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提高新闻报道的写作的技巧

来源:九壹网
浅谈提高新闻报道的写作的技巧

韩金龙

(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摘要:新闻报道的任务,就是去发现、去反映客观世界的千变万化。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实际,才能了解实际,发现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新闻报道要有利于整个社会增强理性精神和建设性态度,通过舆论监督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不断增进群众对党

和政府的信任,要做到有分析、有主见、有方法。从事专业新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不仅仅要掌握新闻报道的规律,还要能写出有深

度的新闻报道,这就需要媒体人提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新闻报道;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一(2013)05一0119—02

一、新闻报道的形式

新闻报道的样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根据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变化,旧有的样式可能被淘汰,新的样式又不断涌现。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为受众服务,向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新闻报道的样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消息、通讯、述评、调查报告、评论和新闻照片。其中,消息是一切新闻报道形式的老祖宗,现代一切新闻报道形式都是由它衍化出来的。消息是一种简洁而明快的报道新闻事实的文体,列宁称这种文体是“电报”。其特点是内容简约、传播速度怏。从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看,传播信息是新闻报道的最基本的功能,新闻工作者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大量的需要迅速报道的新闻事实。于是,他们大多选用了“消息”这一简洁、快速的形式,消息也就成为新闻传媒的主角。通讯在报道内容上是比消息更详尽的一种报道形式,一般说,通讯报道新闻事实比较具体。报道人物,可以就人物成长过程及显著事迹叙述清楚,其中甚至不乏细节的描述;报道事件,一般要将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叙述清楚,必要时,要对事件的某些场面详细描写,以再现事实的生动性。有些新闻,对于受众来讲,仅了解其梗概即可;有些新闻,则不仅要了解其梗概,而且要了解其背景、细节等,这就必须凭借通讯这一报道样式。评论也是新闻文体的重要品种,是就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或当时某种社会现象发表评论和意见。评论的样式也很多,诸如常见的社论、特约评论员文章、小评论、一事一议、思想评论等。随着分析的深入,也企图通过分析,评论让人们认

可作者的倾向性。后来出现的调查性报道、分析性报道,深度报道均属应时代要求而出现的新的报道形式。人们通过这类报道,不仅可以了解事实真相,还可以在报道者的引导下,了解新闻事实出现的背景、原因、发展趋向以及新闻事件所带来的影响。选择新闻题材主要根据报道的需要。譬如说,一件突发性新闻发生后,媒体要求立即予以报道。记者则可以消息的形式,将新闻事件的概貌作以介绍,要让受众进一步了解新闻事件的始末和细节,则可以将事件写成通讯。若要引导受众深入理解这一新闻事件,则可以在消息或通讯报道的同时,配发相应的评论文章。若新闻事件较复杂并具有某种重要性,则可以述评的形式,一边叙述事实,一边分析评判。

二、新闻报道的基本写法

新闻报道的写作手法讲究平实、结构简单明了、用词通俗和口语化。

(一)概括事实

首先是作为报道者,全面披露事实;然后是作为监督者,把社会各界意见完整地表达出来,以更好地促进危机的解决;最后是作为引导者,对危机的解决进行引导。有一些新闻报道,不是着力于写好事实,不善于用事实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说明道理。不是在分析事实,反映事实上下功夫,而是在拎观点,拨思想上花力气,写起来大观点套小观点,大导语套小导语。新闻媒体必须着力于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强化时事政务报道,善做重大新闻深度报道,不断推出典型报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不断

【收稿日期12013—05—12

【作者简介】韩金j臼(1965一),男,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

120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

3年第5期

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盯紧热点和突发事件,积极稳妥地引导舆论。创新时政新闻报道,增强权威性和影响力;拓展言论评论报道,增强思想性和引导性;改进社会新闻报道,增强教育性和贴近性。

(二)精选事例

开头通常有一段导语,简要说明全文的主题思想或主要事实,唤起读者注意,使读者先有一个总的概念。在报道中,结合对事实的概括报道,选择一定的具体事例,既能提示新闻报道的主体,又能使报道生动感人,这些事例不应随便选,而应具有典型性、具有鲜明个性,能够说明问题、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再现场景

再现场景在有关新闻写作的一些论述中还被称为“以氛围逼真”,即“让受众犹如身历其境地感受新闻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再现的写作方式虽然难度比较大,但它所增强的可感性显著,对读者说服的效果相应地也显著。美国著名记者威尔

柯里姆斯曾说过:

“最好的写稿人总是把报道写成似乎可以触摸到的有形物体。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么你写的报道就会变成过眼烟云。读者也就感觉不到它的存在。”2011年l0月,两岁的小悦悦在佛山五金城被汽车碾压死亡,l

8

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当时这事曾经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意外的发生无法避免,可孩子的父母有责任,肇事司机有责任,每一个旁观者都有责任。这里面,有些是法律规定的,有些只是道德的约束,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负起自己的那份责任,悲剧就不会那么多了。通过新闻报道再现场景就是将新闻事实的现场情况逼真地描写出来,产生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从而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对比衬托

结构严密,层次分明。一般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物写在最前面,然后再写次要的,更次要的;也可以依照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但要突出主要部分。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对比性材料能够更明确地表达记者要说的话,比如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突出新闻事实的变动程序等。新闻报道与文学作品、评论文章、理论文章不同,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事实的报道,记者的观点、感情也要通过对事实的报道来体现。但是,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并不是绝对排斥议论和抒情,有时在报道事实的同时加上一两句精辟的议论,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新闻事实。

(五)取舍平衡

《纽约时报》的拉尔夫有一句名言:“一个绝对平衡的新闻界等于没有新闻界”。在新闻报道中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要保持冷静,维持常态,把握平稳,任

JournalofHarbin

Vocational&Tcchnical垦!!!!g!

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新闻媒体在揭露犯罪、报道法制新闻时,要严格把握导向,作到细节报道适度,在法制新闻中对于特殊细节的表现应予以适当的限制,以免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刺激观众不健康猎奇心理和传播犯罪方法的负面作用。…媒体的作用不仅局限于监督的功能,而是引导舆论转向正面发展,引起读者的共鸣,并在实际行动中带动社会风气。怎样报道才能符合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取向等等问题,都成了每一次报道危机事件的“先决条件”。特别应注意危机事件中消极、负面信息的处理【3I。

三、新闻报道写作的技巧

掌握新闻写作的一般技巧,提炼新闻主题,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关键。一是,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新闻标题是在新闻正文内容前面,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评价的简短文字,是对新闻事实与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浓缩。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象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新闻标题写作应遵循受众的心理需求。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的再创作,一定要凸现事实主体、把握核心信息,将文章中的兴奋点提炼出来。在情感上和受众产生共鸣,达到真正的情感上的交流,才会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二是,学会写导语。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国外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没有好的导语,就算不上成功的新闻稿。三是,基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写法和结构。不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基本写法,就无法比较得心应手地进行新闻写作。而谋篇布局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新闻稿件在受众和编辑眼中的“身价”。四是,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摆事实,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新闻事业不可代替的价值所在。一条新闻通常报道一件事实,说明一个问题。任何新闻报道都离不开对客观事实的概括,这不仅因为要用语言传达客观事件的总体情况和来龙去脉,还因为新闻一般要求精炼、简明。对新闻事实的概括要立足全局,抓住特征,正确反映整体。文字简明扼要,用事实说话,必要时可以有适当的精湛的议论。报道及时、客观、公正、全面、平衡和透明,确保公信力。

【参考文献】

[1]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11.

[4】谢佳杰,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媒体失范现象分析[J】.今传媒,2010,(7).

(责任编辑:刘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