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俗称“年节”,老百
姓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实际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拜 年
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是有史为证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团圆饭
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
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
闻鸡起舞 金鸡独立 鸡年大吉 金鸡报晓 鸡年纳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