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69
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在腹泻患儿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冯 真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 研究和探讨小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在腹泻患儿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6月就诊住院治疗的腹泻患儿170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对症治疗护理组)对照组和(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护理组)观察组,各85例。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腹痛、腹胀以及倦怠乏力等中医症状积分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其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腹痛、腹胀以及倦怠乏力等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两组数据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腹痛、腹胀以及倦怠乏力等中医症状积分各项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82例/96.47%、6.76±2.38d、83例/97.64%,优于对照组的74例/87.05%、9.30±3.12d、77例/90.58%,组间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腹泻患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与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相比较,具有起效快、疗程短等优势,对改善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作用,得到了患儿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小儿腹泻;推拿;穴位贴敷;疗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03.69.02
DOI:10.16281/j.cnki.jocml.2019.03.050
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上一种多因素、多病原的常见疾病,由于小儿体质尚未发育完全,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等因素,造成该病发生的原因较多,大肠杆菌以及寄生虫等感染侵袭、饮食不当、周围所处环境突变均对导致小儿此病的发生。同时有研究表明,腹泻的程度与年龄的大小存在着较大的关联,这可能与患儿身体机能低下因素有关,同时白色念珠菌等病毒感染是造成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1]。患儿发病后,初期会出现精神不佳以及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延续,会出现呕吐、大便次数增多等,严重者还会造成患儿电解质紊乱、脱水等。因为该类疾病多为2岁以下儿童,所以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状态,发病后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否则不但会延误小儿病情,也会影响其身体发育及其他合并症的出现,且该类患儿还存在病情反复发作的特点,这可能与长期采用西药治疗及家属对相应的护理知识缺乏存在着较大的关系,所以在治疗的同时,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本次研究中,给予腹泻患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的同时,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发现效果较好,对改善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作用,得到了患儿家属的认可,现报道如下。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均按照医嘱的内容执行,其他无特殊处理。观察组给予穴位贴敷及按摩,具体为:轻微对天枢、气海以及神阙等穴位进行按摩,时间为25~30 min,穴位贴敷药物包括:炒薏仁、五味子、生黄芪等药物,水煮后,待晾干用纱布包括,敷于上述按摩处,每日1剂。同时辅以相应的护理,具体为:告知患儿家属加强小儿所处环境的卫生,保障其饮食安全,对相关知识予以告知等。
1.3 评估方法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腹痛、腹胀以及倦怠乏力等中医症状积分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其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2 结 果
统计学结果显示腹痛、腹胀以及倦怠乏力等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两组数据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腹痛、腹胀以及倦怠乏力等中医症状积分各项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82例/96.47%、6.76±2.38d、83例/97.64%,优于对照组的74例/87.05%、9.30±3.12d、77例/90.58%,组间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6月就诊住院治疗的腹泻患儿,随机抽取170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对其排泄物及血液进行了常规检查,均确诊为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均符合相关部门制定的儿科疾病临床诊断标准。按照就诊顺序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对症治疗护理组)对照组和(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护理组)观察组,各85例。男52例,女33例;年龄4个月~2岁5个月,平均(1.12±0.18)岁,病程2~7天,平均(4.32±0.51)天。均排除存在先天机体功能不全及对本次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史的患儿,两组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及结果表示知情,签订了相关文件,统计学结果像是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腹泻作为儿科的一种常见病,中医认为造成小儿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脾胃虚弱。同时中医认为治疗该病要以调补气血、固本培元为机制进行治疗[2]。本次研究中,给予患儿相应的穴位贴敷及按摩,取神阙、气海等穴位,起到健脾益胃、调气止泻等功效。从上诉分析中也可看出,给予腹泻患儿推拿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与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相比较,具有起效快、疗程短等优势,对改善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作用,得到了患儿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下转 72 页)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72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年第6卷第3期2019Vol.6No.3
2 结 果
2.1 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x2P
例数3232
呼吸系统感染3(9.38)7(21.88)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n(%)]
泌尿系统感染1(3.13)5(15.63)
感染发生率4(12.50)12(37.50)
5.3330.021
2.2 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观察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表2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x±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P
例数1010
工作态度22.42±2.0717.39±3.863.0430.004
基础操作22.28±2.2516.94±3.164.2020.000
风险意识21.65±4.0215.18±3.423.9470.000
预防性护理21.04±4.4715.56±2.313.4980.001
2.3 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x±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x2P
例数3232
非常满意96.16±1.8587.28±2.7115.3090.000
3 讨 论
国内外相关报道显示,呼吸道感染属于临床高发老年感染性疾病,老年人由于呼吸系统形态发生变化,个体气管壁弹性下降、支气管腔变窄,导致呼吸肌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增加老年人呼吸系统感染风险[3]。临床实践证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气管切开、住院时间、年龄等均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4]。本文采用的预防性护理方案可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根据既往呼吸内科高发医院感染类型,强化临床护理的薄弱环节,加强护理质量管控力度,达到提高护理品质、防控院内感染事件的干预目的。有学者研究发现,采用预防性护理模式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临床干预可有效阻断传染途径,切断传染源,充分保护易感人群,预后良好[5]。与上述分析一致,结合本
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医院感染率12.50%远低于对照组的37.50%,显示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防控感染事件发生。观察组护士风险意识、工作态度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采用的干预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显然更具优势,说明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提供的心理护理、护理过程等各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综上所述,采用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实施临床干预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满意度的护理服务,因此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2] [3] [4] [5]
丁学民.预防性护理管理对于降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感染率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4):182-184.
韩小宏,李军丽.护理干预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预防作用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6):17-20.
许 珍,梁小敏,江幸钻,等.老年病科医院感染现状及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4):94-95.
张建海.145例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2):201-204.
秦瑞玲,董娟娟,成艳琴,等.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分析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6):3699-3701.
本文编辑:赵小龙
(上接 69 页)
参考文献
[1]
金月萍,李学军.脾胃培元散穴位外敷治疗脾胃虚寒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7(6):599-600.
[2] 梅瑞平,杨德平.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用临床医学,2014,5(8):1-3.
本文编辑:赵小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