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凯风》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凯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诵读及诵读训练方法。

2、采用多种形式的引读,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

3、学会吟诵《凯风》。

二、教学准备:

课前将带拼音和赏析的诗稿发给学生。

三、教学过程:

(教学分工:师1负责示范讲解,师2负责指导、纠正动作和发音。)

(一)谈话导入

师:下午好,孩子们。

生:下午好,老师。

师:孩子们,又到了我们一起诵读经典的时间,那就让我们共同穿越诗歌,

生:学会那个遥远故乡的语言。

师:让我们用最优美的语言、最动听的声音来迎接这这一次的相聚吧!

琅琅书声,朗朗乾坤。

生:我们期待着,我们行动着!

(二)口部操

师:诵读是一种美的享受,只有当我们充分打开了口腔才能把诵读发挥到极致,所以让我们首先进行口部操训练。

第一节,咧嘴。(师1动作演示,师2喊节拍一、二)

第二节,给我糖。(师1动作演示,师2喊节拍左、右)

第三节,小鱼吐泡泡。(师1动作演示,师2提示操作要领:抿紧双唇,突然张开)

第四节,饶舌。(师1动作演示,师2提示操作要领:舌头贴着牙齿外面在嘴里绕圈,先顺时针5圈,再逆时针5圈,感到嘴巴和舌头酸疼就成功了。)

第五节,打哈欠。(师1动作演示,师2提示操作要领:慢慢地将嘴巴张到最大,再收回来,重复5次)

师1示范动作。师2提示操作要领并检查纠正生练习的动作。

(三)了解《诗经》

师过渡:孩子们,你们知道《诗经》这一部著作吗?《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305篇作品,也叫《诗三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经》邶风里面的一篇作品《凯风》。

(四)新授诗

1.生拼读诗歌

师:请同学们根据拼音自己拼读诗歌并看注释了解本诗,把读不准的字用铅笔圈出来。

2. 师范读诗,对于难读的字指点正音。

师:请大家听老师读一遍,尤其注意刚才自己没有读准的字音。

师:现在请大家一起读一遍,凯风,起。

生齐读。

师:老师注意到刚才大家读的时候“劬劳”的“劬”字读成二声了,请大家注意,这个字读qu三声。大家再读一遍,“劬劳”。

生齐读:劬劳

3. 学生自由练读(师2巡视指导,纠正字音,提醒坐姿等)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练读。

4. 分男女读诗,根据学生朗诵的情况再看是否教读。

师:我们先请男生读一读。

师:读得很好,我们再看看女生是不是比男生读得更好。

师:看来大家都会读了。

5. 师带领孩子一起理解感悟诗意。有感情地朗诵诗(点名读,男女合作读,分小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

师:现在我们会读了,再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诗中写到母亲辛苦养育兄弟7人长大,非常劳累,身体也渐渐衰弱了,兄弟7人不成材没能尽到孝心感到非常痛心。所以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儿子歌颂母爱并自责的诗。你们的母亲是不是也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你们,非常辛苦呢?那就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深深的爱和感谢重新读读这首诗吧。

师:谁想先来试试?请你来。

师:下面我们每一组请出一位同学开火车读,从第一组同学开始。

(五)吟诵

师过渡:孩子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读诗的吗?

师:古人在读诗时通常会结合这首诗的韵律给出一定的曲调,以吟诵的方式把诗唱出来,就像我们今天唱歌一样。这一首诗又可以怎么唱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放吟诵音乐。生听不唱。

师:就让我们像古人一样,带着对母亲的敬爱轻轻把这首诗吟唱出来吧。请大家跟着音乐学唱这首诗。

师:同学们,都学会了吗?和你同组的小伙伴一起练习练习,上台表演表演吧。

请2组孩子展示。

三、结束语:

师:这一次的课又要结束了,但我们的诵读不会结束。诵读经典,

生:感受汉语魅力!

师:诵读经典,

生:传承中华文化!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