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 第27卷第5期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Sep.2014 Vol_27 No.5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4.05.041 中文写作与应用技能实训途径新探 车 夫 刘永丰 曹 斌 (1.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46;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高等院校为学生对口搭建中文写作与应用技能网络实训平台,随机开展网络征文的稿件撰写、投稿或 编辑等业务活动,.-q- ̄促进写作课程理论知识向人才专长培养目标的迁移,有利于提高在校大学生对个人写作及其 笔下产品应用的兴趣,进而以各自写作或编辑方面的学习成果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落实。可以实现写作 实践育人环节快出文采、多出人才的教学改革效益。 关键词:网络资源;育人环节;实训平台;写作技能;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4)05—0085—02 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本科生,无论主修哪门发展 方向,中文写作与应用的基本技能都是必须具备的,而且最 好娴熟以至擅长。这是因为本专业人员的产、学、研、教等出 路,无不以汉语言写作与应用技能的发挥作为自己业务上创 手操作的条件,在写作课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汉语言文学专 业学生循序进行本专业中文写作与应用技能实践锻炼活动 的网络实训模式。 2新理论假设 新竞优的重要本领。现代社会工作岗位对汉语言文学专业 技术人员的这一客观需求,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注重写 作与应用专长发展的现实依据。 如何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汉语写作与应用技能的 培养呢?多年的写作授课育人经验及教训表明:只在写作课 堂的理论教学环节兜圈子,是完全不能把学生的亲笔写作本 在我国互联网校校通的现代教育技术普及条件下,高等 院校写作课程指导教师积极引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口 搭建中文写作与应用技能网络实训平台,随机开展网络有关 征文的稿件撰写、投稿或编辑等业务活动,可以促进写作课 堂所授理论知识向人才专长培养目标的迁移,有利于提高在 校生对个人写作及其笔下产品应用的兴趣,进而以各自写作 或编辑方面的学习成果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落 实。 3新观点论证 领尤其是他们习作的自主投稿发表、汇集展评等项应用能力 包办代替下来的!在校大学生中文写作与应用技能的持续 增长及其专长的全面形成、长足发展,非经过本人上手写作 与应用的实践锻炼过程不可。 3.1 写作及其应用技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核心本 领 在现代信息高速公路普天下畅通的互联网文化背景下, 设法搭建大学生中文写作与应用技能网络实训平台,可以弥 在我国现招的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群体里,无论主 修汉语教学、文化传播专长,还是发展文秘实务、文学创作或 研究等方向,都离不开母语写作基本功的专业修炼,也少不 了其写作产品付诸实际运用场合的实践检验。例如大学毕 补写作教师课堂讲授有余而学生写作实践不足的严重缺陷, 从而多快好省地提高写作课程教学育人效益…。 l新概念阐释 所谓“大学生中文写作与应用技能网络实训平台”,是指 我国高等院校积极利用现代互联网有关对口网站资源,随机 创造汉语应用文稿及文学习作构思、撰写、投稿或编辑等上 收稿日期:2014—06—15 业以后从事中文教育职业的文科生,备教案、订计划、写总结 材料和论文稿件,并把这类笔下产品在课堂以至教学评估、 教研成果鉴定等用场大显身手,是进行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常 规业务;走上文化产业管理岗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其策划文化创意活动、管理文化贸易业务、主持文化开发项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立项 课题“写作及应用技能网络实训平台搭建研究”(编号: SGH1350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 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简介:车夫(1957一),男,陕西彬县人,副教授。研 究方向:写作教学。 目,也需要写出具体的文字材料并进入一定的运营程序之中 去。正所谓“写作写作,写出文稿来才会有所作为”。 既然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就业、创业生涯需要中文写 作及其应用技能作为核心本领,那么,处于学业深造阶段的 学子,就必须加强“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文秘实务写 作”“论文写作”“文学创作”等专业必修、选修课程的“知本” 一85— 修养,突出中文综合写作与应用专长发展,力求在多种媒体 的中文写作及应用技能实训项目中砺炼成才。 3.2“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理论创新 要点 稿的命运。如此真对真式的网络写作与应用技能实训活动, 比传统的纸质笔墨写作、投稿或编辑训练来得快捷便利,更 容易取得大面积的实践育人效益 。 3.4依托纸质个人习作的平时投稿、汇编、展评或参赛等笔 头锻炼功夫不可懈怠 引导大学生进行中文写作与应用技能网络实训的教学 改革活动,从理论层面上来审视,完全符合国家教育部有关 在中文写作与应用技能网络实训活动开展的同时,理应 文件精神。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颁布的《全面提高高等 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被称为“高教三 十条”,具有法规性的权威。其中第八条指出:“强化实践育 人环节。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结合专业特 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 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这条新 要求主修写作课程的大学生不误常规的课后书面作业。其 切实有效的主要保证措施,一是推行“平时活页作文・自主 对口投稿・期末汇集展评”写作与应用技能书面锻炼模式 (简称“三步式”),要求授课班级学生人手一册《应用文习作 集》,经过一个时期的写作积累,在校园专项学习成果展评会 上形成一道可观的人文特色风景;二是适时举办“写作课程 的强化高等教育实践育人环节的指令,正是对加强大学生包 括写作与应用技能在内的动脑、动口、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经 验的科学升华。有这些理论的指导,我们开展以大学生中文 写作与应用技能网络实训为课题的专业产、学、研系列活动 就更加方向明确,也更有自信心和说服力。 3.3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中文写作与应用技能网络 实训活动是写作课程教改的高效成功之路 在网络写作与网络传播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 们上网阅读蔚然成风,利用发帖、博客、跟帖等网络短信媒体 进行相互交流已经习惯而成自然。高等院校写作课程教学 者对此应该因势利导,及时引领他们将个人上网诉求的业余 爱好与写作课程学习以及写作专长发展的学业任务有机地 结合起来,变简单粗放的对话空间为系统规范的文体习作园 地,改上网游戏站或聊天室为写作术与应用术实训场,借相 关互联网站征文栏目对口搭建师生上手写作、投稿或编辑技 能实训的互动平台,使一届届大学生网络作者群及编辑队伍 脱颖而出,从而实现写作课程育人成才的教学目标 J。 2012--2013学年,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2010级本科生充分利用本学期新增设的“应用文写作”课 程,以网络写稿与应用实践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努力提 高应用写作能力。在写作教师的指导下,将写作理论与写作 实践相结合,投入写稿与循序编辑过程之中,选择中国网络 诗歌学会主办的“中国网络诗歌网”作为施展专业特长的平 台,培养了一批捷足先登的网络新作者。在短短的一个多月 时间里,该年级两班学生在中国网络诗歌网日记、新歌词、故 事、剧本、文评、诗论、现代诗、散文、小说等专栏共发表个人 原创应用文稿和文学习作127篇,其中两名优秀学生作者被 该网站招聘为文学编辑。这是一个高等院校学生中文写作 与应用技能网络实训成功的典型案例。不同于其他课程网 络虚拟化实训做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学生以真实的写作者角 色进入真实的网络征文栏目,面对实实在在的文体和主题要 求动真格的,使各自的原创稿件按既定投稿程序上传给对口 网站,经过网站选聘的编辑审定以至评点来决定其发表或退 一86一 学习先进经验交流会”和“写作课程学习优秀成果展”,以充 分发挥学生优秀作者与个人习作应用能手的模范带头作用。 3.5写以致用、以用促写是写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快出文采、 多出人才的真经 高等院校写作课程教师要担当起写作与应用技能网络 实训导师的职责,自己首先必须是网络写作与应用有成的行 家里手。只有这样带头写以致用出显著成果来,才会对任课 班级学生产生专长吸引的魅力,也才有资格指导习作者登上 网络文坛创新竞优。写作课教师应成为网络诗歌网作者,应 练习写作现代诗、新歌词、散文诗、散文、杂文、日记、故事、小 说、剧本、文论、诗评等。师有所长,弟子才可能有所承传;写 作专长一旦派上了大用,学生才会普遍爆发强烈而不可抑制 的写作欲 。 4结语 高等院校的写作课程,一般是面向大学生培养写作及其 用稿实务能力的。在课后书面作业练习的基础上,以中国网 络诗歌网为抓手搭建起大学生中文写作与应用技能网络实 训平台,出了文采和人才,更得到“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创新 理论的有力支撑。写作写作,不写或少写何以有所作为?惟 有写作与应用技能一并综合起来上手操练,才会导引中文系 学生写用并举,全面发展其写作实务专长。 参考文献: [1]陈英雪.基于网络平台探索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手段的改 革[J].才智,2012,(18). [2]郭责星.应用写作教学实训平台的构建探讨[J].文教资 料,2012,(30). [3]沈文慧.高校写作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 [J].许昌学院学报,2012,(6). [4]焦永杰.计算机网络仿真实i)JI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中 国科技博览,2009,(28). 责任编辑:富春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