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机械切削加工及检验

来源:九壹网
 Q/ZX 12.203.2 - 2001 (检验和试验方法技术标准)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 —机械切削加工及检验 I 目 次 1 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机械切削加工检验..........................................................1 3.1 表面检验.............................................................1 3.2 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1 3.3 螺纹检验.............................................................2 3.4 弹簧检验.............................................................3 3.5 机械切削零件的检验...................................................3 金属制品检验规范-机械切削加工检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机械切削加工过程的监督内容及成品检验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外协加工机械切削加工件。 2 引用标准 下面所引用的企业标准,以网上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GB/T 1184—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 1804—92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3 机械切削加工检验 为确保加工质量,要求加工厂家要有完善的质量体系;要遵照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加工;操作工人要有上岗证;确认设备精度可以实现产品零件的尺寸精度、粗糙度等要求;基本检验工具要具备。 3.1󰀃 表面检验 严格按图纸要求进行检验。表面粗糙度值3.2μm及以上的零件表面,不允许存在磕碰、划伤等。3.2μm以下的表面允许存在少量的深度不大于0.10mm的磕碰、划伤等缺陷,但必须用油石、砂纸等工具修整平滑。 除特殊要求外,加工后的零件不允许有尖棱、尖角和毛刺。 经过热处理的工件精加工时不得产生烧伤、裂纹等缺陷。 3.2󰀃 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 3.2.1 形状公差的未注公差 图面上未标注公差地方,按GB/T 1184—96执行。该国标分为H、K、L三个等级,采用H级表示为GB/T 1184—H, 未注公差值见表1。 表1 直线度和平面度的未注公差值 mm 公差等级 基本长度范围 ≤10 >10~30 >30~100 >100~300 >300~1000>1000~3000 0.02 0.05 0.1 0.2 0.3 0.4 H 3.2.1.1 圆度 圆度的未注公差值等于标准的直径公差值,但不能大于径向圆跳动未注公差值,见表4。 3.2.1.2 圆柱度 圆柱度的未注公差值不做具体规定。原则如下: a) 圆柱度应小于圆度、直线度和平行度的未注公差。如因功能需要,应在被测要素上按GB/T 1182—96 中的规定标注圆柱度公差值。 b) 圆柱度误差由圆度、直线度和相对素线的平行度误差组成, 3.2.2 位置公差的未注公差值 3.2.2.1 垂直度未注公差值 按GB/T 1184—96执行。该国标分为H、K、L三个等级,采用H级,表示为GB/T 1184—H,见表2。 表2 垂直度未注公差值 mm 公差等级 ≤10 H 做基准均可以。 基本长度范围 >100~300 >300~1000 >1000~3000 0.2 0.3 0.4 0.5 注:使用时取形成直角的两边中较长的一边作为基准,较短的一边做为被测要素,两边相等取任意一边3.2.2.2 平行度未注公差值 平行度未注公差值等于给出的尺寸公差值,或是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中的相应公差值取较大者。取两要素中的较长者作为基准,若两要素的长度相等则可任选一要素。 3.2.2.3 对称度未注公差值 取两要素中较长者作为基准,较短者作为被测要素。若两要素长度相等任选一要素为基准均可。未注公差值选用GB/T 1184—96,该标准中规定了三级(H、K、L),采用H级(见表3)。 表3 对称度未注公差值 mm 公差等级 ≤10 基本长度范围 >100~300 >300~1000 >1000~3000 H 0.5 3.2.2.4 圆跳动未注公差值 应以设计或工艺给出的支撑面作为基准,否则应取两要素中较长的一个作为基准;如一样长可任选一要素均可。未注公差值采用GB/T 1184—96 ,该标准分为三级(H、K、L),选用K级(见表4)。 表4 圆跳动未注公差值 mm 公差等级 圆跳动公差值 K 0.2 3.2.2.5 同轴度未注公差值 同轴度的未注公差值未作规定。 在极限状况下,同轴度的未注公差值可以和表4径向圆跳动未注公差值相等。应选两要素中的较长者为基准。 3.3󰀃 螺纹检验 螺纹加工,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 加工的螺纹表面,不允许有黑皮、压扁、乱扣、毛刺等缺陷。对于不大的局部的螺纹破裂,其深度不超过螺纹工作高度的一半,连续不超过一周,允许使用。 螺纹检验用螺纹样规来检验。可参见Q/ZX 12.203.10《金属制品检验规范—紧固件加工检验》进行。 2 3.4󰀃 弹簧检验 3.4.1 弹簧的表面质量用目测或5倍放大镜进行检验。 3.4.2 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裂纹、氧化皮、锈蚀等缺陷。 3.4.3 冷卷弹簧不允许有深度超过材料直径公差之半的个别压痕、凹坑和刮伤。 3.4.4 热卷弹簧允许用打磨方法消除在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个别压痕凹坑和刮伤,修磨后的断面尺寸,允许比原材料实际尺寸再减去原材料的公差值小。 3.4.5 经淬火、回火处理的弹簧,脱碳层深度和金相组织的检验,采用抽样或试样检查。 3.4.6 电镀后的弹簧在除氢处理前,应防止弯曲。镀锌和镀镉之后要进行钝化或磷化的零件,钝化或磷化应在除氢处理之后进行。 3.4.7 静载荷重试验 弹簧永久变形的检查,可将弹簧成品压缩(拉伸、扭转)五次到工作极限负荷下的高度(长度)(或工作极限扭转角度),测量第四次和第五次的高度(或长度、角度),其值不变则认为没有永久变形。 静载荷耐久试验(强压处理):将弹簧压到圈与圈接触的程度(拉伸弹簧则拉到最大载荷时变形量的1.2倍),并在室温下保持1~2昼夜,然后检查变形与表面质量。 3.4.8 弹簧成品的载荷及尺寸公差,表面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验,在永久变形前、后都需进行。 3.5󰀃 机械切削零件的检验 3.5.1 加工轴用的中心孔,在图样上未注明时,允许存在。 3.5.2 销轴的检验按设计图纸进行,当零件是多台阶销轴时,若没有标注形位公差,按4.2进行。长度尺寸未注公差采用GB/T 1804—92 的未注公差。该标准分为四级(f、m、c、v),采用中等级m级,表示为GB/T 1804—m(见表5)。 表 5 极限偏差数值 (mm) 尺寸分段 公差 等级 >0.5~3 >3~6 >6~30 >30~120 >120~400>400~1000 >1000~2000 > 2000~4000 中级m ±0.1 ±0.1 ±0.2 ±0.3 ±0.5 ±0.8 ±1.2 ±2 3.5.3 切削加工零件的验收方法 由于机加件在加工过程中, 不是复制型生产, 受人为因素、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对机加件采取按图纸要求,每件、每个要素逐一地进行检验。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