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市交通隧道的通风设计及应用

来源:九壹网
城市建筑I隧道・铁路I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I TUNNEL・RAILWAG 城市交通隧道的通风设计及应用 ●邹锋 [摘要J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了缓解城市地面道 路交通的压力,各大、中型城市交通在向地下转移,城市 交通隧道的修建日益广泛。其规模往往大小不一,但均会 出现高峰期车流量大,隧道内的空气和噪声污染严重。一 旦发生火灾,对生命安全的危害是极大的。因此,城市交 通隧道的通风以及防火排烟的设计也必须引起设计人员的 重视。 通风方式能保持隧道全程废气的均匀度和最佳的能 见度,是各种通风方式中最可靠、最舒适的方式, 也是投资成本最高和运行费最贵的一种方式。 3.半横向通风 是由通风机经送风管道送入隧道,并沿隧道长 度方向上的各个截面的通风孔送入隧道通行区域, (2)机械排烟系统可与隧道的通风系统合用, 且通风系统应符合机械排烟系统的有关要求,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①采用全横向和半横向通风方式时,可通过排 风管道排烟;采用纵向通风方式时,应能迅速组织 气流、有效排烟;采用纵向通风方式的隧道,其排 烟风速应根据隧道内的最不利火灾规模确定; 废气自两端隧道口逸出。这种通风方式一般可应用 于中型(5~6km)隧道。一般半横向通风在两端隧 道口的排气速度<8m/s。半横向通风系统的通风机 房通常设置在隧道的两个端口。 4.纵向通风 ②风机必须能在250 ̄C环境条件下连续正常 运行不小于1.0 h。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O0 h。 【关键词J城市交通隧道通风设计应用 一、城市交通隧道的通风方式 (3)隧道火灾避难设施内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 压送风系统,其送风的余压值应为30 ̄50 Pa。 城市交通隧道通风系统主要应对c0、烟雾和异 味进行稀释,同时采用通风、防排烟措施控制烟气 产物及烟气的运动,可以改善火灾环境,并降低火 场温度以及热烟气和热分解产物的浓度,改善视线。 但是机械通风会通过不同途径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 火灾产生影响,因此合理的选择设计至关重要。 城市交通隧道通风主要有自然、横向、半横向 和纵向通风四种方式。 i.自然通风 作为一种纵向通风方式,自然通风只适应于极 短的隧道,当大气条件为气压差形成自然流动时, 是指空气沿隧道长度方向流动,将隧道本身作 为空气流动通道而不利用风管的系统。目前多数采 用的是使用“射流风机”的纵向通风,通常是以一 定数量的射流风机以一定的间距吊装于隧道顶部来 完成。新风由射流风机一侧吸入,以25 ̄30m/s的 速度从另一侧喷出,完成从一端到另一端排出废气 的过程。纵向通风方式其废气浓度是从隧道一端向 另一端逐渐增加的。这种方式不论初投资还是在能 量消耗上面都较为经济。 二、城市交通隧道的防排烟设计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城市交通 隧道的防火设计应综合考虑隧道内的交通组成、隧 道的用途、自然条件、长度等因素进行。单孔和双 孔隧道应按其封闭段长度及交通情况分为一、二、 三、四类。 三、京广路城市交通隧道的通风设计 (1)工程概况。现状京广路道路宽30 ̄35 m, 路面宽18 m,规划道路红线为45 m。 计算行车速度按60 km/h考虑,匝道按45 km/h 考虑:快车道最大纵坡i<4.0%。 隧道净空断面积为72.665m2,隧道断面周长为 36.1 m,隧道断面当量直径为8.05 m。 (2)气象、地质条件(略)。 (3)规划交通量。根据《郑州市火车站西出口 则必须是全年几乎能恒定的保持这种气象条件。一 般自然通风所适应的隧道长度为:200 ̄300 m。 2.横向通风 综合换乘枢纽及相关工程专题规划研究京广北路改 造方案规划设计》文件,1O年京广北路隧道出入口 的高峰小时交通量预测结果及调查推测分析该隧道 单洞交通组成由20%的大型车辆、80%的小型车辆组 成。 是指全部用风管送风和排风的系统,送、排风 风管沿整个隧道长度方向布置,送、排气横向流过 隧道的横截面。横向通风适合于中、长隧道。这种 ———————(1)通行机动车的一、二、三类隧道应设置机 (4)通风方式的比选,见表1: 械排烟系统。 表l通风方式的比较 隧道适用长度 单洞双向行车 无塞车危险时,0 4~O.6 k加,车流量小时,可适当增长 最长2 k珈 最长4 km左右 介于纵横向组合式通风 长度>/0.5 km,均可 长度≥1 km,均可 介于半横向式和全横向式 长度>2 km,均可 ————条件 ——类型~ 自然通风,装有cO报警装置 纵向通风 全射流风机 竖井+轴流风机+射流风机 纵横向组台式通风 半横向式 具有一个风道(风机可以逆转) 具有二个风道 部分半横向式 全横向式 双洞单向行车 无塞车危险时,0.8~1 km,反之为0.4~0.6 km 最长4 km左右 最长6 km左右 长度/>2 km,均可 长度≥4 km,均可 长度>6 k加,均可 (5)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结 139.27 N/m 、21.72 N/m2和88.4 N/m ,从而得到隧 数,从而进行运行调节:充分利用单向交通时隧道 合本隧道的长度、交通条件、各通风方式的特点比 选,故本工程选取全射流风机纵向通风方式。 (6)隧道计算需风量。隧道通风主要以稀释、 道内所需升压力为72.6N/m。。本工程射流风机的选 型,综合考虑隧道内的安装空间,风机运行效率及 噪声等多项因素。选15台T型双向射流风机分组布 置,每组3台。每组风机之间的纵向间距按230 m 考虑,第一组风机距隧道入口为230m。同一组风机 内的活塞风,开启部分射流风机或者全部关闭。使 通风系统的能耗降到最小值。 (9)排烟措施。因本工程隧道长度小于1 500m, 按规范规定可以不考虑排烟问题。 四、结语 排除车辆行使中排放的c0、烟雾和异昧为目的,通 过计算各项需风量,将其中最大者作为隧道通风的 控制风量。根据该规范的规定,可得到2020年隧道 稀释烟雾的最大需风量为470 m3/s。根据最大需风 量计算得出隧道设计风速为6.33 m/s。 之间的横向距离按2 m考虑。中间的风机布置在隧 道中心线上。 城市隧道的通风设计不是一个单一的模式,应 (8)运行调节及节能措施。通过在隧道出口设 置监控措施,比如VICO分析仪,监测隧道内c0气 综合考虑城市交通条件、地质条件、通风要求、环 境保护要求、火灾时的通风控制、维护与管理水平、 分期实施的可能性以及建设与营运等因素。 (作者单位:郑州市建筑设计院) (7)射流风机选型计算。根据规范,计算得出 通风阻抗力和自然风阻抗力以及交通通风力分别为 体和烟雾浓度等的变化,来控制射流风机开启的台 3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