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12小题,每小题1.5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5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快 B.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低
2.(1.5分)某同学面对平面镜,看到身后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间为12:51,则实际时间是( )
A.12:51 B.12:21 C.15:51 D.15:21
3.(1.5分)如图所示,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每次都使用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下滑,使它在三种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从斜面滑下时,动能转化为势能 B.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大小相同
C.由实验得出:物体受到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就越慢 D.这个实验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4.(1.5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
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第1页(共19页)
D.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5.(1.5分)关于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B.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C.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D.只要把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放在磁场中
6.(1.5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下表是实验得到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胶方向
左液面(mm)
1 2 3 4 5 6
水 水 水 水 水 盐水
3 3 3 6 9 9
朝上 朝下 朝侧面 朝侧面 朝上 朝上
186 186 186 171 158 154
压强计 右液面(mm) 214 214 214 229 242 246
液面高度差(mm) 28 28 28 58 84 92
A.比较1、2、3组数据可知,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不同 B.比较1、4组数据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C.比较4、6组数据可知,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比较5、6组数据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7.(1.5分)一壶水加热至沸腾,并顶起壶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壶盖被顶起,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C.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的蒸发现象
第2页(共19页)
D.旁边玻璃上布满了水珠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8.(1.5分)对密度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某种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C.某种物质的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D.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9.(1.5分)在做“探究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小明按下图连接好电路,闭合电路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都不亮,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下列对故障原因的猜测不正确的是( )
A.电灯泡处出现短路,电路其它地方完好 B.电流表处出现断路,电路其它地方完好 C.滑动变阻器出现断路,电路其它地方完好 D.连接电源处出现断路,电路其它地方完好
10.(1.5分)如图电路图所示,下列实物连接正确的是( )
A. B.
第3页(共19页)
C. D.
11.(1.5分)两瓶原装饮料,外观包装都有“净含量200ml”的标识(“净含量”指瓶内液体体积),把它们放在水中,静止时状态如图所示.不计瓶及包装的质量和体积,两饮料瓶受到的浮力F和液体重力G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G甲>F乙=G乙
B.F甲=G甲<F乙=G乙
C.F甲>G甲,F乙>G乙 D.F甲<G甲,F乙<G乙
12.(1.5分)下列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中小磁针N极(黑色端)指向错误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提示:非选择题共计14分.填空部分“”每空1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4分)综合与分析
(1)在图1中画出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2)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
①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如图2所示,则读数比实际值 .(填偏大或偏小) ②天平平衡后如图3所示,烧杯和溶液总质量为 g.
第4页(共19页)
(3)图4做法均不妥当,任选一项,标明选项并简述其错误原因或后果 .
14.(4分)如图所示,某人通过滑轮将物体A 沿水平面匀速向有拉动了5m.已知物体A所受地面摩擦力为40N,滑轮重和轴、轮、绳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求: (1)拉力F大小是 N. (2)拉力F所做的功.
15.(6分)有一只标有“220V,110W”,字样的灯泡L1.求: (1)1.1度的电可供该灯泡正常工作 小时. (2)该灯泡L1的电阻阻值大小?
(3)若把L1与标有“220V,1A”的另一只灯泡L2串联接到220V的电路中,求Ll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瓦?(结果保留整数)
第5页(共19页)
2010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部分12小题,每小题1.5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5分)(2010•深圳)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快 B.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低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其次,在气体中最慢. 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
【解答】解:A、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错误.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错误. C、正确.
D、物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综合知识的掌握能力,考查面很全.
2.(1.5分)(2010•深圳)某同学面对平面镜,看到身后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间为12:51,则实际时间是( )
A.12:51 B.12:21 C.15:51 D.15:21
【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
【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12:51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12:5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镜面反射的原理与性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就是左右上下
第6页(共19页)
互换,数字时钟的像对应的时间一般从后面读数即为像对应的时间,也可将数字左右互换,并将每一个数字左右反转,即为像对应的时间,注意2,5的关于竖直的一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是5.
3.(1.5分)(2010•深圳)如图所示,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每次都使用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下滑,使它在三种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从斜面滑下时,动能转化为势能 B.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大小相同
C.由实验得出:物体受到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就越慢 D.这个实验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滑下距离越长,速度变化越慢,如果不受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A、小车沿斜面滑下,重力势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
B、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同,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最大,所以运动的距离短,故B错误;
C、由实验可以得出:物物体受到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就越慢,故C正确; D、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得到的,题干中的实验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牛顿第一定律等,要知道阻力大小与表面光滑程度的关系以及运动的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
4.(1.5分)(2010•深圳)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滑
第7页(共19页)
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D.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滑片的移动判断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然后根据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变化,判断灯泡亮暗的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
当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 根据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根据U=IR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根据P=UI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关键是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电阻变化的分析和电压表所测电路原件的判断.
5.(1.5分)(2010•深圳)关于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B.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C.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D.只要把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放在磁场中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只有闭合回路中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才能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解答】解:A、只有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才能产
第8页(共19页)
生感应电流,如果不是切割磁感线,就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错误; B、若没有闭合回路,导体切割磁感线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B错误; C、只有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正确;
D、必须是闭合回路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尽管电路闭合,但是导体没有切割磁感线,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应明确只有同时满足两个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才能产生感应电流.
6.(1.5分)(2010•深圳)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下表是实验得到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胶方向
左液面(mm)
1 2 3 4 5 6
水 水 水 水 水 盐水
3 3 3 6 9 9
朝上 朝下 朝侧面 朝侧面 朝上 朝上
186 186 186 171 158 154
压强计 右液面(mm) 214 214 214 229 242 246
液面高度差(mm) 28 28 28 58 84 92
A.比较1、2、3组数据可知,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不同 B.比较1、4组数据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C.比较4、6组数据可知,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D.比较5、6组数据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第9页(共19页)
【分析】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液体相同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相同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掌握控制变量法在此实验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得出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解答】解:A、比较1、2、3的三组数据,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相同,橡皮膜方向不同,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相同,则压强相同,可得相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故A错误;
B、比较1、4组数据可知液体密度相同.故得不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故B错误;
C、比较4、6组数据可知液体密度不同,深度不同,橡皮膜方向不同,变量不唯一.故得不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故C错误;
D、比较5、6组数据,深度相同,橡皮膜方向相同,液体密度不同,可得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实验,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掌握和应用,在分析时,注意不变的量和改变的量.
7.(1.5分)(2010•深圳)一壶水加热至沸腾,并顶起壶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壶盖被顶起,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C.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的蒸发现象 D.旁边玻璃上布满了水珠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解答】解:A、烧开水时,壶盖被水蒸气顶起,是水蒸气对壶盖做功的结果,因此这时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故A选项正确;
B、水沸腾时看到壶盖与壶口上方的“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故B选项错误;
第10页(共19页)
C、水沸腾时看到壶盖与壶口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选项错误;
D、旁边玻璃上布满了水珠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C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和液化现象,本题从各个知识点的角度分析电水壶烧水的过程,体现了物理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8.(1.5分)(2010•深圳)对密度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某种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C.某种物质的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D.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体积和质量的改变而改变.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小.
【解答】解:A、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保持不变的,并不会随质量而改变.故A错误.
B、根据密度公式ρ= 可知,单位体积(或1m3)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故B正确.
C、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保持不变的,并不会随体积而改变.故C错误.
D、根据密度公式ρ= 可知,单位质量(或1kg)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密度的含义,物理公式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有时不能用其数学表达式的形式进行分析,分析物理公式时要结合具体物理意义来进行分析.
9.(1.5分)(2010•深圳)在做“探究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小明按下图连接好
第11页(共19页)
电路,闭合电路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都不亮,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下列对故障原因的猜测不正确的是( )
A.电灯泡处出现短路,电路其它地方完好 B.电流表处出现断路,电路其它地方完好 C.滑动变阻器出现断路,电路其它地方完好 D.连接电源处出现断路,电路其它地方完好
【分析】常见的电路故障有:短路和断路;根据各选项故障原因,分析可能出现的故障现象,然后作出判断.
【解答】解:A、如果电灯泡处出现短路,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与灯泡并联的电压表无示数,与故障现象不符合,故障原因不正确,符合题意; B、如果电流表处出现断路,电路其它地方完好,则电路断路,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不能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无示数,与故障现象符合,故障原因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果滑动变阻器出现断路,电路其它地方完好,则电路断路,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不能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无示数,与故障现象符合,故障原因正确,不符合题意;
D、如果连接电源处出现断路,电路其它地方完好,则电路断路,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不能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无示数,与故障现象符合,故障原因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故障的判断,这是我们常考的内容,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多总结,多积累.
10.(1.5分)(2010•深圳)如图电路图所示,下列实物连接正确的是( )
第12页(共19页)
A. B.
C. D.
【分析】两灯泡并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L1的电流;然后确定实物图中电路的连接方式与开关作用相符的实物连接.
【解答】解:A、根据实物图可知,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故A错误; B、根据实物图可知,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错误,故B错误;
C、根据实物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L1的电流,故C正确;
D、根据实物图可知,两灯泡并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L2的电流,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会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开关的作用,会根据电路图连接正确的实物图.
11.(1.5分)(2010•深圳)两瓶原装饮料,外观包装都有“净含量200ml”的标识(“净含量”指瓶内液体体积),把它们放在水中,静止时状态如图所示.不计瓶及包装的质量和体积,两饮料瓶受到的浮力F和液体重力G的关系,正确的是( )
第13页(共19页)
A.F甲=G甲>F乙=G乙
B.F甲=G甲<F乙=G乙
C.F甲>G甲,F乙>G乙 D.F甲<G甲,F乙<G乙
【分析】由于甲乙都处于漂浮状态,所以甲乙两饮料瓶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液体重;
由题知甲乙两瓶中的饮料体积相同,由图可知甲饮料瓶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饮料瓶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两瓶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甲饮料瓶漂浮, ∴F甲=G甲;﹣﹣﹣﹣﹣﹣﹣① ∵乙饮料瓶漂浮,
∴F乙=G乙;﹣﹣﹣﹣﹣﹣②
由题知甲乙两瓶中的饮料体积相同V=200mL,
由图可知甲饮料瓶排开水的体积V甲>V,乙饮料瓶排开水的体积V乙<V, ∴V甲>V乙, ∵F浮=ρ水V排g,
∴甲乙两瓶受到的浮力:
F甲>F乙,﹣﹣﹣﹣﹣﹣﹣﹣﹣﹣﹣③ 由①②③可得: F甲=G甲>F乙=G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条件“外观包装都有“净含量200ml”得出甲乙两瓶中的饮料体积相同,并由图得出“甲饮料瓶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饮料瓶排开水的体积”是本题的关键.
12.(1.5分)(2010•深圳)下列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中小磁针N极(黑色端)指向错误的是( )
A.
B. C. D.
第14页(共19页)
【分析】知道电流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判断小磁针的磁极.
【解答】解: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进入,从右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螺线管周围的磁极如图.
故选C.
【点评】知道螺线管周围的磁体磁极、螺线管的磁极、磁感线、电流方向中的任意一者都可以判断另外几者.
二、非选择题(提示:非选择题共计14分.填空部分“”每空1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4分)(2010•深圳)综合与分析
(1)在图1中画出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2)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密度.
①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如图2所示,则读数比实际值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 ②天平平衡后如图3所示,烧杯和溶液总质量为 35.6 g.
(3)图4做法均不妥当,任选一项,标明选项并简述其错误原因或后果 A图用湿手摸开关,容易造成触电事故(或B图开关接在零线和灯之间,开关断开时,灯仍有电压,容易造成触电事故;或C图大功率的用电器同时应用,这样会造成干路中的电流过大,造成火灾) .
第15页(共19页)
【分析】(1)压力垂直于斜面指向斜面; (2)俯视时,会造成读数偏大;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 (3)掌握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根据其进行分析.
【解答】解:(1)压力垂直于斜面,并指向斜面,如图所示:
(2)①由图2知,读数时俯视了,所以读数会偏大;
②由图3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烧杯和溶液总质量为m=20g+10g+5g+0.6g=35.6g;
(3)A图用湿手摸开关,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B图开关接在零线和灯之间,开关断开时,灯仍有电压,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C图大功率的用电器同时应用,这样会造成干路中的电流过大,造成火灾. 故答案为:(1)见上图;(2)①偏大;②35.6;(3)A图用湿手摸开关,容易造成触电事故(或B图开关接在零线和灯之间,开关断开时,灯仍有电压,容易造成触电事故;或C图大功率的用电器同时应用,这样会造成干路中的电流过大,造成火灾).
【点评】此题考查了量筒和天平的读数、压力示意图的画法及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考查基础,难度不大.
14.(4分)(2010•深圳)如图所示,某人通过滑轮将物体A 沿水平面匀速向有拉动了5m.已知物体A所受地面摩擦力为40N,滑轮重和轴、轮、绳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求:
(1)拉力F大小是 20 N. (2)拉力F所做的功.
第16页(共19页)
【分析】(1)物体匀速运动,受平衡力作用,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图中使用的是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s=2h;滑轮重和轴、轮、绳间的摩擦忽略不计,根据F=f可计算出拉力大小; (2)利用公式W=Fs即可求出拉力所做的功.
【解答】解:因为物体匀速运动,所以滑轮组对物体水平向右的拉力等于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
又知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所以,拉力F=f=×40N=20N; (2)拉力F所做的功W=Fs=20N×2×5m=200J. 故答案为:(1)20;
(2)拉力F所做的功是200J.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拉力大小和功的计算,弄清楚绳子的股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5.(6分)(2010•深圳)有一只标有“220V,110W”,字样的灯泡L1.求: (1)1.1度的电可供该灯泡正常工作 10 小时. (2)该灯泡L1的电阻阻值大小?
(3)若把L1与标有“220V,1A”的另一只灯泡L2串联接到220V的电路中,求Ll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瓦?(结果保留整数)
【分析】(1)灯泡L1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根据P=求出1度电可供该灯泡工作的时间;
(2)知道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
求出灯泡L1的电阻;
(3)知道灯泡L2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根据R=求出灯泡L2的电阻,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灯泡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利用P=I2R求出L1实际消耗的电功率.
【解答】解:(1)灯泡L1正常工作时的功率P1=100W=0.11kW,
第17页(共19页)
由P=可得,1.1度电可供该灯泡工作的时间: t=
=
=10h;
可得,灯泡L1的电阻: =440Ω;
(2)由P=R1=
=
(3)灯泡L2的电阻: R2==
=220Ω,
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由I=可得,两灯泡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 I=
=
=A,
L1消耗的实际电功率:
P1实=I2R1=(A)2×440Ω≈49W. 答:(1)10;
(2)该灯泡的电阻为440Ω;
(3)L1实际消耗的电功率约为49W.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知道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
第18页(共19页)
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331306;wdnyx2011;llm;fhp826;山东张洪霞;李金泉;商翠荣;pywl;739830;dongfeng(排名不分先后) 菁优网
2017年6月18日
第19页(共1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