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空气比热容比测量实验报告

来源:九壹网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 2)

实验名称:空气比热容比的测量

学院: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实验地点:座位号:

实验时间:

1 / 5

一、

实验目的:

1. 学习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 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 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 实验仪器:

气压计、 FD-TX-NCD空气比热容测定仪。

三、 实验原理:

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其一是保持系统为孤立系统;其二是测量一个系统

的状态参量时,应保证系统处于平衡态。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 表示(即

Cp CV

CP 和定容比热容 CV 之比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用符号

),又称气体的绝热系数。

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首先打

开活塞 C2,储气瓶与大气相通, 当瓶 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压强同温度的 气体后,再关闭活塞 C2。

打开充气活塞 C1,将原处于环境

大气压强为 p0 、室温为 T 0 的空气, 用打气球从活塞 C1处向瓶内打气, 充入一定量的气体, 然后关闭充气活 塞 C1。此时瓶内空气被压缩而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等待瓶内气体温度稳 定,即达到与周围温度平衡。 此时的 气体处于状态 I( p1 , V 1 , T 0 ) ,其中 V1 为储气瓶容积。

然后迅速打开放气阀门 C2,使瓶内空气与周围大气相通,瓶内气体做绝热膨胀,将有一部分体积为 V 的气体喷泻出储气瓶。当听不见气体冲出的声音,即瓶内压强为大气压强 p0 ,瓶内温度下降到 T1 ( T 1 阀门 C2,。由于放气过程较快, 瓶内保留的气体由状态 I( p1 , V 1 , T 0 ) 转变为状态

( p0 , V 2 , T 1 ) 。

2 / 5

由于瓶内气体温度 T1 低于室温 T 0 ,所以瓶内气体慢慢从外界吸热,直至达

( p2 , 到室温 T 0 为止,此时瓶内气体压强也随之增大为 p1 。稳定后的气体状态为

V 2 , T 0 ) ,从状态

到状态 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等容吸热的过程。

是绝热过程,由泊松公式得:

总之,气体从状态 I 到状态

p1

1

p0 T1

1

T0

(1)

从状态 到状态

是等容过程,对同一系统,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p0 T1

p2 T0

1

(2)

由以上两式子可以得到

p1 P0

p2 P0

(3)

两边取对数,化简得

???? -?????

γ=

???? -????? =

1

2

1 0

???? ?? ???? ??

1

1

0

( 4)

2

利用( 4)式,通过测量 p0 、 p1 和 p2 的值就可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的值。

四、 实验内容:

1、按图接好仪器的电路,注意 AD590的正负极不要接错。用 Forton 式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强 p0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

2、开启电源,将电子仪器部分预

热 20min,然后用调零电位器调节零点,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示值调到 0。

3、将活塞 C2关闭,活塞 C1打开, 用打气球把空气稳定地徐徐地打入

储气瓶 B 内, 用压力传感器和 AD590 温度传感器测量空气的压强和温度, 记录瓶内压强均匀稳定时压强 p1 和 温度 T 0 (室温为 T 0 )( p1 取值范围

控制在 130~150mV之间。由于仪器只显示大于大气压强的部分, 实际计算时式(4)

′中的压强( ??= )。

p +50??

1

0

1

4、突然打开活塞 C2,当储气瓶的空气压强降低至环境大气压强 p0 时(即放气声消失),迅速关闭活塞 C2。

5、当储气瓶内空气的气压稳定,温度上升至室温 T 0 时,记下储气瓶内气体的压强 p ( 由于仪器只显示大于大气压强的部分, 实际计算时式(4)中的压强 p2

= p0 +50??2)。

6、记录完毕后,打开 C2 放气,当压强显示降低到“ 0”时关闭 C2. 7、重复步骤 2~6。

8、用测量公式( 4)进行计算,求得空气比热容比值。

五、 实验数据及数据分析处理:

× 5

= 768.35 ?????????= 1.0241 10 ???? 0

??= ?? × ′

?? 0 + 50

测量值 / ????

测量次

状态Ⅰ 状态Ⅲ

′′′?? ?? ?? 数 ′

??

计算值

??/ ??????

????

1

2

/ ????????/ ??????

??

1 1 2

2

1 2 3 4 5

111.8 111.0 103.4 103.8 106.3 109.1

35.0 42.2 38.6 39.1 40.7 35.6

25.5 26.0 24.4 24.7 24.1 25.2

64.3 73.5 66.3 66.9 69.1 70.4

108.000 107.960 107.580 107.600 107.725 107.865

103.685 103.710 103.630 103.645 103.615 103.670

1.3035

1.3141

1.3166

1.3201

1.3007

6 1.3083

??= 1.3107 ( 理论 ??= 1.402)

标准差 ??

??

( ??- ??

??

2

=

(??- 1) = 0.007646

百分误差: 0.5834%

4 / 5

六、 思考题:

1、本实验研究的热力学系统是指哪一部分气体? 答:指放气后贮气瓶内剩余的气体。

2、本实验为什么要用集成温度传感器?有何优点?可否用水银温度计来替

代?

答:数据更准确,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替代。

3、如果用抽气的方法测量是否可幸福?公式是否适用? 答:不可行,不适用。七、 原始数据: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