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夯实基础
1.玉兰、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正确的是( )
A.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B.是花瓣在光照条件下合成的 C.是树皮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的 D.是叶在上一年制造并储存于树干的
2.有一位同学,在夏季晴好的一天中,分别于清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从同一株绿色植物上摘取极相似的绿叶三片.再将这三片叶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加碘液染色.染色最深的应是哪个时间取得的叶片( )
A.清晨时 B.傍晚时 C.深夜时 D.无法确定
3.下列有关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必须对植物进行暗处理 B.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作对照 C.脱色时用的试剂是酒精 D.叶片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变蓝
4.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原料是氧气和水 B.制造有机物必须有光 C.叶绿体只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 D.光合作用只能制造淀粉 二、能力提升
5.绿色植物叶片中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主要场所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1
C.叶绿体 D.线粒体
6.下列有关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天进行光合作用 B.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远少于其他生物 D.所有生物的活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
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或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合理密植能够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原因是能够充分利用太阳光的光能
B.冬天,树木长得慢,甚至停止生长,是因为温度过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合成减少或停止 C.自然界的二氧化碳不是光合作用提供的
D.夏天中午光照最强,光合作用反而下降,原因是温度过高、水分大量蒸发 8.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叶片隔水加热脱去叶绿素的溶液是( ) A.生理盐水 B.石灰水 C.碘液 D.酒精 三、课外拓展
9.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基本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将玻璃钟罩同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_____,其它保持不变.
(2)实验过程③中,叶片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为_________. (3)由此实验得出结论,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4)光合作用所需原料还有_________ 四、中考链接
2
10.(内江)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作物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不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产量的是( )
A.合理密植 B.适时松土 C.延长光照时间 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1.(赤峰)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瓜果等栽培,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 )
A.适时松土、施肥 B.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C.向温室内定期释放适量的二氧化碳 D.温室内温度尽量保持白天20℃,夜晚25℃
12.(新疆)如图是一个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试验装置.先将这个装置放在暗室中24小时,然后移到光下.瓶内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瓶口密封.
(1)几小时后摘下瓶内的叶片,经处理后加碘液2滴,而叶片颜色无变化,证明叶片中_________,说明_________.
(2)摘下一片瓶外的叶片,经处理加碘液2滴,则叶片颜色_________,说明叶片_________. (3)瓶内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 (4)将此装置放在暗中24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
3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D 解析:有机物是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玉兰、海棠等植物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有机物来自上一年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输送到花瓣,D正确
2.B 解析:傍晚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最深,故符合题意.
3.D 4.B 二、能力提升
5.C 解析: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符合题意。
6.D 解析:呼吸是生物的特征之一,所有生物的活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D正确 7.D 8.D 三、课外拓展 9.(1)等量的清水;
(2)由绿色变为黄白色;酒精脱去叶绿素; (3)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4)水. 四、中考链接 10.B 11.D
12.(1)无淀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变蓝色;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3)吸收二氧化碳
(4)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