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 /”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庆祝(qìn qìng) 盼望(bàn pàn) 歉意(qiān qiàn) 叠花篮(diā dié)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叠词。
(1)伯伯家养的鸽子,( )的嘴巴,( )的眼睛,漂亮极啦! (2)今天天气真好,( )的云,( )的风,正适合我们去郊外散步。 3.字词理解与运用。
(1)“信”在词典中的解释主要有:①信用;②相信;③音信,信息。课题中“失信”的“信”意思是__________。(填序号)。课题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_。文中写“我”不能对__________失信,这是因为“我”答应她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四字词语用来形容文中的“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诚实守信 B.一诺千金 C.出尔反尔 D.言而有信
4.对“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说明宋庆龄觉得一个人在家没意思,心情不愉快,有点埋怨小珍
B.说明宋庆龄等了小珍很长时间,小珍没有来,但宋庆龄不后悔,因为她信守了诺言
C.赞美了宋庆龄守信用的品质,这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 ):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10金。围观的人都不相信,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变法很快就在秦国推广开来。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诺言 誓言)
1 / 2
(2)下列选项中,作为短文的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商鞅变法 B.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C.立木为信
(3)这篇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示例:(1)尖尖 红红 (2)淡淡 轻轻 3.(1)① 宋庆龄 小珍 教她叠花篮 (2)C 4.A
5.(1)诺言 (2)C
(3)这篇短文讲了战国时期的商鞅以重金悬赏国人搬木头,并坚定地兑现诺言,从而顺利树立了自己的威信,推动变法成功的故事。 示例:短文告诉我们,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一个守信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从而为自己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