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应 2、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从而认识物质溶液的酸碱度及其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和“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以及“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的探究,加深对中和反应理解的同时体会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人体健康的密切联系,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过程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酸和碱两类不同的物质,如果把它们两者的溶液混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活动与探究]
①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②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 ③与本组同学一起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引导:溶液的酸碱性我们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来指示,如果我们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上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继续上述实验,又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
小结:NaOH+HCl = NaCl+H2O 举例:Ca(OH)2+2HCl = CaCl2+2HCl 2NaOH+H2SO4 = Na2SO4+2H2O
归纳、汇总: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钙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称为盐。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投影:展示有关中和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一系列图片 归纳: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如经常下酸雨形成的酸性土壤可以加入熟石灰中和酸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如硫酸厂的污水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3、用于医药
如胃酸过多时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等碱性物质的药物,夏天蚊虫叮咬后可涂氨水、牙膏等碱性物质中和蚊虫分泌的蚁酸。
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盐酸是酸性物质。如果我现在由于生产实际的需要,要用到酸性很弱的盐酸溶液,那么我们怎样来知道盐酸溶液的酸性强弱呢? 阅读:组织学生阅读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归纳:
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范围为0—14 ①酸性溶液pH<7,pH越小酸性越强 ②中性溶液pH=7
③碱性溶液pH>7,pH越大碱性越强 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用pH试纸
举例:pH试纸的使用、方法,并同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值 。 引导:提出实验要求,指导完成探究报告 注意点:
①平时我们接触到的物质那些是酸性的,那些是碱性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如何? ②肥皂、洗衣粉可以直接用手使用,厕所清洁剂能否也用手直接洗,为什么? 指导阅读教材,了解溶液酸碱度的重要意义: ①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控制在一定pH范围内 ②农作物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③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④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上课之前让各小组把准备好的头发放到不同pH的溶液中,但至少要留一根,便于比较。) 观察浸泡在不同pH溶液中的头发,与剩余的头发进行比较,让部分学生上讲台演示。 组织学生讨论:
1、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对你选择洗发液有什么启示?
2、把课前准备内容按小组交流每位同学发一张pH试纸(分成两半,注意保管),每小组一张比色卡,回家实验:
1、测量你家使用的洗发香波的pH。 2、测量你家使用的护发素的pH。
(各小组整理好数据,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小论文。)
四、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调整,新课伊始,以中和反应的原理来引入课题,并据此扩展到四种碱与两种酸之间发生的反应,通过这一系列的反应
来归纳总结出中和反应的概念,在学生理解了中和反应的概念以后,再探究NaOH和盐酸的反应,以此来巩固学生对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和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变化的理解,同时也降低学生对实验方案理解的难度。实验反思的目的一是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二是帮助学生理解对于没有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其他方面设计出间接的现象来证明反应的发生,为后面学习NaOH和CO2的反应打下一定的方法基础。
实验探究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盐酸的目的是为了清楚地看出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感受反应过程从碱过量到恰好完全反应到酸过量的过程。巩固练习的目的也是提醒学生注意这一问题。但是中和滴定的概念和要求是高二化学的内容,因此此处着眼于对过程的定性理解,注意不要随意拓展到定量要求。与Mg(OH)2、Al(OH)3反应的盐酸和硫酸的浓度要稍微大些,这样学生触摸试管壁时才能感受到明显的热量变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