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 矿井主要通风机有(离心式)和(轴流式)两大类。
2. 矿井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装置),要求在10min内改变巷道
中风流方向。
3. 矿井通风方式是指(进风井和出风井)的布置方式。
4. (相对瓦斯涌出量)是矿井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每日产1 t 煤
所涌出的瓦斯量, 常用单位为m3/to
5. 矿井通风方法分为抽出式、压入式、(压抽混合式)三种。 6. (令)符号代表风门。
7. 掘进中的岩巷允许风速最高为(4 m/s) o
8. 矿井通风方式是指进风井、出风井的(布置方式)。 9. 采煤工作面允许最低风速为(0. 25 m/s) o
10. 煤与瓦斯突出的次数和强度随(煤层厚度)增加而增多。 11. 井下空气常用的物理参数有:(空气密度)、粘性、温度、湿
度和压力。
12. 主要进、回风巷中的允许最高风速为(8 m/s) o
13. 矿井通风方式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分区式)、混合式四
种。
14. (自动风门)是借助某种动力开启和关闭的一种风门。
15. 构筑临时密闭前,(5 m)内支护要完好,无片帮、冒顶,无
杂物、积水和淤泥。
16. 井下风门按用途分为(截断风门)、反风门、调节风门。 17. 为截断风流在巷道中设置的隔墙称(密闭墙)。 18. 安装在地面的,向全矿井、一翼或1个分区供风的通风机
是 (主要通风机)O
19. 构筑永久风门,风门前后(5 m)内巷道支护良好,无杂物、
积水和淤泥。
20.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长壁式开采,在长壁式开采的采煤工作面 进
风巷与回风巷的布置有(u、Z、Y及W)等型式。
21. 构筑永久风门时,每组风门不少于(2)道。
22. 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按体积计算,氧气浓度不得低于 (20%) o
23. 温度每升高(1 °C),吸附瓦斯的能力约降低(18%)。 24. 瓦斯在煤层中的运移有两种形式:一是扩散运动;二是(渗 透
运动)O
25. (地质构造)往往是造成同一矿区瓦斯含量差别的主要原因。 26. 专为升降物料的井筒,其最高允许风速为(12 m/s)o
27. 中央式通风方式是进风井、回风井均位于(井田走向中央) 的
一种布置方式。
28. 采煤工作面进风流是指距煤壁及顶、底板各为(200 mm)和以
采空区的切顶线为界的采煤工作面空间的风流。
29. 支架支护的采煤工作面回风流是指距棚梁和棚腿为(50 mm)
的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空间的风流。
30. 矿井必须备有矿井通风系统图和(分层通风系统图)。 31. 采区内的主要通风构筑物有(风桥)、(挡风墙)和(风门)
等。
32. 在人员和车辆可以通行、风流不能通过的巷道中,至少要建 (2)座风门。
33. 矿井反风方式有(全矿性反风)、(区域性反风)、(局部反
风) 三种。
34. 矿用风机按其用途,可分为(主要通风机)、(辅助通风
机)、 (局部通风机)三种。
35. 掘进通风方法分为利用矿井总风压通风和使用(局部通风设
备)通风。
36. 局部通风机的工作方式有(压入式)、(抽出式)、(混合
式) 三种。
37. 掘进巷道的混合式通风应采用(“长压短抽”)的方式。 38. 有瓦斯涌出的掘进工作面,抽出式通风筒的吸风口应安设(瓦
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 二、选择题
1.
采煤工作面风流的划定,是以距煤壁顶、底两帮各(A)和以
采空区切顶线为界的采煤工作面工作空间的风流。
A . 200 mm B . 300 mm C . 100
mm D. 250 mm 2.
甲烷报警器和甲烷断电仪具有(D)功能。 A.指示 B.报警
D.指示、报警、切断被控电源
C.切
断被控电源
3. 采煤工作面采用(B )通风方式时,采空区漏风量大。
A.U 型
B.Y 型
C. W
型 D. U+L
4. 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出风井在两翼的通风方式称为(B)。
A.中央式
B.对角式
C.分区
式 D.混合式
5. 矿井瓦斯等级,是根据矿井(D )划分的。
A.相对瓦斯涌出量
B.相对瓦
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
C.绝对瓦斯涌出量
D.相对瓦
斯涌出量、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
6. 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允许最低风速为
(B )。
A .
m/s
1.0 m/s C. 0.15 m/s
B .
0.25
7. 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按体积计算,氧气浓度不得低于(C)o
A. 16%
B. 18%
C. 20%
8.
凡长度超过(A)而又不通风或通风不良的独头巷道,统称盲
巷。
10
C. 15 m
9.
构筑永久性密闭墙体厚度不小于(A )o
A.0.5 m
B.0.8 m
C.1
10. 矿井反风时,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应不小于正常风量的
)o
A. 30%
B. 40%
C. 50%
1112. 矿井通风口局部阻力系数为(任一闭合回路中A. 0.5 , 无通风机时各井巷中的(B )o B. 0.6 A )的代数和为
. 零C. 0.8
。
A ,
5 〜6 m
C.风流
13. 压人式通风的风流有效射程一般可达(B )o
C. 8〜10 m
14安装在进风流中的局部通风机距回风口不得小于(
)
0
.
A. 5 B. 10 C. 15
m
D. 20 m
m
m/s 16. m/s 18. 17.
C. 10 m/s
铁筒式风桥漏风率不大于(
A )o
B. 15%
D. 12 m/s
10 m/s
A. 20% C. 10%
C. 5 m/s
D. 2 m/s
井下氮气的主要来源是(A )o
A . 通风系统
D. 5%
对于铁筒式风桥,风速要小于(A )o
C.呼吸排气 D.自由运动,犬态
D爆破后产生
.
状态和吸附状态 19.
瓦斯在煤层中的赋存状态有(C )o
A.游离状态 A.掘进区
B.吸附状态 B.回采区
D. A+B+C
C.游离
C.已
20.矿井瓦斯的主要来源有(D )o
采区
21. 井下最多可采用(B )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 风。
C. 3台
22. ( D )不得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
D. 4台
A.煤巷掘进工作面 瓦斯涌出巷道的掘进工作面 C.岩巷掘进工作面
B.有 D.煤
岩、半煤岩和有瓦斯涌出巷道的掘进工作面
23. ( A )是与通风方式有关的概念。
A .中央并列式,对角式 B .抽出式,压人 式 C.离心式,轴
流式 D.以上都不是
24. 设在进风、回风交叉处,而又使进、回风互不混合的设施是 (C )。
A.风门
B.密闭
D.风障
C.风
桥
25. 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的进风井和回风井间距一般不应小于 (B )o
A. 20 m
m
D. 80 m
B. 30 m
C. 50
26. 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煤层的瓦斯压力一般在(D )以上。
A. 100 kPa
kPa
D. 500 kPa
B. 250 kPa
C. 400
27. 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A)时具有爆炸性。
A .
13 % 〜75 % C. 20%〜50%
B. 13 % 〜
65%
28.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有害气体硫化氢允许浓度为(A)。
A . 0.000 66 % C. 0. 006%
0. 000
67%
29.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一氧化碳允许浓度为(B )o
A .
0.002 5 %
B .
0.002
4% C. 0. 002 6%
30.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二氧化氮的允许浓度为(C)。
A .
3%
0.002 4 % C. 0. 000 25%
B .
0.002
31. 混合式局部通风,抽出式通风筒吸风口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 不
得大于(C )o
A .
m
15 m 0. 5 m
D. 3 m
B .
10
三、判断题
1. 在煤矿采掘生产过程中,放出瓦斯的现象称为矿井瓦斯涌
出。 (X)
2. 1台局部通风机不得同时向2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J) 3. 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少
于 4 m3 / min0 ( V)
4. 在设有各类支架巷道中,巷道风流是指距支架和巷底各50 mm
的巷道空间内的风流。(/)
5. 轴流式通风机可采取反转反风。(J)
6. 通风机常用齿轮联轴器或蛇形弹簧式联轴器。(X)
7. 8.
井下掘进巷道不得采用扩散通风。(/)
因为井巷中有阻止空气流通的反作用力,所以要实行机械通
风。(L)
9.
有煤与瓦斯突出的采煤工作面,严禁采用下行通风。(J)
10. 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必须采取独立通风系统。(X) 11. 溜煤眼不得兼作进风眼。(J)
12. 煤岩、半煤岩掘进工作面应采用压人式,不得采用抽出式通 风
方式。(』)
13.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不得超
过 0.5%。(X)
14. 1台局部通风机最多只
能向2个掘进工作面供风。(X)
15. 上行通风是指风流在倾斜井巷中向上流动。(\") 16. 对二氧化氮中毒者可以用压胸的人工呼吸法。(X) 17. 风门能隔断巷道风流,确保需风地点的风量要求。(J) 18. 井下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得超过0. 000 25%。(8)
19. 对于装有风电闭锁装置的掘进工作面,电气设备的总开关与 局
部通风机开关是闭锁起来的。(J)
20. U型通风系统是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常用的一种通风方 式。
(J)
21. 风门两侧的风压差越小,需要开启的力越大。(X) 22. 井下火灾是井下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23. 井下巷道风流中氧气浓度小于17%时,不准人员入内。(J)
24. 矿井通风可以改善井下气候条件,供给人员呼吸。(V) 25. 下行通风是指风流在倾斜巷中向下流动。(J)
26. 利用局部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对风井进行通风的方法,称局部 通
风。(X)
27. 局部通风机的吸人风量要小于全风压的风量。(J) 28. 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8) 29. 井下爆炸材料库,每小时通过的风量不得小于其容积的4
倍。(J)
30. 井下通风构筑物是主要漏风地点。(J)
31. 中央式通风方式,边远采区与中央采区风阻相差悬殊。(J) 32. 井下爆炸材料库必须有单独的新鲜风流,回风风流必须直接 引
入矿井总回风巷。(J)
33. 每一个生产水平和采区都必须布置单独的回风巷,实行分区 通
风。(』)
34. 主要通风机的附属风碉内风速要小于15 m/so (V) 35. 防爆门在正常情况下应是半开的,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发挥作
用。(X)
36. 矿长应组织有关部门每季度至少检查3次反风设施。(X) 37. 使用3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以满足风 量
要求。(X)
38. 位于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其噪声不得超过85
39. 掘进巷道的混合式通风,既可以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又可 以
使用风障通风。(X)
40. 混合式通风时,抽出式通风机启动后对应的压人式通风机才 能
启动。(X) 四、 名词解释
1. 扩散通风
利用矿井空气中的自然扩散运动,对局部地点
进行通风的方式。
2. 自然通风
利用自然风压对矿井或井巷进行通风的方法。
3. 矿井通风系统 指矿井的通风方式、通风方法、通风网络和 通风
设施的总称。包括从进风到回风的全部路线。
4. 通风局部阻力 在风流流动过程中,由于井巷边壁条件的变 化,
引起风流速度或方向的变化或产生涡流等而引起的阻力。
5. 循环风
某一用风地点,部分或全部回风再进入同一进风
中的风流。
6. 反风
为防止灾害扩大和抢救人员的需要,而采取的迅速
倒转风流方向的措施。 五、 问答题
1.
矿井通风任务是什么?
答:向井下各工作场所连续不断地输送适宜的新鲜空气,保证井 下人员呼吸;冲淡并排除从井下煤(岩)层中涌出的或在煤炭生产 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和水蒸气;调节煤矿井下的气 候条件,给井下作业人员创造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保证井下的 机械设
备、仪器、仪表的正常运行;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 康和生命安全,并使生产作业人员能够充分发挥劳动效能和提高 劳动生产率,从而达到高效、安全、健康的目的。
2. 矿井反风的目的是什么?
答:矿井反风的目的是:当井下一旦发生火灾时,能够按需要有 效地控制风流方向,确保安全撤离和抢救人员,防止火灾区扩大, 并为灭火和处理火灾事故提供条件。
3. 压入式局部通风机的通风方式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答:(1)有瓦斯涌出的掘进巷道;
(2) 距离不长的岩巷;
(3) 在瓦斯喷出和突出区域的掘进巷道只能采用压人式通风。 4. 抽出式局部通风机的通风方式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答:(1)用于无瓦斯涌出的巷道;
(2) 在确保局部通风机防爆性能良好的条件下,可用于有瓦斯涌 出
的掘进巷道;
(3) 使用引射器通风时,宜采用此种通风方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