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校体育教研制度构建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来源:九壹网
总第258期 2013年10月(下) 封敏爻fc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1.258 October2013(C) 学校体育教研制度构建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曾日 t明4/-j[‘… ’ ([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410205; 【2】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湘潭411201) 中图分类号:G8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3)30—0115一O2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与学校体育教研制度构建相关的一 系列问题。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构建学校体育教研制度的 必要性,然后又进一步分析了在构建学校体育教研制度的 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并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提 出了改造和构建学校体育教研制度的两点具体策略,即:改 变传统“重教轻研”的问题,充分发挥体育教研工作的研究 作用;改变传统的学校体育教研模式,改造传统的备课、说 课、评课的教研模式,希望对学校体育教研制度的构建能够 有所助益。 关键词教研制度学校体育构建原则构建策略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Sport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ystem//Zeng Mingt 】 Abstract Thi paper deals with a series of issues relat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teaching and research system.This paper ifrstl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consturcting school sports teach— ing and research system briefly,and then further analyzes the key issue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rocess,and,based 0n the whole analysis,proposes two speciifc strategies of improv— ing and constructing school sport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ystem, that is,changing traditional idea of focusing on teaching and ne— glecting research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sports teaching research, and changing traditional sports teaching and research model, hoping to be benefici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sports teach— ing and research system. Key words teaching and research system;school sports;con- struction principle;consturction strategy 学校体育的教研制度是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顺利实 施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普遍存在“重教轻研”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任课教师教 学经验的总结,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更不利于教 学质量的提升。鉴于此,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 重视学校的体育教研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校体育教研 制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要的体育教学课题之 。因此,本 文就针对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研制度的构建问题进 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1构建学校体育教研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1.1学校体育教研工作多流于形式。急需构建一个科学的教 研制度体系 虽然很多学校的体育工作中,均或多或少地涉及了体 育教研工作,但是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这些学校 普遍的现象就是教而不研,多数教研活动流于表面的形式, 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这些学校的教研活动多数以常 见的检查评比、听课评课或者是理论培训来展开,但是缺乏 明确的活动主题,以至于参与人员很难真正从中受益。因 此,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学校急需构建一个新的教研制度体 系,将学校相关的教研活动进行科学的规范,以确保学校体 育教研活动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1_2学校体育教研工作过于局限。需要科学的教研制度推动 教研工作的拓展 目前,很多学校在开展体育教研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一 个问题,即“迷信权威,局限经验”。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是 因为传统的学校体育教研工作,常常将普通的体育任课教 师排除在研究之外,从而使得学校体育教研工作仅仅靠某 些理论工作者来开展,普通的任课教师则因不了解教研活 动的过程而不够自信,以致出现盲目迷信权威的问题。另 外,即使某些任课教师有一定的教研意识,但是由于他们长 期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也常常局限于满 足自己的个人经验,也很难主动接受新的教研理念。鉴于 此,要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学校急需构建一个科学的、完 善的、符合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实际的教研制度,通过新的教 研制度来让更多的任课教师了解,并加入到学校体育教研 工作中来,通过新的教研制度推动教研工作和教研领域的 拓展和进步。 1.3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为教研工作带来了新的变 化,有必要突破传统的教研模式 近些年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给学校体育教学 活动带来了诸多的变化,而与此同时,也为学校体育教研工 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实施,我们不但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本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 识,还把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放到了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环 境中去开展,打破了传统学校体育教学封闭的课程体制,更 加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体作用,强调教学 相长。而这些变化出现,也使得学校体育教员工作的内容越 来越丰富,要想做好学校的体育教研工作,就有必要突破传 统的教研模式,并根据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实际有针对性 地调整学校的体育教研制度,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学校体 育教研制度来规范相关的工作,以尽可能地提高学校体育 教研工作的成效。 2构建学校体育教研制度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2.1实效性问题 构建学校体育教研制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升任 课教师的教学素养,增强其教学研究的水平。因此,在构建 学校体育教研制度时,首先应注意的就是实效性的问题。在 构建学校体育教研制度时,所制定的相关措施,一定要围绕 提高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执教能力,提高体育教学活动 的质量和效率进行。所制定的学校体育教研制度,在促进任 课教师的发展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方面一定要具有良好 的实效性。 2.2创新性问题 创新是开展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的初衷之一,也是推动 学校体育教研活动不断进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构建 学校体育教研制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从本校的实际情 况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有利于体育教研活 115 体育研究 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目标和措施,突出教研活动的创新 性。 2.3研究性问题 学校体育教研活动,本来就离不开“研究”,而也只有依 靠“研究”才能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才能够积累教研的基础性资料,并通过进一 步的反思、探索和研究,最终完成整个教研活动。由此可知, 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的整个过程均离不开研究,而与此相对 应的,在构建学校的体育教研制度时,同样也应突出研究性 这一特性。通过相对应的制度,来激发任课教师进行积极、 主动、能动的教研活动热情,为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的持续健 康发展提供保证。 首先,在传统的教研模式中,备课主要是由任课教师来 独自开展和完成的。在备课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很少主动就 备课中的问题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多数均靠自己的摸 索和分析来解决,以至于常常出现吃不透教材的现象。而在 构建新的学校体育教研制度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可以 推行集体备课的方式,让任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通过集 体交流讨论,分析论证来让备课活动更为科学。 其次,说课是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一种重要方式, 但是在传统的教研模式中,说课常常就是重复日常的体育 教学活动,缺乏任课教师对问题背后深刻的原由的内省和 思考,使得说课质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在构建新的 学校体育教研制度时,就应注意突出反思性的说课方式,或 3构建学校体育教研制度的有效策略 者说是实践性的说课方式,引导任课教师在说课的过程中 3.1注意改变传统“重教轻研”的问题。充分发挥体育教研工 积极主动地进行内省和思考。 作的研究作用 最后,评课。在传统的评课活动中,人们往往过分重视 在构建学校体育教研制度的过程中,要注意改变传统 评定而却忽视了讨论的意义。重视评定的结果而忽略了评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重教轻研”的问题,也就是说不但要 定的过程,以至于评课不但没能成为促进教师自我提升的 重视教研工作中的“教”,同样也要重视教研工作中的“研”, 以尽可能地充分发挥体育教研工作的研究作用。 手段,反而成为了束缚教师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构建新的 学校教研评价制度时,一定要注意改变这一问题,从关注学 而要改变传统“重教轻研”的问题,充分发挥体育教研 工作的研究作用,在构建学校体育教研制度时,应注意,教 生发展、关注教师发展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评定教 研所涉及的研究范围不但应包括任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 学的整个过程,切实杜绝形式主义和作秀的现象。 学活动,例如:如何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成效,或如何使教 学活动从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向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等问 参考文献 题;还要囊括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的研究,例如:怎样 [1]陈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区域教研制度建设的探索与思考lJ1.当 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 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7). [2]校本教研:支撑每个教师的学习和发展——区域推进校本教研制 运动体验等课题。 度建设的行动案例『Jl_基础教育参考,2006(4). 3.2注意改变传统的学校体育教研模式,改造传统的备课、 [3]葛建南 超.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 说课、评课的教研模式 策lJ1.体育学刊,201 1(2). 改变传统的学校体育教研模式,是构建和完善学校体 【4]郭舰洋,宁姝.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发挥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的 育教研制度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而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 主导作用f J]l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4). 就是传统的备课、说课、评课教研模式的改造。 编辑王恒平 夸路船专 专 专 毫 窖妇些妇窜 窜;幺r—§ r夸妇r专 叠 r专 r专妊窜 窜 一逝, 鲁 ;窑—§ — 妇r逝夸 r逝毫 专 窜 、: -夸 , - 专 r ;鲁窜l鲁— 路窖妊夸 毫 r 9妊毫;拿 (上接第114页) 某一电器动作不符合要求,则说明故障有可能是与此电器 首先按照黄金分割法,将回路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分别 相关的电路中,然后在这部分故障电路中进行检查,便可找 测量每一段的电阻。如果所测电阻值比正常值大,或出现电 出故障点;如果电路正常,则表明相应的支路无故障,这样 阻值大小不稳,则说明有接触不良的现象。如果本来应该 逐步的缩小检测范围,最终确定故障点。 通,但实测电阻为无穷大,则说明有断路现象。不论何种故 在采用试验法检查时,也可以采用先检查主电路,后检 障,只要通过连续分段测量的方法,一般均可确定出故障点 查控制电路;先检查辅助系统,后检查主传动系统。分清是 的位置。 电源的故障还是线路故障,线路中是主电路还是控制电路 (2)电阻测量法:选用一个公共地,测量回路每一个部 的问题,控制电路中是哪条电路,哪个元件的问题等等,但 分对地电压。如果回路没有开路现象,则每一处对地电压均 必须注意不要随意用外力使接触器或继电器动作,以防引 相等;如果有正常降压元件,则元件前和元件后对地电压不 起事故发生。 相等;如果接触不良,则所测对地电压可能大小不稳。根据 3.3逻辑分析法 这一特点,就可以通过测量回路电压,查找故障点。 逻辑分析法的前提是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它是基于电 总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会时常发生,很多故障 气控制电路的原理来控制线路的环节、程序和故障现象之 都是比较常见的,我们在检查和分析故障时,要采用切实可 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迅速缩小检测范围,进而确定故 行的方法排除,不要想着用一种方法就能找出故障点,而采 障位置。 用几种方法综合起来同时进行才能迅速找出故障点。另外, 在利用逻辑分析法检查时,充分使用原理图,具体分析 我建议在每次故障排除后,及时总结经验,并作好检修记 故障现象,划出大致故障的范围,然后根据通电测试方法检 录,以备以后维修参考。 查与之相关的支路,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最终确定故障点, 使看似复杂的问题变得清晰,从而提高检查效率,尽快排除 参考文献 故障,使生产设备恢复运行。 [1]李敬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 3.4测量法 版社,2001. (1)电压测量法:发生断路故障后,其电阻值变为无穷 『2葛其春.2]浅析电气控制线路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fJ1.中国科技博 览,2010(32). 大;发生接触不良故障后,电阻值变大,或阻值不稳;发生短 [3]吕俊霞.电气控制电路检修的方法和技术[J】.仪器仪表用户,2007 路故障后,电阻变为零。根据这一规律,可通过测量回路的 (1). 电阻,来判断是否存在断路及接触不良。 编辑王恒平 l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