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有机融合”,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收集资料形成自己的地理资料库,为教学打下丰厚的物质基础。 1.注意搜集地图、图片。平时注意搜集课本上没有的,但是对今后的教学有帮助的地图和图片,如地理景观图片:天空、宇宙、气候、地形、河流、森林、海洋、沙漠、冰川、矿藏、能源、各国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房屋建筑等图片;灾害图片:地震、泥石流、火山爆发、风灾、雪灾、水灾、环境污染等图片。
2.注意收集地理信与地理有关的事物时有发生,涌现出大量的地理信息,我们应该把这些地理信息进行归类收集。教师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注意资料的新颖性、时代性、资料的真实性,以及资料与地理科学的相关性。
3.注意收集地理课件。教师要善于利用现有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在网上搜集现成的地理课件,比如说许多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各种flash动画。我们要在网上游览、收集合适的地理课件,形成自己需要的课件库,这样可以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信息技术与地理知识的有机整合上。
4.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在整合各种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参与,更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发展,培养“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良好习惯,同时还锻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各种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参与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地理教学有了资料库后,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有机融合是关键。 1.整合地图、图片。在选择地图、图片的时候,注意地图和图片反映的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侧面、宏观与微观的内容,创造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整合地理信息。在信息资料的处理上,注意资料与地理知识的有机整合,体现教师在地理教学上对信息的组织、交融和对问题的分析,而非信息知识的罗列者或讲解者。
3.整合课件。在使用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中,信息技术应该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课件精而不滥,能用动画不用静止,能用彩色不用黑白,能写板书不用电子黑板,能思考就不解说,补充信息而不翻版课本,课件注意独立思考
和讨论交流结合。通过使用信息技术,降低教学难度,缩短授课时间,把节省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4.整合复习课。复习通常时间紧促,知识量大,在短时间做到综合复习,用过去的传统的方法效果往往事倍功半,使用信息技术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复习内容却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翻版。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大规模的梳理,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基础知识,整合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注意重点知识结构以及联系,关注热点、焦点,拓宽知识视野和思维能力。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科的整合,不仅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演示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与地理知识、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有机地整合,整合
的最终目的是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舞台和创新思维的空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