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1. 谈话导入
师:一年有四季,有人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有人喜欢硕果累累的秋天,有人喜欢银装素裹的冬天,也有人喜欢骄阳似火的夏天,对于我们正在经历的夏天,你们有怎样的记忆?
生:……
师:说得真好,你们只说了关于夏天的一小局部,没关系,让我们听一首关于夏天的歌曲,我想听完以后,你们一定会对夏天有了更多的记忆。
2. 视频歌曲《夏天到》播放 夏天到
火红的太阳当头照 游泳场上好热闹 地里的庄稼长得好 金黄的麦子点头笑 点头笑,嘿啰啰……
夏天到,嘿啰啰……夏天到 树上的知了大声叫 塘里青蛙蹦蹦跳 荷花扬起粉红脸 告诉我们夏天到 夏天到,嘿啰啰……
夏天到,嘿啰啰……夏天到
师:听了优美的歌曲,看了优美的画面,你能从中找出关于夏天特有的事物吗?太阳、游泳、麦子、知了、池塘、青蛙、荷花。
师:除了这些,还有吗?
冰激凌、西瓜、萤火虫、夏夜、雷雨……
师:这些词语确实都代表着你们对夏天的所有记忆,同时这些文字也给我们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关于夏天的画面,夏天真的令人难忘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难忘夏天》。
3. 揭示课题“难忘夏天〞
设计意图:用歌曲导入,既直观又切题,歌曲中的画面和歌词,激活了学生过往的记忆,那些关于夏的事物的词语,就是孩子对夏天的所有记忆,为下面教学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好的启示作用。
二、引导观察,归纳总结
1. 作品欣赏,师生交流
师:关于夏天,诗人用写诗来表达对夏天的感受;画家呢,就用画笔来传达,你们看,小画家们是怎么来画的呢?
图1:《运瓜》夏天真是太热了,能吃口西瓜该有多解渴啊。你们看,这些小朋友都在忙着运西瓜呢,有的在搬;有的在抬;有的在摘,好不热闹啊!
图2:《瓜田》有卖瓜的,自然也会有种瓜的,爷孙俩在丰收的瓜田里,一边吹着夏日的微风,一边品尝着西瓜,心里该有多美呀。
图3:《游泳》碧蓝碧蓝的水啊,看着就清凉,在这里游泳一定很惬意。 图4:《炎热的夏天》夏日的眼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睛,用水粉中的柠檬黄画出夏天的阳
光吧,这是孩子对夏日最直接地表达。
图5:《夏日印象》还有这张,在孩子的记忆中,夏天就是这样火火的感觉。那一股股热浪迎面而来,你能感受到吗?
图6:《荷塘》太热了,太热了,还是去池塘玩耍吧,那里有美丽的荷花,可爱的青蛙,还有一池碧绿的水,谁不喜欢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多张图片的欣赏,孩子对同龄孩子的作品充满了肯定,也最能为孩子所接受,直观的画面激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多种绘画的表现手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为孩子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2. 选色做底
师:看了以上的作品,你觉得哪个颜色最能代表夏天呢? 我觉得红色最能代表炎热的夏天〔把红纸贴在黑板上〕。
你们呢,谁来说说?学生边说教师边把相应的色纸贴在黑板上。 生:绿色代表夏天的树荫。 生:黄色代表晃眼的阳光。 生:蓝色代表一池的清水。 生:粉色代表美丽的荷花。 生:灰色代表夏天的雷雨。 生: ……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颜色纸来说出对夏天的印象,等于在孩子的脑海中再次激活了一次记忆,为下面的撕纸贴画做了铺垫。
师:我们都选好了自己认为最能代表夏天的色纸,仔细一看还真是五颜六色的呢,说明夏天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五彩缤纷,充满着色彩的一个季节。光有色纸还不能完全表达关于夏天的所有记忆,你们看看这些画面,跟我们刚刚看到的小朋友的图画有什么不一样?
3. 再次欣赏〔学生撕纸作品〕 图7:《吃西瓜》
师:看看这个小朋友,吃得多欢啊。这张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呀? 生:是撕纸贴画。 图8:《乘凉》
师:夏日的夜空下,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生:在乘凉数星星。
师:是呀,这样的夜晚注定是让人难忘的啊。老师小的时候在夏天也最喜欢做这件事了。你们觉得这样贴出来的画面跟画的图画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颜色很鲜艳,看上去很有立体感。
师:说得真好。好的撕纸贴画色彩简洁明快,因为不可能撕的很小,所以都是以块面呈现,看上去很整体。最重要的是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哦,今天我们就来用撕纸贴画来完成咱们的作业。想要撕出好玩的作品,还有一些小窍门呢?你们看这张图。
图9:《夏天的冰激凌》
师:这张图画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生:是那个冰激凌,好似真的一样。
师:对呀,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做些半立体的东西,多好玩呀。还有贴的时候一定不能把四周贴的牢牢地,留一点缝隙看上去更有立体感呢。
设计意图:用孩子的作品来解决撕纸贴画中的小窍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作品中的优点,找出方法并运用于自己的作品创作,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4. 教师示范
师:看了这么多别人的作品,你一定也很有想法了吧,小手是不是很痒了?别急,老师要告诉大家,你要根据你喜欢的夏天的颜色,选取卡纸做底,冷色的上面做些暖色的东西,暖色的上面做些冷色的东西,这样颜色看起来很鲜明也很好看。就像老师这样。〔教师示范〕想想到底你想表达怎样的夏天呢?什么事情让你最难忘?用你的小手把它撕出来,告诉我好吗?不许用剪刀哦,只有撕出来的地方才会有这样毛毛的边呢,剪出来的可没有。 设计意图:在交流讨论中,教师通过简单的示范,既直观又可以把一些小窍门藏在其中进行比拟,在比照中让孩子找到正确的方法,以便学生进行下面的创作。 5. 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用手撕出一张关于夏天的图画。粘贴时注意不要把四周都贴满。注意颜色的搭配。 6. 作业展评 小朋友相互评论,看各自的作品是否给人以夏天的感觉。粘贴的方法是否掌握了?还有什么要改良的地方? 7. 小结 夏天到,知了叫。 小鸟躲在树枝上。 小狗呼呼睡大觉。 洒水车,嘟嘟叫。 来给大街洗个澡。 小朋友,今天我们用一种特别的方法来展示了我们最难忘的夏天,带给我们一种不同于平时画画的感受。不同的表现手法,只要我们运用得当都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下节课我们再来试试用别的方法来表现夏天好吗? 作业要求 用手撕出一张关于夏天的图画,粘贴时注意不要把四周都贴满,注意颜色的搭配。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梦幻中的城堡》是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废物利用,手工制作,发挥奇思妙想等根底,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
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有创意的角色模仿,启发学生对城堡展开想象。通过对图片的欣赏,开拓学生思路。
2〕指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新颖城堡。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绘画手法,融会贯穿,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本节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美轮美奂的城堡,并用娴熟的美术语言,把城堡修饰得漂亮整洁。 二、教学策略 1. 教学手段:
基于本节课的创作特点,《梦幻中的城堡》应着重采用看、说、想、画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图片为导入方法,利用狼堡把同学们引入为羊儿们设计一座可以与狼堡媲美的城堡,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那么,根据学生的心理开展规律,在学生看书,看图片,讨论的根底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创作热情,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根底上得到开展。学习根底性的知识和技能,如:颜色的运用,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绘画和创作兴趣,同时通过欣赏世界上的著名城堡,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了局部绘画功底,在表现方式上也有他们的喜好,如:有人喜欢大面积的彩色,也有学生喜欢用单色的线条,因此本课对他们来讲并不难。
〔2〕动机和兴趣上:小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对稳固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积极性、调节学习活动及学习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说明,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成正相关,即学习兴趣越浓那么学习动机越强,学习兴趣越浓的学科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因此,应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引子导入本课。 4.教学程序及设想:
〔1〕导入:由图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引入,羊村里每只小羊的房子都是独立的,灰太狼来了大家不能及时发现,慢羊羊村长想把大家都集中起来住,于是大家决定建立一座比灰太狼的狼堡更漂亮的城堡。让每个学生成为一名设计师,为羊儿们设计一座巩固耐用并且造型新颖独特的城堡。以此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进而紧张的沉思,期待自己的设计被选用。
〔2〕展开:欣赏世界著名城堡如:德国霍亨索伦堡 、德国宁芬堡、德国瓦尔特堡、法国的朗热堡、瑞典的格里普斯科尔摩城堡、瑞士的西庸城堡等。
〔3〕创作: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构思。画一画,在这之前,教给同学们可以使用的手法。教师巡视,辅导稍差的学生。
〔4〕展示评价:由同学们扮演喜洋洋,美羊羊等,从城堡的设计构思,实用性及画面的完整性等方面说一说他喜欢的作品及原因。
〔5〕拓展:欣赏其他比拟夸张的城堡,观察一下他们的特点。
〔6〕作业布置:看一下课本上的创作手法,同学们可以利用下课时间,用卡纸做一张立体城堡。
〔7〕总结课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