及炎症。 在本次调查中。我院基本上使用不良反应少的选择性 3.2.3美洛昔康为烯醇类非甾体抗炎药,选择性地抑制环氧 化酶.2(c0X一2),对环氧化酶一1的抑制作用弱而消化系统不 良反应少。抗炎作用强,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达96.7%【6]。服 COX.2抑制剂如尼美舒利、美洛昔康;高效低毒的品种如对 乙酰氨基酚;长效制剂布洛芬缓释剂等。综上所述,我院非甾 体抗炎药的使用是基本合理的,用药趋势正朝高效、长效、低 毒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用剂量小,能很好地穿透进入滑液。本品无蓄积,连续治疗一 年以上的病人体内药物浓度和初次达稳态的病人相似,肝功 能不良或轻、中度肾功能不良者对药动学无多大影响。但由 表2中得知此药的临床应用不合理(DUI=1.42),我们在调 [1]高锦杰。李春燕.田斌。张建军.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进展【J].中 国误诊学杂志,2005,587.88. 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医师对此药的用法有误,有1日2次,每次 15mg;也有1日1次,每次15mg的,而美洛昔康选择性地抑 制环氧化酶 2(COX一2)具有剂量依赖性。当每次剂量超过 15mg时就同时抑制环氧化酶一1(COX。1),不良反应也具有剂 量依赖性【 。因此,我们认为合适的剂量为7.5mg每日1 次。 (2]王强,金岩,李婉.药品的解剖学治疗学化学分类索引及规定日剂 量[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35. (3]刘汉斌.我院非甾体抗炎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 分析,2006.6125.126. [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3,180.197. (5]许慧君,张兰榈,非甾体抗炎药的研究进展及其不良反应[J).河 北医科大学学报.2007,2835.36. 3.2.4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本次调查中显示。其使用频率居于 首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因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作 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晒血栓等 疾病,而患此类病的患者较多,使其用药频率高居本次调查的 第一位。大剂量的阿司匹林曾用于治疗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 [6]张静华.主编.医院药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1.8.106.107. [7]卢荣枝,黎颖然.非甾体抗炎药及解热镇痛药用药情况分析[J]. 中国药房,2002,12101.102. 节炎。但因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对胃黏膜及肾脏产生较大不良 [8]贾淑琴,屠巴丽.非辔体抗炎药及解热镇痛药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J].中国药事,2005。1964—65. [9]徐叔云,主编.1临床药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400. 反应。现已基本被新的非甾体抗炎药替代,与本次调查结果 一致。 3.2.5芬必得是布洛芬的缓释制剂,每日只需服用两次。特 点是可以减少给药次数和副作用。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有利于 疾病的治疗。复方氯唑沙宗为对乙酰氨基酚和氯唑沙宗的复 [1O)石浩强,蔡怡,黄海,吴妍妍.非甾体抗炎药评述【J).临床医学, 2006。2645.47. 我院儿科抗生素应用分析 刘寅素(浙江省玉环县人民医院玉环317600) 摘要: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2010年3月至2010年l2月期间使用抗生素的处方1983张,依据临床药理学及相关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的抗生 素用药处方进行分析,并加以分类统计。结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用药处方201张,占随机选取使用抗生素处方的10.1%。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主要反映在药物间相互拮抗、毒性相加、用法不当、剂量不当等方面存在问题。 关键词:抗生素;儿科;不合理处方;预防 中图分类号:R92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3765【2011).09.0192.02 作者简介:刘寅素.女(1972.3一)。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护师。 ;要研究方向:儿科护理。联系电话:0576 87293557 ・ 192 ・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l 23 No.9 20 1 1 据调查目前中国是抗生素应用大国,抗生素的滥用已经 成为中国社会的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儿科抗生素滥用情况 严重,位居首位。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时期,中枢神经系统和 类或利尿酸合用,肾毒性和耳毒性增加。用法不当的如青霉 素给药时间间隔太长,不利于及时杀死病毒病菌。用量不当 的如给予小孩子药物剂量与大人相同,导致儿童血药浓度过 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尚不健全,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 性差,合理用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门诊儿科使用抗生素 的处方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以期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高,引起药物中毒反应。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不合 理的如青霉素与红霉素联合使用。这样削弱了青霉素的杀菌 能力,同时青霉素也削弱了红霉素的抑菌能力。 3.2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导致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 长,使菌群紊乱、造成条件致病菌性感染。甚至导致治疗失败, 因此,要想达到一个较好的治疗效果,必须重视合理使用抗生 素。特别是对于内脏、神经功能未完善的儿童更易造成药源 随机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10年3月至2010年12 月使用抗生素的处方1983张,并对选取的处方进行统计分 析。 性疾病。在使用抗生素的时候,需要我们临床医生应该慎之又 1.2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院儿科门诊2010年 慎。避免造成不良的后果[1-3j。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分析,我院 3月至2010年12月使用抗生素的处方进行随机抽样,结果 儿科门诊抗生索使用基本符合抗菌药物使用原则,但也存在 抽取1983张处方。然后根据药品说明书、公开发表的国内外 一些问题。造成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师对抗生素 文献及公开出版的书籍,对抗生素处方的用法、用量、配伍、合 合理应用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尤其是对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并用药等情况进行系统分类和统计分析。 临床药理学和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知识不够。为减少不合理 2结果 使用抗生素情况,提出以下措施【4]:第一,认真贯彻执行好<抗 抽查的使用抗生素1983张处方中。经逐张审阅,发现 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认真学习并掌握抗生素用药指 201张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处方。占抽取处方的10.1%。 标;第二,针对不同的个体(患儿体重和年龄等)特征,选择适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主要反映在药物问相互拮抗、毒性相加、用 宜的药物种类、剂量和疗程;第三,联合用药要以抗菌药的联 法不当、剂量不当和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等方面存 用特征为依据,合理联合用药,在有效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窄 在问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中,相互拮抗的有19例,占不合 谱、常用、价廉的抗菌药物;第四,根据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 理处方比例9.45%;毒性相加的有6例,占不合理处方比例 学和儿童不同时期的特点,制定给药方案;第五,药师要仔细 2.98%;用法不当的有22例,占不合理处方比例10.95%;用 核查处方,与临床医生沟通共同把好处方质量关。 法不当的有32例,占不合理处方比例15.92%;抗生素与抗 在用好用对药物的同时,应加强护理干预,严格执行医嘱 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的有122例,占不合理处方比例6O.7O%。 正确给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除做好“三查七对”外还应检查 详细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见表1)。 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期。给药应做到五准确:准确的药物、准确 表1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分类统计 的剂量、准确的时间、准确的途径、准确的患者。了解药物的 性质,熟悉主要药物的配伍禁忌;如药物配伍出现变色、沉淀、 浑浊、絮状物、降低药效或者增加药物毒性等的现象,应禁止 配伍使用。患儿给药后,给予一定的观察时间(一般30min), 观察药物疗效、不良反应、患儿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应及时向 医生反馈,以便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患儿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黄怡,王为.2008年1~5月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1):72—73. 3讨论 [2]尤代英.我院门诊儿科抗生索不合理处方分析[J].实用医技杂 3.1药物间拮抗作用是指药剂作用于生物机体时,一种药剂 志,2009,16(9):698.699. 干扰另一种药剂的疗效,或彼此互相干扰对方的疗效,使总体 [3]刘晓琰.我院2003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 疗效下降的现象;如培菲康散剂与抗生素合用时会被灭活或 杂志,2005,25(1):86. [4]薛丽萍,汪琪.儿科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 抑制,影响疗效。毒性相加作用的如氨基甙类抗生素与先锋 房,2008,19(4):315. ・ 19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