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研究和探索

来源:九壹网
教学研究 2012年第2期(总第138期) 探索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时代的需 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够实现学生在教学“主题”引导下积极参与 要 本文着重讨论如何依据某个主题来整合高中历史学习内 容.打破章节限制,在准确把握“三维目标”的前提下,开发学生 的多元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知识的生成过程 关键词: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探索 主题式历史教学设计,就是以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实物 教具等创设情景.依据某个主题来整合学习内容.有时可直接 打破章节限制.以学习任务来驱动学习.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 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1.主题式教学设计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 2O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f试行)》, 揭开了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序幕。2004年,山东、江苏等省 高中首批进入新课程改革。河北省高中2009年正式进入新课 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反映了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发展趋势.符合 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的实际 另外.新课程改革中把 “课程目标”分为三部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强调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学习.学 会做人。尤其强调…隋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适当淡化了历史课 程的政治功能,突出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 2.主题式教学设计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事物的意义源于我们的建构 学习者的知 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 交流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把学习者原有的 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 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 些方面,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因而建构主义 重视合作学习,重视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 主题 式教学设计有利于围绕主题分组合作.提供良好的知识建构的 学习情境。 二、如何确定教学主题 1.教学“主题”必须基于课程标准 而不能超越甚至是脱离 课程标准 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在贯彻新课 程的实践中,我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凸显新课程 的理念,尤其是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站在新课程理念的高 度,遵循《高中课标》,以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趋势。 教师对《课标》的解读是否准确,是否到位将直接关系到教 学主题的品味。教师具备合理的历史观是准确解读《课标》和把 握教学主题的前提。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课标》要求 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 大意义。”从《课标》不难看出,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对《共产党宣 言》的解读,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2.教学“主题”确立要符合学生的需求 教学“主题”的确定必须基于学生,这是由新课程的教学理 念决定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适 合学生的教学“主题”,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教学主题要适合 课堂教学;教学“主题”要能激活学生兴趣.能激发学生探索主 题思想的强烈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正所谓“每个 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 ” 为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尊重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不同 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不同 程度的发展 三、如何构建主题式教学设计 1.明确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学的基石.也是教学主题赖以生存的基础. 因此在确立教学主题时首先应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的确定基于教材和《课标》,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是在阅读教材的 基础上准确解读《课标》和《指导意见》,依托教学内容,确定恰 当的教学重点 2.确定教学目标 新课改后,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以前相比,现在更注重学生能力的提 高以及历史课堂教学的情感渗透作用.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的 时候要注意这一点。虽然进入高中,但不同层次的学生认知能 力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要考虑学生的水平 另外.确定教学目标时要能够尽量多地涵盖所教学的内 容。从历史教材人手。理解整合历史教材内容.挖掘史料内容的 思想性。 3.关注史学最新研究动向、更新史学观念 虽然新课改已经在全国普遍展开.新课程教材相比大纲版 教材在观念上有所突破.但依然严重滞后于历史学术研究.历 史教学与学术研究成果脱节是很普遍的问题。可是高考是高等 学校选拔优秀学生的考试,命题者基本是大学教师.这就决定 了高考历史试题或多或少会与重大的史学研究学术成果相联 系。每年的高考试 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各地试卷都带有一定的 “学术味儿”就是例证 因此,关注学术成果对我们中学教师而言.应选择那些意 义重大、影响广泛、成果丰厚且与中学历史课程有关联的学术 问题 除此之外,现在的史学观念也在变化。过去强调革命史观. 现在更多地是强调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如果我们 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的话,那我们的教学就是与时代脱节.是 无法展开的。教学设计更是无从谈起 主题式历史教学设计符合现代教学理论.顺应新课程改革 的潮流,沿海省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在省内高中应 用较少。我们的思考和实践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但我们相信. 主题式历史教学设计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有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王斯德,《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 【责编周春晓】 ——《。》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