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探索● 民间游戏对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作用 南靖县山城中心幼儿园 摘要吴安华 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教育是渗透在知识的 传授之中,幼儿园活动课程主要以游戏为主,而民间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形式,在长期流传和继承中,在促进 幼儿品德教育的“知、情、意、行”有着良好教育作用。把民间游戏中良好的品德渗透滋养到幼儿心田,让孩 子们在玩中健康快乐成长,把他们的童年变成真正的黄金时代。 关键词 民间游戏品德形成作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 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 游戏于一体,贴近自然、种类繁多、玩法新奇.所需材 料简单、内容易学、种类丰富,以及不受时间、空间限 制的特点,给孩子带来的欢愉是无法形容的。 (二)民间游戏的种类 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 活动之中。”民间游戏集民俗、娱乐、游戏于一体,贴 近自然、种类繁多、玩法新奇,所需材料简单、内容易 学、种类丰富,还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在省 古往今来,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游戏犹如漫天 繁星,专家学者把民间幼儿游戏归为如下几种形式: 1.益智游戏。这是将智力游戏活动和娱乐活 动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的游戏。如七巧板。2.文 级课题《民间游戏在农村幼儿园的开发和创新》园 本课程开发研讨过程中,我们努力挖掘民间游戏蕴 含的丰富教育价值,把民间游戏中良好的品德渗透 滋养到幼Jl,I,田,促进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 一字游戏。包括灯谜、字谜等。3.幻术游戏,如小设 计、小戏法等。4.偶戏。偶即用土、木、陶、瓷等各 种材料做成人物形象用于游戏。5.运动性歌舞。 具有模仿、表演、娱乐性质的运动性歌舞运动,也是 儿童十分喜爱的游戏形式。如:骑竹马等。6.生活 游戏。模仿成人游戏是儿童天性的自然外射过程, 、民间游戏的解读 何为民间游戏?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每 个人从孩提时候就开始玩游戏了,但是如何给这人 人皆知的民间游戏下个确切的定义并非一件简单的 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界定。民间 所以这种模仿承认生活的角色游戏,从古到今无处 不在。7.童谣。从历史的童年一路浏览过来,没有 一游戏是由我国劳动人民在特定传统文化的基础上i!i 发创编、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娱乐活动,包括民间成 人游戏和民间儿童游戏。民间儿童游戏的内容贴近 儿童的实际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儿童 部童年的历史不散溢着童谣的神韵,那天真烂漫 起飞扬共同汇成一个儿童游戏天地。8.野趣。民 的吟唱,与铁环一起滚动、与绳子一起跳跃、与风筝 一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发 展,民间游戏已经成为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我国悠久绵长的历史长卷中,民间游戏 可谓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民间游戏的特点及重要性 (一)民间游戏的特点 间游戏的特点就是贴近生活。如野外放牛嬉戏等游 戏。 (三)民间游戏的重要性 在民间游戏的研究中,如何传承和保护民间游 戏是一大研究主题。从民间游戏的描述我们可以看 到,游戏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历 史性,任何一种儿童游戏的形式和内容,总是与当时 民间游戏作为游戏的一种形式,集民俗、娱乐、 ・10・ ●科研探索 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呼应,从儿童游戏的侧面,我们可 以了解今天与过去的文化继承关系,了解今天民间 有游戏就有规则。民间游戏和其他游戏一样, 幼儿要参加游戏,就必须遵守这些约定俗成规则。 充满情趣的民间游戏对幼儿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 游戏的渊源,从而我们能知道民间游戏的对现在文 化影响的重要意义。 三、民间游戏对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作用 如果幼儿想参加游戏,就必须懂得和学会同伴之间 相互协商、合作,懂得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 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平等待人、谦让、服从等 等。例如:在游戏《锤子剪子布》这个游戏中,游戏 规则就是锤子赢简单,剪刀赢布,布赢锤子,游戏开 1.滋养情绪——让幼儿拥有简单快乐的情绪 民间游戏中许多游戏内容是对当时、当地的具 体生活的提炼和展现,反应人们的生活劳动娱乐,带 给幼儿直接简单的快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 现如今孩子们生活中到处是高档玩具,而民间游戏 里一块石头、一片树叶、一块泥巴、一张纸张都可以 幻化成游戏。正如闽南童谣《食子仔歌》中,几个石 头就可以进行游戏;在体育游戏《骑大马》里一根细 小的竹子就变成孩子们胯下的马,孩子们可以三三 两两玩,也可以单独玩,简单而纯碎,孩子喜欢玩、随 时可以玩。还有如《老鹰捉小鸡》《捉迷藏》不需要 道具就可以直接玩,这样的游戏纯粹而天然。这种 纯天然的滋养,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建立乐观、简单、 自得其乐、满足的心态,拥有简单快乐的情绪。 2.滋养爱心——让幼儿拥有大爱的情怀 具有闽南方言为特色的闽南民间游戏在八闽大 地独树一帜。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 的发展,闽南地区人们交流的语言工具从古老的闽 南语逐渐转变为以普通话为主,这些曾经伴随着几 代代人成长的,边念童谣边游戏的场景,却正在随着 时代的变迁而渐行渐远,逐渐淡出孩子们的生活。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把以闽南文化为特色的民间游戏 运用到幼儿一日活动中来,教师把传统游戏进行加 工整理科学取舍,取之精华弃之糟粕,将传统民间游 戏弘扬和传承。例如:我们把童谣《漳州好》让幼儿 来学习,童谣内容里有漳州的自然风光、著名建筑、 民间古迹、美味小吃以及地方特产等,教师利用多媒 体,图片等教学模式,让孩子们犹如身临其境地了解 漳州,从中培养幼儿热爱自己美丽家乡的美好情感。 除此我们还组织学习民间童谣《南靖米香》(南靖县 城叫山城,迄地米香真出名,配料油葱加桔饼,大人 囡仔拢爱 ,让幼儿感受地方小吃的文化底蕴,正 如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在幼儿心里萌发爱家乡的 自豪感。 3.滋养规则——让幼儿懂得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 始时幼儿得先知道规则,所有的幼儿围在一起进行 pk,分出追的人和跑的人,剩到最后输的幼儿就是 追的人。游戏只有等到输的幼儿追到了另外一名跑 的同伴,他才能被角色替换变成跑的人,这就是这个 游戏的规则,孩子们在游戏当中懂得规则,很自然地 遵守游戏规则,这种油然而发的规则记忆滋养,使整 个活动变得和谐而美好,一个人追着一群人在空旷 的操场或草地,那份欢愉只属于孩子们,在游戏中感 受到游戏因为规则的约束而充满乐趣1 4.滋养评价——让幼儿懂得正确浮价同伴的 游戏行为 民间游戏的游戏形式大多是集体游戏重视交 往。而幼儿通过同伴交往逐步学会评价自己和他人 的行为,发展自我意识,形成道德认知。幼儿在游戏 中可深切感受到自己的、他人的行为所造成的好的 或不好的结果,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自我控制 并纠正自己的问题行为。例如:玩《老鼠笼》游戏 时,有的孩子当了老鼠的角色,需要进出粮仓偷运粮 食,而老猫就在粮仓外面候着,等待抓偷运粮食的老 鼠,有的幼儿害怕被老猫抓着,一直爱躲在粮仓不出 来,这对游戏本身来说是不可取的行为,老鼠只有钻 进钻出的才表示运粮的节奏,如果只进不出,游戏就 没办法进行。在评价环节中,有的幼儿就能抓住这 个来评价他人,指出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久而久 之通过玩游戏幼儿会自己去感觉、探索、改正,这种 潜移默化的滋养是长存心灵记忆的,孩子们由此懂 得遵守规则才能被他人、被社会接受。 总之,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利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是一条很好的途 径,愿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在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 质形成更上一层楼,让每一汪道德的细水都能滋润 每一颗幼小的心灵,渗透到心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